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太子

      刘辩大宴群臣。
    觥筹交错间,太傅袁槐率领三公站了起来。
    其中包括司空皇甫嵩、司徒王允、太尉杨彪。
    “臣等,为陛下贺!”
    刘辩将酒爵高高抬起,随后一饮而尽。
    随后百官轮番敬酒,刘辩都忽悠了过去。
    直到京兆尹曹操迈步上前。
    “陛下!”
    “孟德为朕镇守长安,辛苦了。”刘辩称赞道。
    曹操单膝跪地,道:“比起陛下的辛勤劳碌,臣这点辛苦算得了什么?”
    “今日不谈政事,当共饮一杯!”
    刘辩心情不错,态度也热切起来。
    曹操激动地将杯中酒灌入,辛辣的感觉涌上脑海之中。
    “陛下万福,愿世清平!”
    曹操慷慨激昂,这句话说到刘辩心坎里去了。
    “好一个愿世清平!”
    刘辩拿起酒壶,亲自为曹操满上一杯。
    “荣华富贵,与君共享!”
    曹操双手捧着酒爵,豪迈地一饮而尽。
    “谢陛下!”
    刘辩一抚掌,许褚全副武装地走过来,身上甲叶叮当作响。
    他托着一个长方形的盒子,递到刘辩面前。
    刘辩打开后,一道霞光闪烁。
    众人定睛一看,竟是一把宝剑,剑身光泽晶莹,如同神玉一般。
    “此剑,名为倚天,朕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赐予你。”
    曹操神色激动,重重地叩首。
    “臣,曹操,谢过陛下!”
    刘辩将倚天剑郑重地交到曹操手中,曹操只感觉手腕一沉,渐渐地适应了倚天剑的重量。
    “长剑耿耿倚天外……”
    曹操喃喃自语,心神震荡起来。
    这是战国时期,与屈原齐名的宋玉所写的诗句。
    接下来就是吕布、张辽、华雄等人,刘辩逐一赏赐了他们。
    这一幕被文官瞧见,着实令人羡慕。
    但是没办法!
    曹操、张辽等人都是统兵大将,手握重兵。
    “陛下这是要重武轻文呐!”马日磾忍不住吐槽了一句。
    身为大儒马融的孙子辈,马日磾儒学非常深厚,深受各家追捧。
    “哼!”
    袁槐冷哼一声,非常不满。
    自古以来,文人都是高高在上,什么时候轮到武人耀武扬威了?
    上公、三公的地位很高,位极人臣,可是袁槐从刘辩那里,竟然感受不到一点尊重。
    反而对武人无微不至……
    “三位就没有一点想法吗?”
    袁槐的语气有点冷。
    皇甫嵩看了袁槐一眼,便不再说话。他出身将门,和袁槐不一样。
    太尉杨彪仍然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就好像没有听到一样。
    倒是司徒王允,轻声道:“如今天下乱象四起,陛下不重武,难不成太傅亲自去平叛?”
    不过随后他话锋一转,软了下来。
    “这是好事啊,陛下培养了足够的武人,就不必御驾亲征了。”
    袁槐继续冷哼,跟这帮人聊不到一块去。
    如今三公、九卿大部分人都支持刘辩,袁槐这个上公,都快成为摆设了。
    任命一名太守,甚至需要贿赂太后。
    多么丢脸啊!
    刘辩走了一圈,恭贺声不断,最后来到袁槐一桌。
    “几位爱卿在聊什么?”
    袁槐等人连忙行礼。
    “陛下,没聊什么,只是一些琐事罢了。”
    刘辩看着袁槐的眼睛,摇头道:“你是太傅,在场俱是三公,所聊之事,怎么可能会小?必定是关乎国家社稷。”
    袁槐被怼得说不出话来,干脆闭口不言。
    爱咋地咋地吧!
    刘辩见袁槐不说话了,也觉得无趣,便趁机宣布了一件事。
    “朕要任命太子了。”
    什么?
    袁槐一惊,又站了起来。
    当初董卓要废帝,都要找太傅商量,现在皇帝任命太子,怎么如此随便!
    袁槐觉得自己就是个摆设!
    任何决策的事情,他都沾不上边。
    简直就是对太傅的羞辱!
    “陛下,立太子时日尚早吧。”
    “明天早上不行?那就明天晚上吧。”
    “……”
    特么的!
    要不是场合不对,袁槐早就气炸了。
    “陛下,此事需再议。”
    砰!
    刘辩拍了一下桌子,吓了众人一跳。
    不少官员侧目,最终还是收回了视线。
    这种大佬级别的事情,最好不要乱掺合,看一眼都不行。
    惹祸上身啊!
    “朕就一个儿子,太傅说再议,是何意?”
    “臣……”
    袁槐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
    他只是想告诉刘辩,在做决定之前,尊重一下他,仅此而已。
    “立太子一事,就这么定下了,太傅以为如何?”
    袁槐喉咙咕噜一下,很不舒服。
    他很想说一句“陛下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可是心中的骄傲阻止了他。
    “陛下还是太着急了。”
    袁槐似乎意有所指。
    这个年代的孩子,存活率非常低。
    汉灵帝就是如此,生下几个孩子,都夭折了。
    后来何皇后生了刘辩,寄住在史道人家中,这才得以存活。
    皇家尚且如此,更别提普通百姓了。
    因此,袁槐的话,得到了三公的认同,但是所有人都不敢说出口!
    很遭忌讳。
    “今日,太傅就给朕一个准话,到底行不行,不要给朕其他废话。”
    袁槐看了在场的三公一眼,眼神仿佛在说:
    陛下今日能够逼迫老夫,明日就能欺压尔等!
    在这一方面,群臣的立场是一致的。
    司徒王允是支持刘辩的,因此他根本不想站出来。
    而太尉杨彪,不发表任何看法。
    这老小子沉得住气。
    于是,皇甫嵩不得不站出来打圆场,道:“陛下,太子之事,您可一言而决!只是,民间多疾苦,皇家亦然,如今皇长子年幼,心性未可知,又何必急于此事。”
    若是刘民是痴呆儿,或者残暴等等,就不能立为太子。
    如果仅仅是一个袁槐,刘辩自然可以压制,可是加上皇甫嵩就不一样了。
    皇甫嵩是平定黄巾的功臣!
    袁槐偷偷地松了一口气,皇甫嵩帮他说话,可算是稳了。
    大家都是臣子,一损俱损。
    若是当朝太傅都被皇权踩在脚下,以后三公也会卑微到骨子里。
    纵然袁槐有小错,其他大臣也只能站在他这一边。
    群臣,也是需要抱团取暖的。
    刘辩总算是看清楚了这一点,不过他目前没有具体的办法。
    当年党锢之祸,死了不少人,可是这种事,屡禁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