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打开时间的门 第194节

      唐宓有些不好意思地浅笑了一下:“其实也算不上计算工具,就是一个类似钟表的转盘,上面写着各种数字,计算的时候旋转指针,可以计算高位数的乘除法。”
    下一瞬计算工具在李知行的脑海里成型,他缓缓地问:“那时候你多大?”
    “十二三岁。”唐宓抿了抿唇,觉得自己刚刚有点得意,收敛了一下,“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东西,计算过程很麻烦,没有实用价值。”
    “你觉得麻烦是因为你用自己的手指旋转指针,完成机器的工作。”李知行说,“那个计算工具现在还在吗?”
    唐宓摇了摇头:“已经扔了。”
    李知行心情极为复杂。他从来不会低估唐宓的才华和天赋,但确实没想到她的天赋如此之高。在那么小的年龄可以自己原创一个计算工具,这其中的难度超乎想象,需要对数学规律的深切认知和充分的想象力,绝不是她说的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东西”。
    他想起了叶一超曾经说过,唐宓像拉马努金——是的,这个点评非常精准。
    “怎么了?”唐宓抿了抿嘴看着他。李知行的眼神很奇特,她实在不能熟视无睹。
    李知行神色郑重:“你的数学天分之高超出我的想象。”
    “还好吧。”
    “这么好的天赋应该物尽其用。”李知行看着唐宓的眼睛,“难怪叶一超再三叫你去学数学,他看得很准。”
    在外在环境极其有限所获资源甚少的情况下,拉马努金凭借努力和天赋,将数学界已经存在的定律和公式又发明了一遍。唐宓也是这一类人。李知行觉得真是太遗憾,如果她生活在更好的环境,这份天赋绝不会被磨灭。
    ————————————
    斯里尼瓦瑟,拉马努金,印度历史上最著名的数学家之一。
    ————————————
    没想到李知行又一次提起叶一超,微微一愣。
    “我不觉得遗憾。”她说,“经济金融也还算有趣。”
    “经济金融类的山头到底更低一些,难度和趣味性和数学没法比。”
    唐宓莞尔:“能赚钱就好了。”
    若是之前唐宓偶尔也为自己的选择而惋惜,但现在她已经不会这么想。在这个世界上,没有选择是不需要付出代价的。李知行看着她少见的笑颜,也跟着笑起来。
    是啊,也多虑了。真正有能力的人,在什么行业都能做出成绩来,他从来坚信这一点。
    这已经是李知行最近第二次提起叶一超了,两人在展馆里慢慢踱步,唐宓看他一眼:“你和叶一超有联系吗?”
    “我确实知道一点他的近况。”李知行慢悠悠地说,“对他的研究方向也很了解。”
    了解近况是一回事,知道他的研究方向又是另外一回事了。照理说两人一个东一个西从事的方向也完全不是一回事,没有联系才是正常的。李知行和叶一超素来没什么交往,关系也比较淡漠,她没见两人单独交流过。
    “部分消息是从社交网站上看到的,当然,我前不久也给他打过一次电话。”
    “打过电话?”
    唐宓想,难怪他之前说可以给自己叶一超的电话。
    李知行仔细观摩着橱窗里的老式计算机,回答:“我有专业问想咨询他的意见。”
    “那问题解决了吗?”
    李知行摇头:“他给不出什么意见。”
    唐宓并不意外。李知行学计算机,编程和数学联系紧密,李知行能问叶一超的无非也就某个功能用什么数学模型实现的问题。叶一超所思考的,都是和实际生活离得很遥远的纯数学问题,要他来思考应用数学范畴的使用,也确实为难他了。
    参观完计算机博物馆后,两人又驱车在硅谷里逛了一圈 硅谷占地广阔,建筑众多,环境优美,看上去和大学的环境相似——参观外围无人阻拦,当然,想要进到建筑里参观就不那么容易了。但这对李知行来说也不是难事,唐宓只见他拿出手机,打了不到十秒钟的电话,片刻后,一个戴着眼镜的年轻人就从最近那栋建筑物的大门走了出来,满脸笑容地朝他们走过来。
    李知行和年轻人打了个招呼:“大孙。”
    李知行口中的“大孙”不算很高,看上去偏瘦,皮肤不算很白,笑起来颇为爽朗。
    他的视线落在唐宓身上,眼睛陡然一亮。
    李知行笑着为两人做了介绍。大孙全名孙轩,是李知行的小学初中同学兼死党,初中毕业后就来了美国,在美国某所私立高中毕业后,又去斯坦福读计算机专业,四年本科毕业后顺理成章进入了这家位于硅谷世界闻名的it公司工作,这些年,李知行和他一直有联系,自从李知行来了美国之后,两人的交往更加密切。
    孙轩热情地和唐宓握手,说话一串串的,特溜:“你就是唐宓啊,你好你好,之前听知行说过你了。”
    唐宓一点都不想知道李知行在别人面前是怎么描述自己的,她很客气地对孙轩说:孙先生,你也好。”
    “这么客气做什么。”孙轩拍了拍李知行的肩膀,“李知行是我死党,他的朋友也是我的朋友,叫我大孙就行了。”
    “好的。”
    随后孙轩帮他们办理了访客手续,带着两人参观了这家世界著名的公司,楼内设备环境简直无法形容,想得到的几乎都有,比起她大三暑假在国投总部实习的环境居然更好——总之,怎么看都无可挑剔。
    中午三个人在附近的一家法国餐厅吃饭,孙轩义不容辞地表示“远到是客”,这顿饭是自己请客。唐宓犹豫了一下,看了看李知行。在美国,朋友聚会一般是aa制,她只是李知行的附带客人,自然是以李知行的意志为转移。
    李知行说:“他可是高收入人群,当然要狠狠吃他一顿。”
    “我们这群码农算什么高收入,”孙轩苦哈哈地摇头,又对唐宓一本正经地说, 能请你这种美女吃一次饭,是我最大的荣幸。”
    现在的唐宓对这些玩笑话接受良好,她明白对方没有恶意而是客气恭维,微微扬了扬嘴角,露出个浅得可以称之为笑容的表情。
    “是真的啊。”孙轩满脸痛苦地发牢骚,“你是不知道我们码农,平时生活是多么凄惨,一个妹子都看不到。哦,唯一能见到妹子的时候就是在网上。”
    “有这么夸张?”唐宓自己倒是没太深刻的感受,只好说,“学计算机的女生也很多……”
    “绝对没有的事! ”孙轩抬高音量,“你问问李知行,计算机专业的男女比例是多少?”
    李知行慢悠悠地道:“我记得,贵公司的美女不要太多。”
    “人生如此凄惨,你居然还要来揭短!”孙轩表情有些狰狞,掉转头跟唐宓诉苦,“我跟你说,暑假的时候李知行也在我们公司实习,短短三个月,我看上的妹子全主动给他递了电话号码约他去“party”啊!
    当了七年同学,唐宓深知李知行从来都是最受女生欢迎的类型,外形气质皆无可挑剔,中国女生们能看出来,外国女生也有眼光。看男人这一点上,中外女性的审美不会有太大的差别。
    李知行迎上她的目光,解释说:“别听他的,那只是因为美国年轻女性比较开放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