我妻薄情 第495节

      皇帝不置可否,回?头?却?问了梁太监。
    梁太监道?:“老奴不知情,然则确实有人拿了织造局的缎子送来,只?不知是否出自程夫人之手。”
    织造局是皇帝的地盘,进出皆有账目,查一查就知道?,完全对得上。
    皇帝这才消去疑心,不过,却?还是把鲁御史打发到了别处。
    如今重提此事,又是一番心境。
    皇帝微微颔首:“三郎夫妻踏实肯干,还不居功,朕若多几个这样的臣子,也不至于头?疼了。”
    石太监心下了然,皇帝是觉得王尚书抱病,是对自己不满了。
    依他说,这些子文官就是弄不清楚,陛下肯用他们,是他们的荣幸,别讨要什么赏赐功劳,陛下自然记着你的好?。这般矫情作态,是在逼陛下呢!
    王阁老如此,杨首辅也如此。
    当然,前者?对石太监而言已经没?有什么威胁,他在意的是,杨首辅借着归宗和皇帝达成?交易,默许这次京官的清算,把不少和他关系好?的人给撵走了。
    石太监有了危机感。
    他的权力毫无疑问来源于帝王,可屁股要坐得稳当,总得有点自己人,否则文官闹着清权宦,皇帝也为难啊。
    兴许,是时候把谢郎弄回?京城了。
    “谢郎是陛下的外侄,”石太监替皇帝换了茶,玩笑似的道?,“其他人哪里能相提并论?”
    第403章 又升职
    九月暖节, 暴雨如注,打得桂花满地?, 院子里的沟渠都飘着浓香。
    在不冷不热的雨天?, 早晨起?床就?变成了一件困难事。
    谢玄英听见雨声,就?知道今天?晨练泡汤,便?没急着起?身, 有一下没一下撩拨着枕边人。
    程丹若被他闹醒了, 把脸埋在他胸口,睡眼惺忪:“再睡会儿?。”
    肌肤传来指尖流淌的痒意。
    她怒而睁眼, 映入眼帘的是一张无可挑剔的脸。
    遂又把眼睛闭上了。
    没法子, 不闭眼就?生不出气。
    她抬起?膝盖撞他两下, 示意他安静当个枕头?。
    雨声嘈杂, 打在叶子上噼噼啪啪, 清凉的水汽钻进窗缝,扑入床帐。谢玄英心情愉快,不以?为忤, 继续扰她的晨梦。
    程丹若用?力拍他两巴掌。
    谢玄英停手了, 抚住她的后背,轻轻顺下, 还她困意。
    但没等程丹若回梦,就?感觉他又开始了。
    她好气又好笑:“无聊啊你。”他是真的无聊,她感觉得出来, 他的念头?并没有那么迫切,属于日常的礼貌问候,就?是心里痒痒。
    就?和猫明知道碰水杯会挨揍, 还是要?把杯子推下去一样。
    谢玄英搂住她,任由她的呼吸扑在颈间, 温温热热的,莫名宁馨。这是人世间莫大的幸福,清晨梦醒,枕边是少?年时魂牵梦萦的人。
    程丹若支起?身,换了个姿势,俯卧在他身上。
    这一刻是很特?别的体?验,微微的欲望,浓浓的温情,独属于爱人才会有的交融感受。
    假如不是没刷牙,她肯定想亲吻他。
    现在就?算了,靠一会儿?吧。
    雨声好像小了,淅淅沥沥,清凉的风吹入室内。
    丫鬟已经打开了外间的窗户,通风换气了。
    少?顷,谢玄英问:“起?吧?”
    “嗯……嗯?”程丹若还没撑起?身,视野就?颠倒了过?来。
    他的吻落下来。
    她板起?脸:“不起?啦?”
    “嗯。”韶光尚好,他不舍得松手,轻啄她的眉眼。
    男人炽热的温度包裹住身躯,大面积的肌肤触碰让人愉悦。程丹若换了一个受力点,以?最舒服的姿势享受晨间的亲密时光。
    雨声、喘息声、竹帘噼啪声,交错的韵律掩藏了云雨的缠绵。
    屋檐下,麦子伸了一个大大的懒腰。
    大米和小米欢呼着扑向食盆,尾巴疯狂摇圈,洋溢着“放饭了”的喜悦。
    桂花悠悠然落下,一朵朵嫩黄的小花。
    -
    早膳迟了半个时辰,但摆上来的五香糕还是热气腾腾。
    今天?是暖节嘛,就?得吃这个——糯米加粳米,再有芡实?干、人参、白术、茯苓等物,用?白糖滚水拌匀,上锅蒸就?好,有股带着药味儿?的甜香。
    程丹若就?着豆浆吃了两小块,又盯着谢玄英。
    他自觉吃三块就?停。
    还算识相。
    “假如回京,还得提前叫人在庄子上养两头?牛,不,多养几头?牛才好。”程丹若思?索,“京城附近有没有草场?”
