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2章

      而周济民的名号,都是在之前的轧钢厂时期留下来的,这都过去好几年了,他也不怎么常来这边,所以有些人不认识,没听说过他的名号,也很正常。
    再说了,他一个无名小卒的自我介绍,直接让陈平他们没往大人物那边想。
    “自动化设备的研究,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困难,技术资料、相关论文等理论基础,我都已经准备好了。”
    周济民轻声一笑,接着又道:
    “提高生产力水平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这是大势所趋,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
    “至于你刚才所说的能耗问题、工人下岗等问题,在我看来,这就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我们国家地大物博,不正是需要工厂来生产更多的生活物资吗?工人阶级都是具备一定文化水平的人,你觉得国家会让这些工人下岗吗?大把的工厂排队抢着要他们呢……”
    陈平被怼得哑口无言,心里恼火,道:
    “就算你说的对,那你也不考虑一下实际情况吗?耗能问题本身就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现阶段来说,人力成本比资源成本要低得多……”
    “还有,就算有了技术资料,设备也不是光靠资料就可以研发出来的,别只会在这里纸上谈兵,实际上啥也不是。”
    朱文军听到这里,连忙呵斥道:
    “陈同志,你好好说话,不要上升到人身攻击。”
    “站在你面前的这位周济民同志,是国宝级工程师,参与的都是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顶尖科研人才。”
    “同时,他还是我们红星公司走出去的技术工程师、发明家……”
    此番话一出,陈平等人顿时目瞪口呆,指着周济民,满脸不敢置信地看向朱文军,结巴问道:
    “真的是他?”
    看到朱文军笑着点头,接下来的事情反倒是简单多了。
    一场误会解除之后,陈平等人也都认真地听周济民讲话。
    等后者讲完,陈平他们都佩服地点头,崇拜地赞道:
    “周同志,刚才是我有眼不识泰山,差点误会了您,真是对不起。”
    “别这样说,身为科研人员,如果确定自己是对的,那么就要有质疑权威的勇气和坚持到底的毅力。”
    周济民笑着罢手,接着说道:
    “质疑权威是我们做科研的不二法门,如果一直都那么相信权威,只会让我们寸步不前。”
    “但就算要质疑权威,也要明确、清楚地知道自己所坚持的道路,是不是正确的,能不能拿出强有力的证据来证明,自己是对的呢?”
    “这一点同样非常重要。”
    朱文军、陈平他们都鼓掌,表示周济民说得太好了。
    自动化设备自研实验室正式启动,有朱文军出面,调集陈平等三十多位工程师,按照周济民提供的技术资料,开始进行研发。
    后面,陆续还会有其他工程师、七八级工人加入进来,同时,管理层也会陆续加入进来,做好相关的后勤工作。
    把这件事落实清楚之后,周济民便准备闪人了。
    等自研设备出成果之后,他才来这边把一些工程师给带走,用来帮他搞定部分航空发动机设备的生产工作。
    从红星公司离开,他又去了一趟文津街,嗯,这次主要是送请柬,没别的事。
    老林对他最近到处跑来跑去、不静下心来搞研究,很有意见。
    所以,接过请柬的时候,脸色都很难看,还哼了一声。
    周济民并不知道自己哪里又招惹这个老头了,询问之后才明白,老头这是嫌弃自己没有产出呢。
    “领导,要不您来?”
    “放屁,劳资要是会科研的话,还用得着你吗?”
    “嚯,领导您也知道您不是科研人员呢,既然您是领导,那么我倒是想问问您了,我们国家还有很多人饿着肚子呢,您怎么不一下子把这个问题给解决了呢?”
    “这能一样吗?解决温饱问题可是一项重大的民生经济问题,涉及到了方方面面,能一样吗?”
    周济民撇撇嘴,丢了一个白眼过去,道:
    “领导,您也知道站着说话不腰疼了?航空发动机就不是涉及到方方面面了?其他就不说了,核心机里面的叶片制造问题,我就问您,现在国内有哪家工厂可以生产制造出来?”
    老林张了张嘴巴,然后辩解道:
    “你以前都很快就会有研究成果的,可你现在看看,这都快六月底了,你啥成果也没有,我能不急吗?”
    “领导,我现在是在休假啊,算了,我不跟你说话了,我也不邀请你了,生气。”
    说着,他就要去把请柬给抢回来,谁知道老林直接把请柬藏在身后,没好气地道:
    “滚滚滚,我现在看到你就烦,赶紧快回去搞研究去。”
    走出办公室,周济民嘀咕道,真是老小孩。
    估计是老林这家伙年纪来了,脾气变了,也急了。
    还有可能就是不知道在哪里受了气,然后柿子挑软的捏,想从他这里出出气。
    结果没想到,被他这么一怼,老林差点没原地自闭。
    从文津街回来,周济民扭头就钻进书房,继续研究了。
    别说老林自己急,其实周济民自己也很急着想要研发出来,然后开着飞机去北海道逛一逛,真正实现海鲜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