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零,我成了零食大王 第294节

      这说出去别人都要笑话的。
    出于这种种考虑。
    他们才决定不给裴永年在首都另外再准备房子了。
    当然,与之相对应的,两口子也非常坦然地接受了儿子会经常在外头、在老婆家那边的事实。
    这个对他们其实本来也没有什么影响。
    因为裴永年小小年纪就被送走。
    一直到考上大学才正式回首都回去跟他们一起住。
    其实在中间的十多年里。
    两口子也习惯了儿子长年累月不在身边了。
    早就已经养成了习惯,所以裴永年在不在身边在感情上来说对他们也就没有那么重要了。
    裴永年既然已经提前跟施向南打了招呼,那意思就是可能刚刚开始工作的前几天,他估计是要加班的、也就是说不能按时回家。
    但如果回来太晚的话。
    他自己来回折腾没有必要,因为第二天也还是要继续上班嘛。
    回到家里施向南都已经睡着了,他再把人给吵醒了、打扰人家的睡眠,就更加没有必要。
    所以施向南就大手一挥,很淡定地接受他刚刚结婚就要住在单位投入工作的事实了。
    她不仅接受,而且接受度良好,是真的一点儿也不生气。
    “你忙,我也要忙啦!我的事业也要努努力了。”
    再不抓住这几年的机会,可能后面就有很多同行如同雨后春笋一样的冒出来。
    这一行的竞争会越来越大的。
    就比如李小明的连锁超市、零售行业。
    沃尔玛、家乐福……这些零售行业的商业巨头,那可是国际上的行业巨头。
    全都已经陆续进入了国内市场,在各大一线城市选址开店。
    而国内的连锁超市,不光是私营的企业,还有很多是官方的。
    像是华x那样的连锁大超市,那都是国家占有最大股份的,很多事情都是国资委说了算。
    这样的背景在商场上也是无法忽视的。
    因为很多事情,这是官方自己的店他们用起来、调动起来,那肯定比动用私营企业要值得信赖的多啊。
    而对于李小明这样的私营企业来说。
    跟国际商业巨头竞争、压力那自然是不必说的。
    而跟国字头的同行竞争,那压力就更不必说了。
    尤其是我们这里的国情跟外国不同。
    国营的企业,人家要是经营上遇到什么困难、出现什么问题,那都要国家背书。
    太多方法可以渡过难关了。
    而像是李小明这样的私营企业呢?
    他们就只能靠自己。
    过去了当然很好,过不去就是破产倒闭的结局。
    施向南也是一样的私营企业。
    她的这个行业原先是没有那么大的竞争,可随着时间的推移。
    这已经到了1996年,再过四年时间就到了千禧年了。
    而四年有多长?
    在有些人眼中或许会很长。
    而四年又有多短?
    好像也只在眨眼之间,施向南就已经重生回来五年多了。
    四年时间在她看来真的就是一眨眼之间的事情。
    而进入了千禧年之后,一切就要开始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
    如果说九十年代初是改革开放后各行各业百花齐放、经济高速发展的时候。
    夸张一点说,就是说在时代的风口上,一头猪都能飞起来、南方遍地黄金的时候的话。
    那么进入了千禧年,不对,应该说,还没有进入千禧年的时候,有一些行业就已经开始出现剧烈的上下起伏了。
    比如互联网泡沫。
    房地产泡沫。
    等等。
    以及还有股市的股灾……
    施向南是有心要抓住经济高速发展的尾巴的。
    当然,新的一年到来。
    就像是前世一样。
    新一轮的严打又开始了。
    这一次的严打不光是针对全国范围内的偷盗抢劫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还包含了打击黑恶势力。
    这一次严打与八几年的那一次一样,也是声势浩大。
    不容忽视。
    施向南之所以对这个印象深刻。
    是因为她二哥施向西就是在这一年因为跟韩家沟械斗,差点闹出了人命,然后赶上这一次严打,直接被抓进去判了死缓。
    是后来表现好,才改成无期、再变成有期徒刑的。
    施向南当然不可能忘记。
    这一世她的二哥施向西已经在县城里买了房子,听说最近也跟二嫂杨娜娜商量了是不是在市里头也买一套房子。
    因为他们的孩子慢慢长大,很快就到了要上幼儿园的时候了。
    他们要为孩子考虑。
    如果是他们自己当然是哪里方便,生活工作各方面都方便就住在哪里。
    但是为了孩子的教育问题,那就不一样了。
    施向南也很能够理解
    第342章
    她不理解,当二嫂打电话问她的时候,她还直接表示了支持。
    市里头跟县里的教育水平那肯定还是有差距的。
    而且最重要的是。
    如果他们有这个想法的话,就最好赶紧行动。
    因为这几年的房地产行业发展是真的飞速。
    不光是南方,就是他们这里,最西北的地方,那个房价也是蹭蹭地往上涨。
    要说施向南买在县城里那套房子还好,涨的没有那么吓人。
    但是市里头她最新买的这一套商品房,那个房价真的是一天一个样。
    刚刚开盘的时候,市里头的人听说这个楼盘的房价还直摇头。
    说是这么高的价格谁买得起、哪个冤大头会去买啊!
    刚开盘的时候确实买的人不多,入住率也很低。
    但是前后也就不到两年的时间。
    这里的房价一路往上涨、一路往外卖。
    这会儿房子早就已经卖完了。
    而房价还是在不停地继续上涨。
    市里原先那些说卖不出去的人都傻眼了。
    而这不是最夸张的。
    最夸张的是,离他们九河市不远的省城,那里的房价涨的比他们九河市里头还要夸张。
    几乎是一个月一个样儿。
    吓死人。
    老百姓别的不懂,就知道一个最朴素的道理!
    被人抢的一定是好东西!
    要真是垃圾,怎么可能人们都一窝蜂地去疯抢?!
    房子的价格一路往上涨。
    好像就没有个头儿了一样。
    那是不是他们以后要给家里的儿子女儿准备婚房的话,还是得掏钱买?那会儿是不是就不是现在这个价格了?
    还得翻倍?甚至翻番?
    那肯定要趁着现在还能买得起的时候赶紧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