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三月初二

      丹阳郡主不能亲自前来极味楼,但她有兄长、有护卫,还有心怀愧疚的悦成公主。每天都有人来给她花样带饭、带菜,禁足才两日,瓜子脸就成了鹅蛋脸。
    管她什么脸,只要她没亲自过来,别的客人立夏还是很欢迎的。一高兴,立夏每天都会亲自动手为餐饮三楼的客人做几道药膳,但极少亲自去三楼招呼客人。
    无意间,便错过了许多。
    二月二十八,崔国公押解着几位反王和戎人俘虏回京。当日崇康帝到十里亭亲迎,与崔国公把臂而归,君臣相乐。
    崔国公回京那天动静很大,但崔国公本人是一个讨厌拉帮结派、不喜阿谀奉承的刚正之人。
    回京之后的第二天就把带着礼物上门求见的一个“故交”给打了十军棍,送到应天府去,还拿了帖子告对方结党营私。
    如此不讲人情,当然把这京城里蠢蠢欲动,想要结交崔国公的人给吓得够呛,顿时就门口罗雀。
    第三天,崔府往外发了十张帖子,请了内阁几位大人和长公主等几位宗室三月初二到崔府赴宴。
    还写明了只是个家宴,请收到帖子的大人带家眷出席,但概不收礼。收到帖子的人面面相觑,私底下一打听,约莫是崔国公不想去谁家的接风宴,干脆自家办一台。
    三月初二近在眼前,接到帖子的人都没怎么私底下交流就到了日子。
    等到了崔府门口一看。
    嚯!除了几家的马车、轿子,最多的竟然是上了马鞍的高头大马。远远就能听到高亢又满是激情的叫好声。
    “这……”四位阁老是约好了时间过来,站在门口不知道是该进去呢还是该再等等。
    本朝内阁四位阁老,两位是前朝懂得明哲保身,从来不参与党争的老臣。另两位则是崇康帝的支持者,跟着水涨船高入了阁。
    但无一例外,都是文官,还是以前曾经说过一些武人坏话的。
    更重要的是,国公爷从元安府被崇康帝请出来便一直在外征战,与京城这些大臣几乎没打过照面,谁也不知道这位深得圣宠的崔国公是个什么性子。
    这几位大人听着动静都一会儿了,门口却连个迎接的人都没有,顿时就想多了。
    会不会是崔国公秋后算账,给大家弄下马威来了!
    其中一位还是如今的户部尚书,更是愁得眉头紧锁,“你们说会不会是国公爷记恨我上次没拨给他粮草啊?那次是个意外,户部也没粮了,后来也是收了皇庄里的粮食,赶紧就送过去了。”
    说话间,宁柯带着弟弟宁枫,还有洪州一起踱步到了国公府门口。见着几位大人带着家眷在这里胡猜,不由就是一笑。
    “几位想多了。不过就是里面练武场太热闹,把门口的守卫都给吸引过去了,国公府没那么多弯弯绕绕。”
    宁柯的府邸和长公主府邸都在崔府附近,这两日看多了国公府的热闹。稍一看便知道是怎么回事,免不得要给几位阁老解释一二。
    崔国公府里的下人,除了内务府里配的十来个,其余的要么是军营里的将士,要么就是一些阵亡将士的家眷。
    在规矩上来说,比不得这满京城里权贵人家府上训练有素的那些人;可在忠诚上,绝对是无人能敌,至少到现在为止,国公府里究竟是什么情况,外人根本无人得知。
    崔国公是个武痴,以前在元安府时候便每日都要和府里的人练上一练,也不分身份贵贱,总是要打上几场才舒服。宁柯甚至都还记得当时崇康帝上门请人出山的时候被崔国公揍得鼻青脸肿的样子。
    崔国公这般好武,崔府上下自然遵从仿效。国公府原本是崇康帝以前的康王府,王府前院偌大的青石板广场原本就是练兵场。
    以前康王处处低调,练兵场用处不大。等到了崔国公手里,人还没回来呢,护卫们就请示了崔国公,将练兵场周围的花台全给拆掉,重新夯实了地基,放置了兵器架和一些练兵的器械。
    每日凌晨起,便嘿嘿哈哈开始训练。若不是这边就国公府一家,邻居们怕是睡都没法睡觉。
    崔国公没回来都这般勤勉,等崔大、崔国公带着崔五和崔六回府,国公府的练武场便更热闹了。从早到晚,不是父子几个练兵,就是府中护卫切磋、对战。且在国公府,哪怕你是个看大门的,但凡是要挑战谁,那都可以下战书的。
    宁柯一来知道崔家习惯,二来住在附近,所以知之甚详。一听里面人生鼎沸,再看旁边战马云集,估摸着是崔国公这次的家宴可不止请了文臣,来的武将怕也不少。
    宁柯让众人稍安勿躁,上前走了几步,果然见着国公府敞开的中门里头里三层、外三层的背影重叠,若不是青衣、灰衣、皮甲,三者还能稍微分清点身份,还真不知道该找谁。
    宁柯招手唤过了侍卫,让其上前去通知了穿皮甲的国公府护卫。
    被通知的护卫先是一愣,继而回头看门外排着老老少少、男男女女数十人,整个人都石化了。
    再然后,他迅速支棱了起来,拍了身边同样装束的几个人。整了整喉咙,大声喊道:“贵客临门!开中门!”
    “……”
    中门早在军营里将士们过来的时候就打开了,站在中门外的宁柯等人都不知道该如何反应。
    好在这几个负责门房的护卫齐声一吼,围在一起的下人、护院、军营将士齐齐停下动作看向门外。
    这么一停,便露出了中间两个正近身缠斗的两人。年老的那个赤着上半身,肌肉虬结;见年轻那个愣神,抬腿就是一个窝心脚,踹得铁塔似的年轻人蹭蹭蹭退后好几步。
    躬身拱手道:“我败了!”
    “哈哈哈!修远小子,战场上若是分心可是大忌。这才小半年未见,你小子怎么像是没劲儿似的,不行不行!”
    年老的正是武国公崔亮,五十多的人了看起来神采奕奕,动作也潇洒利落,笑声豪爽,皱眉嫌弃叶修远的时候也尽显威仪。
    叶修远脸色有些苍白,但一个字没说。倒是崔大,听闻了父亲这主人家不在院子等着招待客人,反而跑来练武场操练,一来就听到他的嫌弃,都快急哭了:
    “爹!叶校尉身上还带着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