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苟延残喘,谨遵末日法则的灯塔人类,或是在玛娜生态完全同化的地面,选择适应与共存的人类。
    但似乎,所有的道路,都是为了让人类延续,重回地面。
    当然,里面的东西太多,短时间很难理解透彻。
    但总结起来,无非就是四个字。
    【末日废土】
    李少杰微微皱眉。
    感觉久违的遇到了难题。
    末日废土中的人类故事,无论从社会学还是心理学来说,都与现实出入极大,别说废土了,就算是战后的人类,心理与社会上都与和平时代完全不同,更何况是末日。
    而这些体验感不懂,是很难制作出合适的配乐的。
    场景渲染音乐,涉及到了这种虚构的“玛娜生态”,就很难通过音乐语言去描述,没有太多可借鉴的东西,只能去自己慢慢研究,了解其中的哲学与逻辑。
    情感音乐呢?
    自然是更要研究,在末日中,人们的心理活动,心态是如何,并且更要思考,如何让虚构世界中人物的心情,与现实和平时代观众产生共鸣。
    至于打斗音乐就更难了。
    无论是民族音阶选择,还是配器,多少都得符合呼应战斗场景中的人的身份,与使用的方式。
    毕竟,这是末日故事,人类没有了国家与种族之分,民族混杂中,很难去选择到底用什么配器与和声,或是特定的民族音阶。
    尤其……
    不仅要勾勒出废土末日的感觉。
    更要表达出一个主题思想。
    【无论面对何种困难和挑战,人类作为命运共同体,都应抛弃偏见团结起来,在时间的长河中砥砺前行。】
    人类命运共同体。
    这个想要如何处理,就变得更加棘手了。
    不过,反而是这样的挑战,让李少杰更来了兴趣!!
    学音乐最大的快乐,无非就是这些边缘知识了。
    文化,宗教,历史,哲学,甚至是武打枪战机甲这类特殊题材的延伸等等。
    会议结束后,李少杰便带着厚厚的资料索引与动漫的原画,剧情等设计设定,回到了大呲花音乐工作室,筹备制作。
    首先,就是将故事本身的资料设定,故事情节吃透。
    一些不太懂的关联的知识先不去想,死记硬背,记住这些点,后续慢慢吃。
    所以,看完设定,李少杰便开始看漫画。
    很快,首次尝试的制作便即将开始。
    “嗯……从什么方面开始下手呢?”
    李少杰若有所思的想着。
    如果说灯塔人类的战斗方式是机甲,枪械,高科技……典型的科技文明。
    但地面上的人类战斗方式多少像是修仙了……
    进化人类,梵文文字的咒法,配合呼吐纳气之法激发人类体内的先天能量,还会利用归元心法屏蔽情绪,使得噬极兽无法探测到自身。
    简单说,灯塔人类更像是有种赛博朋克式的感觉。
    高科技,低生存。
    那么,音乐的制作上或许可以带点电子音乐。
    而地面人类的战斗与生存方式……颇有种“进化”+“古武”的感觉,尤其是在一些服饰,打斗,乃至于种种“吐纳”“归元心法”等元素。
    音乐的制作上,完全可以用中国风。
    带一点古朴感的同时,也要带有新意。
    而玛娜生态的相关音乐,制作起来的说道或许就更多了。
    一种与人类完全不同,甚至完全相互敌对的生态系统,在人类看来肯定是有诡异感与威胁感,甚至可以带点惊悚。
    所以,制作上肯定是要阴间一点的。
    神秘感也需要营造。
    这种时候,或许运用一些阴间乐器会有奇效?比如水琴,apprehension engine,甚至是一些阴间的合成器音色。
    而作曲的基础上,也会考虑“不和谐”带来的诡异与神秘感。
    三全音,典型的魔鬼音程。
    按照毕达哥拉斯的学说来说,用科学解释,那就是两个音的震动比例的数字越简单,听起来就越和谐,比如纯八度。
    八度的震动比率,按照a音440hz来说,八度关系就是高八度的a音880hz。
    简简单单的1:2。
    而三全音之间振动频率比例在12:17左右。
    并且,营造相应紧张感的时候,完全可以靠音量的迅速增强又迅速降低的方式来“吓唬人”。
    就好像很安静的地方,突然轻轻一声鸣叫,马上变成耳边的嘶吼,旋即瞬间淡了下去,又变成寂静。
    或是电音的撕扯感,变换的节奏让人心脏不断的漏跳。
    更或是ef这类小二度音程的反复重复,让人在不断重复洗脑中变得紧张焦躁。
    而这些东西,描绘玛娜生态,甚至完全可以运用到很多古典的作曲技法。
    比如……叙事诗?
    或者……带一点宗教感,神学感。
    逐渐的推算着需要运用到的技巧与乐器。
    李少杰对于作曲的思路就整理的愈发清晰。
    说干就干。
    这些想法,最好切入的很可能就是地面人类的战斗音乐了。
    其他的还需要细心的慢慢整理元素,制作小样,然后结合动漫制作出来的场景去具体精修,甚至还需要进一步了解很多世界观的细节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