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皮球又踢了回来,周济民沉吟了片刻,道:
    “这样吧,水库修建好之后,可以在水库边上建几间石屋,到时候在水库上养些鱼和鸡鸭等,就让刘大根一家帮忙养这些。”
    “至于到了年底,如何计算刘大根一家的公分,这个我不管,但鸡鸭这些要卖的话,可以考虑卖给我。”
    “另外,我等下再去刘大根家一趟,给他们家送点东西。”
    “村里各家富裕一点的,也可以捐一些。”
    刘大春一听,顿时激动地应了下来。
    此时看似不好办,但对于刘大春来说,这都不是事。
    周济民不管刘大春是如何应付上面的领导,答应刘家大队修建水库的,他只管看到结果。
    很多事情,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但他坚信只要肯付出,就可能会开花结果。
    闲聊了一会儿,周济民便再次前往刘大根家里。
    他大方地给刘大根父子用了空间泉水,还给了两百斤玉米面、番薯面,以及整整五十斤的猪肉。
    之所以没给大米或者白面,是担心他们家还要把这些细粮拿去换成粗粮,所以他直接一步到位。
    反正,这些东西在他这里,真不值钱。
    特别是玉米和番薯,这两样玩意儿就是喂家禽的主饲料。
    看着刘大根一家对他千恩万谢,周济民心里挺不是滋味的。
    如果不是逼不得已,谁也不愿意下跪。
    尤其是建国的这些年,正是自信心最为爆棚的时候。
    毕竟前几年,在半岛那边,我们把丑国打得屁滚尿流的。
    等他从刘大根家出来的时候,却被秦建国等人给堵住了。
    “你们这是?”
    “济民,借一步说话。”
    几分钟后,刘大春家,秦建国等人坐了下来,总共十几人,可不算少了。
    他们都是附近几个大队的队长或者领导,反正都是跟刘大春差不多的。
    之所以刚巧堵住周济民,全赖他们这几个大队,基本上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那种,所以能第一时间知道周济民来了刘家大队。
    甚至,大家都知道刘家大队修建水库的事。
    而秦建国他们过来,就是为了修建水库的事而来的。
    附近的水系发达,但也有很多旱田。
    平时还算好,可如果遇到大旱,那是真的惨。
    为什么刘大春那么坚定信念修建水库?
    秦建国他们都很想知道具体原因,也不想落后刘家大队太多。
    第87章 买书、功课
    轧钢厂。
    周济民坐在窗前晒太阳,眯眼享受着。
    前几天,他在刘大春家,跟秦建国等附近几个大队建议了一下,如果可以,那就修建水库,如果事不可为,那便算了。
    他并没有透露更多的事,只说明年会干旱。
    现在修建水库,还来得及。
    等开春之后,冰雪融化,水库就能存水。
    可若是开春之后再修建,那差不多就是白忙活了。
    反正今年是顾不上了,明年就不好说了。
    几个管事的都知道周济民是能人,虽然在轧钢厂只是一名二级工人,但发明配电箱、安装变压器、改良刹车片等的事迹,在附近都传开了。
    所以大家都愿意相信他,再说了,就算明年不是大旱,水库也能养鱼养家禽,给大队增加收入,根本就没有损失,何乐而不为呢?
    城外的几个大队,热火朝天地修着水库。
    轧钢厂的工人们,也计算着即将到来的春节。
    低调的周济民,没有去想这些。
    每天上班,能摸鱼就摸鱼,闲的无聊就看书。
    这天下班后,他没有像之前那样直接回四合院,而是去了一趟新华书店。
    买书!
    春节是二月份,过完春节之后,距离七月高考,就只剩下不到五个月了。
    尽管这年代的大学,需要有推荐才能去读,但周济民还是希望凭实力考上去。
    毕竟他如果让老杨写推荐信的话,很有可能会被拒绝的。
    因为他想去最好的大学读数学这个专业。
    这地方是目前国内顶尖大学的顶尖专业,仅靠推荐信的话,恐怕力有未逮。
    既然定了这个目标,那么就得努力。
    数学虽然是很讲究天赋的一门学科,但周济民开挂呀。
    只是开挂归开挂,基础总得补起来才行呀。
    “你好,帮我算一下,多少钱?”
    收银员一看是周济民,眼神惊讶了一下,手上动作可不慢。
    拢共五本书,全部都是跟数学有关系的,想必他是一个大学生吧?
    心中如是想着的收银员,嘴里却也已经计算出价格了:
    “您好,总共4元。”
    这年代的书籍价格也不便宜。
    类似英雄的哨兵、搏斗、童年等这样的小人书,基本上都是两毛到三毛一本不等的价格。
    但是,类似中国盆景及其栽培这样的书籍,却需要8毛钱。
    同时,1957年版《新华字典》定价1元钱。
    所以,这个时候,书籍的价格是真的不便宜。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的家庭,哥哥姐姐的课本基本上保存得很好,甚至需要用自制封面来保护好课本,除了本身价格贵之外,需要留给弟弟妹妹等原因,还有就是这个时代,非常尊重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