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8章

      此前,钱老牵头帮忙搭建的中科玻璃材料实验室,在完成上次那个监测材料的研发任务之后,实验室依然没有拆卸。
    而是保留了下来,就在玻璃材料这一块继续深挖,并且横纵向进行拓展。
    还因此挖了不少人才回来,而且有一半都是从外国回来的留学生。
    当时周济民看到的时候,还挺诧异的,这年代能回来内地的,绝对是真正的爱国者人才。
    可在后世,出国留学后,能回来的都没多少人,咋这个年代反而回来的人才那么多呢?
    经过周济民几次跟这些留学生的简单交流之后,他才明白,这年代的人,是真的十分纯粹。
    祖国有需要,他们当然要回来。
    然后是周济民自己组建的联网实验室,这个实验室是他待的时间最多的了。
    实验室人不多,加起来也只有六个人,但这六个人,全都是人才。
    联网所需要的东西可不算少,其中一条就是光纤。
    这玩意儿在上个世纪,有人就发明了一种内衬高反射涂层的光导管系统。
    然后在一九六一年的时候,丑国光学公司的埃利亚斯发表了单模光纤的理论描述,他的纤芯非常的小,只能承载一种波导模式的光。
    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周济民也是因为看到过这篇论文,所以才会想到了联网这件事。
    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就十分简单了。
    首先需要确定的是一个重要的长期规范沟通的设备,规格是每公里十或20分贝的光损耗,也就要建立光纤的标准。
    同时,周济民还跟中科玻璃材料实验室沟通过,由他们来完成一种更纯的玻璃来帮助减少光的损失。
    也就是说,需要两个实验室一起团结合作搞定光纤线路,因为这种传输的信号是铜线的65000倍。
    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减少光损失的问题。
    也正是因为这个联动,所以才突然搞出来了荧光棒。
    讲道理,荧光棒这玩意儿是真的十分简单。
    一开始,周济民还以为荧光棒这东西也算是一种发明了。
    谁知道他一查,人家外国在一九六零年的时候,就已经发明了。
    因此,只能带回来,给小孩子当玩具用了。
    荧光棒东西,在后世应用还算广泛,除了演唱会什么的,还有一些波司登的鞋子等等之类,都能看到其身影。
    毕竟孩子们都喜欢这下闪闪发光的东西。
    收获这么好玩的荧光棒,周清娴她们五个孩子,也顾不上手疼了,直接就玩疯了。
    第二天,周济民来到实验室,把大家都喊了过来,然后把他的想法提了一嘴。
    “是这样的,前两天,你们不是研发出荧光棒了嘛?虽说这东西在国外已经出来好几年了,但却还停留在实验室阶段,而我昨天想了想,打算把荧光棒里面的这种闪灯效应,提取出来,然后应用到其他地方。”
    “那么接下来,就需要你们两个实验室的人帮忙了。”
    “周主任,您就直接布置任务吧,我们保证完成任务。”
    没在周济民手下混过,还不知道原来实验是如此简单的呢。
    两个实验室加起来的人,也就三十多人而已,可才过去一个多月而已,居然完成了好几个科研任务。
    就算在丑国那边,也不可能有这么高效啊。
    也因此,这些研究员都眼巴巴地看着周济民。
    只要他公布任务,他们就会抓紧时间完成,而且有周济民兜底,基本上不出十天半月,就可以搞掂了。
    因此,大家才会如此热情高涨。
    “好,那我就直说了,第一个就是荧光棒这东西嘛,其实没什么太大的用处,但在国外,人家有演唱会啊,应该可以用得上这些东西。”
    “其次就是鞋子,做成儿童鞋,在晚上带着孩子出门逛街,鞋子闪闪发亮,你说孩子会不会喜欢?”
    一众科研人员顿时乐了,特别是家里有孩子的,都能想象自家孩子对这种鞋子的渴望了。
    “既然大家都赞同了,那么现在开始研发这两种产品,我只有一个要求,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搭建好生产线和降低生产成本,才是我们首要考虑的因素。”
    “好,保证完成任务!”
    两个实验的人都热情高涨,对于这个小任务,保证不用一天的时间就可以完成了。
    然而,当他们自信满满地把成品送到周济民面前的时候,周济民只看了一眼,就十分嫌弃地丢了。
    重做!
    “首先是质量,其次是观赏性,要符合这两样才算合格啊。”
    过了三轮之后,周济民无奈,只好亲自拿出自己的设计稿,没在浪费他们的时间了。
    临近中午的时候,周济民带着满意的实验产品,离开了实验室。
    并且在临走前,让他们抓紧时间,继续搞研发。
    光纤太难了,但光纤出来之后,需要联网用到的光纤,这才是大难题。
    因为,光是连接清华北大、文津街和中科院这几个地方,就是一个大问题。
    毕竟周济民还领着超级电脑研发任务这半个实验室呢,不搞好联网,后续就难以为继啊。
    等他回到家,准备把几双鞋子给孩子们穿的时候,却意外看到老邢、雷元凯和傅宇杰等人都在他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