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章

      凭周镇南的位置,他压根不需要讨好周济民。
    之所以这样,就是纯粹的欣赏周济民,稀罕这个天才而已。
    结果,老林又忍不住了。
    “别去他家,要来也是来我家,我让你婶婶给小娴她们做虎皮扣肉,她们都喜欢吃这道菜。”
    此话一出,周镇南绷不住了,“又不是只有你家才有肉,谁家过年不做顿好的呀?真是的,给你得意的。”
    “没办法,谁让小娴、小怡和小不点她们都喜欢呢,也就是小良现在还小,等他长大了,肯定也喜欢吃他林奶奶做的饭……”
    瞅老林这嘚瑟的样子,周镇南是彻底无语了。
    后者也是无奈,谁让他太晚认识周济民了呢,谁让他跟周济民家走得不勤呢。
    一旁的周济民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了。
    华老、江圣博等人则是忍着笑,小声议论着。
    这顿有些迟的午餐,吃了大半个小时。其实吃饭是很快的,就是因为看戏吃瓜耽误了一些时间而已。
    吃过午饭之后,一行人再次返回刚才的会议室。
    讨论的事情有点多,一是电脑技术的痛点难点,二是怎么建立工厂,生产电脑?三是在哪建?
    第一个问题,就让老林头疼不已。
    因为材料昂贵,技术人员匮乏,能源问题也十分紧张。
    导致的一系列问题就非常大多,涉及范围也很广。
    拿能源问题来说,先不说工厂设立在沙漠还是内地,能源问题就不是一个可以绕过去的问题。
    能源其实就是电!
    电脑始终是为科研服务的,至于说周济民所画的大饼中,很多人都能用上电脑,太难了。
    没个十几二十年,甚至是三四十年,都很难实现。
    可光就是服务于科研事业,也是绕不开电的问题。
    那么组建一个可以供应超级电脑的发电厂,就是迫在眉睫的事。
    水电站、煤电厂等,这些都不可取。
    因为周济民直接在会议上,把这些提议给否了。
    从一开始,他所主张的便是在沙漠上建立电脑厂。
    “鼠标、存储器等配件,甚至是中央处理器,都可以交由其他厂进行制造,只需要把这些配件运到沙漠里来组装好即可。”
    供应链的模式,从现在就可以开始了。
    沙漠这个地方,虽然环境恶劣了一点,但真的非常适合做科研。
    因为这里几乎是世外桃源一般,除了西伯利亚冷风之外,外面其他的风,基本上都不会吹到这里来。
    这就是为何,周济民从一开始,就想着好好建造这里的原因。
    毕竟在这里干科研,真的太爽了。
    不管,供应链的模式,华老不赞同,老林也觉得不保险,然后这事就这么黄了。
    既如此,电脑厂应不应该建在沙漠,或者准确来说,应不应该建在62小镇,又重新拿出来讨论了。
    脑瓜子嗡嗡叫的周济民,二话不说,直从自己的挎包里拿出了一沓资料。
    “领导,这就是我想要把电脑厂建造在62小镇的理由。优缺点我都列得十分明细了,并且相关技术资料,也都做了说明,你们请看吧。”
    没办法,说服不了老林和华老,这事估计得黄。
    组建一台超级电脑,需要耗费多少钱,耗费多少人力物力,他已经在资料里说清楚了。
    让领导们去头疼去吧。
    62小镇已经有了上百亩的菜地,明年将会更多。
    并且通过循环养殖的模式,让小镇实现自给自足的目的。
    以及在百公里外的几个村子,也开始了循环养殖的模式,到那个时候,62小镇也能提前实现吃肉自由了。
    他还不信了,有这样的发展,到时候还吸引不了人才?
    等明年春夏之后,赶紧弄一批水泥厂、石料厂等等,总之要把62小镇的外部环境搞好,科研项目才能更加顺利地进行。
    老林和华老等人看着这些资料,直接无语了。
    不就是把之前的事重新给规划了一下嘛,唯一有价值的,也就是扩大太阳能发电厂的规模,以及相关技术资料罢了。
    而这些技术资料,其实也不是什么颠覆性的技术。
    简单来说,就是周济民为了把电脑厂落户在62小镇,耍了个心眼而已。
    看得差不多之后,老林便问周济民:
    “你不是特别想回京城吗?咋还拼命把电脑厂往沙漠这里推呢?”
    为什么?
    他当然是想回京城啊,但相比这个,他也希望自己的劳动成果能尽量减少损失。
    62小镇这里远离内地,只要没风吹过来,那就可以躲着,悠然自得地继续科研。
    就算事不可为,也可以尽量保全下来。
    毕竟大风想要从外面刮进来,也能在风来之前,把东西给保存好。
    那么什么东西才是最珍贵的呢?
    技术?
    科研产品?
    不,都不是,而是这些千千万万的科研人员,他们才是最宝贵的东西。
    只要保证人才不外流,才能在未来,上演王者归来。
    “领导,您是不是没有认真看我呕心沥血写的文件啊?”
    周济民故作失望,诧异道:
    “我是实事求是,从实际情况出发,如果可以的话,我当然巴不得把电脑厂直接建在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