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4)

      隔天水彩课,我依然坐在偏远的角落,和物体之间隔着人群,但在我的视线里,我们是如此靠近。
    我们,只有我和它们。
    我添了一点深橘和茶色在玉米上加强阴影效果,因为是逆光,所以用深色勾勒玉米粒,但一方面由于透明水彩的特性,一方面又为了真实感,线条并没有太明显,稍稍晕在原本的底色中。最后才来处理前面近景的李子,以紫中略带红色的色调为主。
    从我的视线穿过静物能看到郭锦鸿,没过几分鐘,他已经放下画笔完成作品,而且他本来就受瞩目,这类小动作很快就被邻座同学注意到,马上全班也都知道了。
    「锦鸿,画完啦?」老师说着,走到他身边。
    老师身体前倾仔细瞅着他的画,不时低声说了几句,我距离远也没注意听,专注在我的李子上。
    大家陆续结束作画,我是少数还留在位置上的人之一,许多人排队等着吹乾作品,教室一片吵闹,吹风机嗡嗡,暖意隆隆。
    我将水彩笔插进水袋里搅拌清洗,许多人吹乾作品便大功告成,我却还得换下一个顏色,不过目前吹风机实在供不应求,想想还是暂时待在座位上等人少一点,搞不好等一等,图纸自己就乾了。
    这时,郭锦鸿似是路过,又似是特意朝我走过来。也许他这个人自带光圈吧,我只觉得像一团光球朝我逼近,招架不住。
    他停在我身侧后方,说:「哦,画得很棒耶!」
    我搅到一半的水彩笔一停,回头仰望站着的他。
    不知道是教室的日光灯太刺眼,还是他的笑脸过度闪耀。
    「谢谢。」我垂下头,低低地说,继续用笔在水里画圈,可那张笑容频频浮出来干扰我,似是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他见我沉默,又问:「你学画画很久了吧?」
    「嗯。」我想了一下,感觉有记忆以来,就已经拿着画笔,从蜡笔、色铅笔、油画、各种媒材,早就忘记第一次画画的悸动,却记得每次画画的快感。
    郭锦鸿也是吧。
    我说:「从很小,忘记几岁了。你呢?」
    「也很久了,还没上小学就去儿童画室,画到现在。」
    我「哦」了声没下文,他亦然,我盯着混浊的洗笔水,他依然矗立在那儿。
    周围的气息彷彿凝固了,不知道是热还是冷,教室的吵闹声似乎离我越来越远。
    还好,我听到子晞清晰而明亮的声音。
    「绍蓁!你要用吹风机是不是?」她站在用具桌大声地问。
    「啊,对,谢啦。」我如大梦初醒,丢下郭锦鸿,拎着画上前。
    子晞不错嘛,关键时刻还是助我一臂之力,即使她显然是不自觉的。
    那么我就姑且包容她的爱迟到吧。
    原以为这样可以让我暂时离开他喘口气,没想到他跟了上来,依旧没说话,就站在我身边。
    ……?
    哪有陈子晞这样帮人帮半套的!油门都踩了就给我衝过那个黄灯啊!
    我假装没注意,拿起吹风机转开开关,对着作品吹,马达声暂时吹散我的紧张,抹拭进水彩纸的纹路里。
    最近跟郭锦鸿讲话,好像又开始紧张了。
    从一开始纯粹的尷尬,到后来日渐习惯,可现在,又会微微紧张,似乎绕了一个圈。
    什么时候开始的?
    双人画后,校庆后,是哪个总是不小心和他有机会聊天说话的时候?还是哪个不小心瞥见他的笑容的时候?
    这些情绪的转折点,又是什么?
    画吹乾了。
    我想赶快回座再补上最后几笔,站在原地的他让出了路,跟在我后面走。
    他为什么一直跟着我?
    我能感觉到他在我身后的步伐,但心一横,决定不理他。
    一来是我显然仍学不会跟他轻松相处,二来是我的速度已经落后了,没有时间和他周旋。
    我继而涂了一些深茶色和絳紫,李子完成,另外再擦上阴影和补强背景光线走向,终于将笔丢入水袋,圆满结束。
    我伸展筋骨,一时忘记郭锦鸿站在旁边,伸出去的手不小心触到他,我吓一跳。
    「对不起。」我缩回手,碰到他的那块皮肤连同心脏,麻麻的。
    人类紧张到英年早逝的机率还是有的吧。
    不过这样死亡证明书上写起来,会很丢脸。
    唉。
    「没事啦。」他说,而我不自觉回避他的眼神。
    幸好老师走了过来,虽然这严格来说并没有给我带来放松的情绪,却抚平我对郭锦鸿那种诡异的紧张。
    「绍蓁,我等你的作品很久了,果然没让我失望啊。」老师笑说,端详我的画。
    我坐在椅子上,抬头看着矗在我旁边的两个人。
    「锦鸿,你觉得怎么样?」老师开口,听见那两个字,我心一紧。
    其他同学围了过来,我低下头,不习惯成为焦点。
    「绍蓁本来就很强,她的画立体感非常强。」讲到这里,他停下来。
    「就这样吗?」老师问。
    「还有,」他继续,「感觉那些静物,是活的,正在说故事。」
    他这么说,我的心霎如惊鸿,难以言喻。
    「锦鸿说得很好啊。」老师接口,看着周围的同学,「另外,就技法上,绍蓁把顏色处理得很乾净,番茄、玉米和李子的表面画法不同,她在光线暗的的状态下能呈现出这三者纹理的差别,像李子果皮上的白霜表现得很好,跟番茄完全的光滑不一样。这次的作品班上大部分同学还是选择最好詮释的侧光处,下次画静物可以尝试挑战顺光和逆光,锦鸿跟绍蓁都做得很出色。」
    郭锦鸿微笑依旧,我则是不好意思地弯起唇,眼角馀光瞥见子晞朝我露出笑容,我这才真心扩大笑意。
    不过,我还是觉得自己并不如老师说得那么好。
    有太多进步的空间了。
    老师盯着我的画,一边提醒全班:「下礼拜要校园写生喔,请同学先找好要画的地点,准备树脂水彩,一上课先到美术教室集合。」
    同学齐声回应,下课后一坨一坨走出教室,我把作品交到黑板前,跟着子晞离开。
    「绍蓁!」走到门边时,老师叫住我,「过来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