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8章

      没想到,只是听到小金鱼她们说了中午吃黄鳝后,小家伙便迫不及待地反悔了。
    看小家伙害羞而渴望的小表情,周济民笑着点头,表示没问题啊,大家都可以吃,当然也可以吃了。
    “谢谢爸爸。”
    小家伙可开心了,然后蹦蹦跳跳地跑去找他哥哥姐姐,也囔囔着说他要吃黄鳝。
    可小金鱼却笑眯眯地拉着他,来到木桶旁边,逗他道:
    “还怕不怕黄鳝了?”
    “不怕,爸爸说了,黄鳝好吃。”
    美食当前,有什么可怕的?
    又是一个吃货,鉴定完毕!
    吃过早餐,酿酒工程便开始了。
    小屁孩们今天上午放假,把上午的课程改到下午。
    毕竟家里在酿酒,估计她们也没心思学习,索性便让她们一起帮忙。
    酿酒的第一道工序,那就是洗锅、洗米等。
    周济民直接在院子里架起好几个炉子,砖块还是之前装修时留下的,平时就码在院子的走廊边上。
    一家人一起劳作,行动还是很快的。
    就是洗米的时候,小金鱼她们差点怀疑人生。
    太多了呀!
    从早上七点多开始,忙碌到上午十一点半左右,才算把所有的米摆上蒸锅。
    有些已经蒸好的米则是放凉后,等下午再搅拌酒曲进行发酵。
    忙碌了一个上午,小屁孩们累得不想动。
    原本以为是很好玩的事,可忙着忙着,才知道,太辛苦了。
    好在这事儿不是天天有,要不然她们肯定要罢工。
    为了犒劳大家,周济民亲自下厨,以最快速度,做了好几道非常不错的家常菜。
    当然,主菜必然是黄鳝了。
    时间有限,周济民没有弄很复杂,就是整了个红烧黄鳝。
    即便如此,摆上桌的时候,不管是哪道菜,全都被她们干完了。
    连米饭都吃得精光呢。
    可想而知,她们是真的饿坏了。
    半大小子吃穷老子,何况还是饿了一上午的一群半大小子,那不得拼命造啊?
    除了张宛童这个年龄最大的中医和周秉良这个最小的孩子之外,连周济民自己都算在内,全都最少干了三碗饭。
    老三老四两兄弟,比平时多吃了一碗饭,吃饱之后,肚子跟吃饭前没什么两样。
    张宛童都笑着对丁秋楠说道,你们家每天都要吃掉这么多粮食,一般家庭还真担负不起呢,还得你男人才有这个能力啊!
    后者笑了笑,家里孩子多,那是没办法。
    光靠她自己那点工资,按照家里现在的消费水平,估计就只够养活她自己吧。
    午休过后,周济民没让小金鱼她们继续帮忙,而是让丁秋楠盯着她们写作业。
    有了上午的劳作,小金鱼她们倒也十分珍惜在客厅里学习的机会。
    所以,就算外面米饭的芳香弥漫开来,钻进她们的鼻孔,她们也权当没有闻到。
    因为相比起来,她们还是更喜欢现在平静的状态。
    上午的忙碌,她们不想再来一次了。
    张宛童仔细而认真地观察着周济民的每一个动作,虽然没有用笔记录下来,但绝对用心记住了。
    酿酒工艺本来没什么特别的,但她却发现,周济民拿出来的材料,全都是好东西。
    洗米的时候,她就发现了,大米质量非常不错,粒粒饱满圆润,非常诱人。
    如果只是这样,她还没什么惊讶的。
    可她发现,蒸出来的米饭,香味十足。
    夹了一些放到嘴里,非常的美味。
    这就很神奇了。
    “济民,这些大米都是领导让人运过来的?”
    “嗯,怎么了?有什么问题吗?”
    “没问题。”
    有问题也必须没问题啊。
    转过天,米酒也快出来了,特别是糯米酒,盛了一点出来,喝到嘴里,唇齿留香。
    “接下来就是把这些米酒蒸馏了,对吗?”
    张宛童记录着步骤,周济民没有劝说,这些步骤,他早就公布出去了,爱记不记。
    点点头,他没有应答,而是开始忙碌起来。
    临近傍晚的时候,他才把部分的米酒给蒸馏好了,但还有不少没有蒸馏的呢。
    要是在空间里泡制虎骨酒,哪里需要这么麻烦啊?
    晚上吃过饭,等大家熟睡之后,周济民又出门了。
    来到南锣鼓巷四合院,越墙走进后院西厢房,取下摄像头里面的录像,然后查看回放。
    嗯,什么也没有!
    也就是说,阎解成和于莉两夫妇还没进行下一步的夫妻生活呢。
    差评!
    吐槽了一句,周济民退出空间,给摄像头更换了电池,然后又检查了一遍,这才离开了四合院。
    凌晨四点多,周济民又前往城外的鸽子市了。
    自从前几天在城外的鸽子市淘到四件非常有价值的古董,这几天,他都屁颠屁颠地往外跑。
    不管怎么样,古董这东西,收藏价值高嘛。
    但能收藏更多具有能量的古董,以备不时之需,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京城地界,光是一个朝阳就大得出奇,何况还有四环、五环和六环呢?
    光是城北和城东这两个方向的京郊鸽子市,那都是遍地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