    “当然有,不然御马监的草料哪儿?运来的。”他随口道,“那边地?也便?宜,不过?你养这么多牛干什么?”
    程丹若慢悠悠道:“喝牛奶。”
    “你一天?才喝一碗。”谢玄英知道有古怪,故意道,“剩下的拿出去卖?”
    “也是门营生。”她道,“京中点心铺子这般多,不怕没销路。”
    他便?道:“提前写信安排吧,否则真回去了,怕是腾不出手。”
    “我一会儿?就?写信。”程丹若这般说着,却还是问,“你有多少?把握?”
    谢玄英摇摇头?:“说实?话,我并不觉得陛下有非要?我回去不可的理由。”
    他分析道,“丰郡王在陛下眼皮子底下这么多年,什么动静都不敢有,齐王久在封地?,怕是连京城的状况都搞不清楚,陛下手握三大营,有何惧之?”
    “可他没儿?子。”程丹若说,“大臣们就?算忠心圣上,也不会得罪了他们,陛下一天?天?老,就?一天?天?怕。”
    谢玄英微蹙眉梢:“我总觉得,你和光灿的想法多有相似。”
    她笑:“或许。”
    其实?不一样。
    姜元文不曾直面皇帝,没感受过?帝王威仪,也不知生杀予夺的恐怖,距离促生了他的胆量。可她恐惧帝王的权力,却绝不会神话皇帝,故而不吝于以?小人的心态揣测他。
    皇帝开始老了,越老越害怕,怕大臣图谋从龙之功,怕年轻的藩王比自己更有号召力。
    但谢玄英不一样,是他养大的,有父子之情,却绝不可能威胁皇位。
    他始终是帝王心里最信任的人。
    “其实?,不必回去是好事,证明一切都在掌控。”程丹若咬了口驴肉烧饼,酥嫩的肉汁混合着胡椒的辛辣气息,特?别好吃,“相反,如果要?回去了……”
    谢玄英给她盛了碗豆浆,轻轻叹气,替她说完:“就?是一滩浑水。”
    “就?像你说的,也是个机会。”她擦擦嘴,“我吃好了,一会儿?见见清平的人,你去不去?”
    “不了,还是避避嫌。”
    “也好。”
    夫妻俩一面吃着早点,一面商量了两句正事,分头?忙碌。
    -
    燕子胡同,晏家?。
    晏鸿之的好友艾世年正向他辞行:“没想到是去贵州,还要?劳烦你操心。”
    他原本是国子监司业,与晏鸿之乃多年好友,聚会几番后,与时常来往晏家?的王尚书逐渐熟稔。
    归宗大议,他旗帜鲜明地?赞同“礼顾人情”,在国子监上课时也这么说。彼时事情闹得沸沸扬扬,国子监的学生们也没少?下场。
    皇帝默许纵容,杨首辅却记在心中,只是艾世年的奏疏不功不过?,寻不到合适的破绽。
    但京官外放就?不同了。艾世年在国子监待了十几年,就?没到外头?去过?,一直埋头?教书。
    杨首辅说,虽然增加中榜进士的名额,但不能招一些水平差的人为皇帝效力,那就?是好心办了坏事。所以?,不如派些学问好的人去中部省份,加强下教育。
    有理有据,皇帝当然准许。
    他让杨首辅递名单上来,自己亲自分配。
    考虑到艾世年和王尚书走得近,属于王党,发配琼州太远,恐寒了臣下的心,思?索一二后,想起?了永安书院,遂让他去贵阳府。
    忠心的臣子,肯定愿意为皇帝分忧,而不是计较一时一地?的得失。
    艾世年看看装病的王尚书,在家?叹了两口气,捏鼻子认了。
    不认能怎么样?他还能和杨首辅拗着来?这位已经证明了自己的能耐,老老实?实?去贵州熬上两年,等王尚书缓过?来,再调回去就?是。
    再说,京城风向有变,出去躲躲也好。
    他便?请托了晏鸿之,劳他打点。
    晏鸿之自不居功:“不过?一封信的事,不必客气。”又安抚道,“三郎一直在贵州各地?剿匪,路上安全得很,只是辛苦些。”
    艾世年道:“这已殊为不易,再早两年,我怕是得安排好后事才敢上路。”
    晏鸿之又道:“到了贵州,便?有人前来相接,此前你多小心,南方水土与北方大不同,仔细吃食。”
    艾世年连连点头?,心态犹可:“我还走得动,去南边看看也好。”又笑,“也不知我走后,还有多少?人。”
    一语成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