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北地枪王

      说话之人,身长九尺、虎体狼腰,正是伤势渐渐好转的华雄。
    他虽然投靠了朝廷,但是地位非常尴尬,急切需要立功。
    “哼!”
    曹操当即表示反对,冷哼一声道:“七日内攻破潼关,简直痴心妄想!”
    “末将愿立下军令状!”
    “军令状有何用?到时候损兵折将,还要陛下斩你不成?”
    华雄为之气结。
    “陛下,末将请战!”
    又一将站出来,刘辩循声望去,乃是降将张济。
    “可有对策?”
    “回陛下,属下先探关内虚实,若有机可乘,便顺势拿下潼关。”
    张济的回答有理有据,刘辩看向众人,没有人反对。
    在座的都是人精,知道刘辩的心思。
    “孟德,你怎么看?”
    “一切交由陛下定夺!”
    曹操抱拳回应,内心万分感动。
    陛下竟然当众询问他的意见!
    这份殊荣,曹操将铭记于心!
    “哼!”
    华雄不满地哼哼,这曹孟德,存心跟他过不去?
    其实并非如此。
    曹操有自己的小考虑,其一,张济的想法更加成熟,没有一出兵就猛攻潼关,留有余地。
    其二,张济有旧部!
    华雄是战败投降,旧部被打散了,归入官兵之中。
    张济不同,他是直接投降过来。
    如今正是收买人心之际,刘辩怎么好意思剥夺属下的兵马?
    因此,曹操就顺了刘辩的隐藏的心思,让张济率军攻打潼关。
    就算消耗不了多少兵马,也能让张济犯错,给刘辩分配兵马,找一个合理的借口。
    潼关岂是这么容易打下的?
    次日,张济整顿兵马,前往潼关下搦战。
    刘辩带着大军,为张济压阵。
    突然,张济军中走出一名白俊小将,拨马持枪来到城下,喝道:
    “某乃张绣,何人敢来与我一战?”
    城上顿时一片嗡嗡的讨论声。
    “张绣,不是号称北地枪王吗?”
    西凉叛军中,多有耳闻。
    张绣是张济的侄子,早年师从枪术大师童渊,下山后,在凉州闯下许多威名。
    西凉麹胜等人叛乱,张绣当时为县吏,不久就寻找机会刺杀了麹胜。
    本郡的人都认为他很讲义气,于是张绣招合少年,成为当地豪杰。
    【张绣】
    统帅:75
    武力:81
    智力:64
    政治:45
    “果然少年英雄!”刘辩称赞道。
    曹操听了后,神色却十分古怪。因为在他看来,刘辩也不过是一个少年罢了。
    只不过,绝非普通少年。
    张绣在城下搦战一番,无论怎么挑衅,城内就是没有人回应。
    李傕、郭汜、樊稠等大人物,更是连面都没有露。
    张济愤怒,悍然命令麾下攻城。
    士卒推着简易的云梯车,一路前行。
    “我呸,张济你小子可以啊!”
    城墙上这才出现李傕的身影。
    “董公待你不薄,牛公对你也是信任有加,你竟然背叛他们!”
    “如今更是执迷不悟,进攻我等西凉人,你就心甘情愿当朝廷的走狗吗?”
    “小皇帝到底给了你什么好处,让你如此卖命?!”
    “老子告诉你,某已派人前往长安,搜捕你的家人,你给老子等着!”
    李傕噼里啪啦,越说越激动。
    而城下的张济怒不可遏!
    董卓入京以来,将长安作为根据地,安置手下亲属。
    张济不敢保证自己的家人会不会被抓住。
    “攻城!”
    一声令下,大军出动,顶着盾牌前进,架设云梯。
    “放箭!”
    叛军部队放出稀稀疏疏的箭支,阻挡攻城。
    双方在城墙处,展开殊死搏斗。
    然而,潼关城墙高大,一时半刻没有进展。
    张济以为手下不肯出力,亲自来到前线指挥。
    “兄弟们,拿下潼关,陛下一定会赏赐嘉奖我等!”
    “从今往后,我等不再是叛逆,而是朝廷官兵!”
    “光宗耀祖,就在此刻!”
    攻城力量明显增强了三分。
    李傕恼了,命令道:“给老子放箭!”
    “将军,我们的箭支不多了……”
    “都射了!老子要让张济好看!”
    嗖嗖――嗖嗖――
    叛军居高临下,朝着城下射箭,顿时惨叫声不断。
    张济见状,策马上前,喝道:“不过些许弓箭,有什么好怕的!给本将冲!”
    “叔父!”张绣惊了,“您且后退,此处危险,一切交给侄儿!”
    张济不听,挑衅似的上前。
    “李傕,你要是男人,就下来和老子单挑!”
    李傕听到这句话,想起了已故的主君牛辅和后将军袁术,伤感不已。
    “有种你就上来,老子要是后退一步,你就是我爹!”
    张济大怒,夹紧马腹上前。
    李傕看城上看得一清二楚,指着张济喝道:“就是他!给老子射!”
    刹那间,铺天盖地的箭支袭来。
    张济抬头一看,肝胆欲裂,此时想要逃,已然来不及了。
    箭支扎入血肉之中,传来一声闷哼!
    “叔父!”
    张绣策马追上,手中铁枪拨开箭支,将张济救回。
    铛铛铛!
    刘辩得知张济中箭后,下令鸣金收兵。
    这场攻城战,虎头蛇尾地结束了。
    退回大营后,刘辩亲自去探望张济,却被张绣拦在营帐外。
    “小子大胆!”吕布怒喝一声,张绣挺枪而立。
    “奉先退下!”
    刘辩挥手,然后转向张绣道:“张将军如何了?”
    张绣感受到了刘辩的真诚,遂抱拳道:
    “军医正在为叔父诊治,多谢陛下关心。”
    “很严重吗?”
    “回陛下,伤势倒是不重,只是箭头有毒,军医说非常棘手。”
    刘辩听闻此言,立即吩咐道:“传御医过来。”
    “遵命!”
    不久后,御医摇了摇头,从营帐中出来。
    “情况如何?”
    “回陛下,毒素已入心脉,能不能醒来,就看他自己的造化了。”
    刘辩点点头,等了半晌后,张绣垂头丧气地走了出来,看到刘辩仍耐心等待,吃了一惊。
    “不妨带着张将军回洛阳养伤。”刘辩轻声道。
    张绣拜谢。
    可惜,张济的命还是不够硬,在回京途中,一命呜呼了。
    张绣安葬好了叔父,一枪一马折返潼关,跪在刘辩营帐外,请求刘辩为他的叔父报仇。
    “朕刘辩在此发誓,必诛杀李傕等叛逆!”
    张绣叩拜归心,刘辩麾下又多一员猛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