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0章

      对此,他们倒是很有自信,毕竟他们是家里的顶梁柱,说一不二。
    听到他们的话,周济民不以为然地笑了笑,或许吧。
    只要是结婚的人,他们多少还是会很在意另一半的意见,出现意见相左的情况,那是很正常的事。
    毕竟人都是群居动作,更是不太愿意奔波挪位置的。
    何况,他们不仅要舍弃掉现有的人脉和家,还要千里迢迢地跑去小岛,然后再从小岛前往一个未知的地方,他们愿意吗?
    大部分人都不愿意,因为太麻烦了。
    因此,熟知人性的周济民,拿出来的路费,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还是熟悉的两根大黄鱼,这是硬通货,全世界都认可的货币。
    虽然在二战之后,在布雷顿森林会议中,全球已经基本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但是,有不少人还是不认可啊,比如莫斯科这边,很多人就不认这玩意儿。
    其次,周济民身上也没有多少美刀,反而有很多黄金。
    两条大黄鱼,虽然不是很多,但这是分给二十人呢,四十根金条放一起,还是很震撼的。
    六十年代的国际金价,大概是二十元人民币一克,一百美元一盎司。
    一条大黄鱼是三百一十二点五克,约等于一千一百美元,差不多是六千二百五十人民币。
    而两根大黄鱼,那就是两千两百多美刀,这可是一大笔钱了。
    很多数学教授,根据不同学校和不同的科研项目,如果是理论研究学者,可能每月的薪资大概是一百到两百美元不等。
    如果是一些相对富裕一些的科研项目,工资可能会更高一些,但也很有限。
    就像是明天即将办法的菲尔兹奖,如果不是有匿名者捐赠奖金,也就只是一千五百块美金的奖金而已。
    对于有着数学界的诺贝尔奖称号的菲尔兹奖来说,一千五百块美金的奖金,真的很少。
    因此,这个时代,做数学研究的人,基本都不太富裕,只能算是小康水平吧。
    搞掂屋子里的这些人,周济民又去了另外两个房间,还是差不多的话和黄金攻击,将六十人给拿下了。
    至于半个月后,这六十人当中,有多少人抵达小岛,那就不知道了。
    反正过半的把握,他觉得还是没有问题的。
    转过天,就是本次数学大会的颁奖和闭幕式了。
    可以说,这次大会是二战以来,举办过最成功的一次国际学术会议了。
    尽管在大会开始之前,有很多人扭扭捏捏,不太愿意来莫斯科这边,害怕这个害怕那个。
    并且,不少人在做报告的时候,也是直接默认讲自己本国语言。
    但这次大会还是成功,没有任何意外地进行到了最后一天。
    万众期待的颁奖,正在进行中,坐在周济民旁边的马尔科姆,比周济民还要紧张。
    “老师,你说奥尔本有没有可能获奖?”
    “问这么多干嘛?耐心等就是了,马上就公布结果了,闭嘴吧你。”
    安德斯一句话,马尔科姆无语了,扭头就找周济民小声嘀咕起来。
    下一刻,上面已经公布了结果,本次菲尔兹奖没有周济民的份儿。
    获奖的四人分别是格罗爱迪克、斯梅尔、安提亚和科斯,莫斯科科学院长凯尔戴什给他们四人进行颁奖。
    此四人都是非一般的牛人,也是之前获奖的热门。
    而周济民之所以没有拿到奖项,一是太年轻了,二是他崛起的时间太短了。
    压一压,或许再过四年,周济民所获得的成就更高,下一届必定有他的一席之地。
    马尔科姆顿时沮丧着脸,比周济民还更伤心。
    后者本来还有一些遗憾的,结果,看到马尔科姆的表情,顿时乐了起来。
    连他的导师安德斯也笑了,“又不是你落选了,怎么你比奥尔本还悲伤呢?”
    “老师,我这是替奥尔本感到不值……凭什么啊?奥尔本的数学成就还少吗?难道就因为他年轻?所以必须要压一压?太不公平了……”
    听到马尔科姆愤愤不满的话,周济民笑了笑,目光却看向主席台那边。
    安提亚已经拿到奖项了,正在发表获奖感言。
    “我很高兴,很激动,很紧张,因为菲尔兹奖是国际数学的一个大奖……”
    “但,同时,我也很惶恐,很不安,很羞愧,因为还有人比我更值得拥有这个奖,他的学术能力,他的研究成果,都让我佩服到五体投地……”
    “手里拿着这个奖,我觉得很烫手,愧领……”
    台下的众人,掌声轰鸣。
    大家都很清楚安提亚说的是谁,毕竟昨天那场报告会,有一千多人听了那个报告会呢,都知道报告会很精彩。
    何况,连威廉霍奇都到了现场呢,还当场指出周济民已经证明了霍奇猜想。
    如此大的新闻,谁不知道?
    数学家都是纯粹的,崇拜强者,而周济民就是这样的强者。
    虽说他还很年轻,但这并不妨碍大家对他的尊敬和崇拜。
    第二个发表演讲的是格罗爱迪克,他也很佩服周济民。
    后者看到此人领奖的时候,微微有些吃惊。
    这家伙,不是浪荡不羁的吗?
    原时空,格罗爱迪克根本没有来莫斯科,应该是在欧洲流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