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
    “我靠,段清让,702分,拉第二名两百分,断层第一。”
    “七百分,咱们学校有出过七百分吗?”
    “五百分都少见好吗。”
    ……
    楚嘉煜趴在桌子上睡得迷迷糊糊,半眯着眼问李绍,“什么啊?”
    李绍把盖在楚嘉煜身上的外套拿回来,说:“你小弟上次月考考了七百多分。”
    楚嘉煜惊醒,脸上挂着红印子,茫然看着李绍。
    李绍敲了敲他的脑袋,“别愣了,该吃饭午饭了楚哥。”
    楚嘉煜游魂一样走到教室门口——竟然收了学神做小弟?
    我去。
    这以后考华大的吧。
    楚嘉煜心里幻想了一下高精尖美男子带着金丝眼镜,穿着得体的西装,去某餐馆谈生意,然后自己给人上菜的场面。
    段清让嘴角勾起一抹三分薄凉五分冷酷两分恨意的微笑,对他说:“哟,这不高中时候揍我的大哥,怎么混的这么惨了?”
    楚嘉煜:“……”
    有那么一点想死。
    回头看了眼众星捧月的段清让——
    嗯??
    段清让正安安稳稳坐在坐位上。
    他周围竟然没人。
    楚嘉煜还没想明白这是个什么情况,段清让就突然转过头来。
    他的眼睛里似乎只有楚嘉煜。
    段清让走到楚嘉煜身边,“楚哥,我们不一起吃饭吗?”顿了顿,又补充,“你昨天答应我的。”
    与此同时李绍走过来,把外套递给段清让。
    楚嘉煜这才发现他睡觉时盖的外套竟然是段清让的……
    李绍轻声说:“他们知道段清让跟你啦,不敢搭话。”
    段清让点头,“我以后都跟楚哥。”
    楚嘉煜:“……”
    不是,你一个小弟怎么弄得跟小媳妇似的啊!
    --------------------
    第5章 chapter4
    —段大少,魏二在城西新开了一家酒吧,来吗来吗
    段清让正排队打饭,看见这条消息面上没什么表情,把手机扔回裤袋。
    对方直接一个电话过来。
    “喂喂喂?在听吗?”对面响起年轻的声音。
    “嗯。”
    “魏二新开的酒吧,我们都等你来镇场子呢!”
    段清让拿来餐盘,刷了两份的卡。
    “去不了,在b城。”
    “b城?这哪啊?你度假去了?”
    “上学。”
    “???我操,什么玩意?”对面震惊,“现在外面都在传你准备篡位,你亲妈昨天都进去了!我还以为你在公司大杀四方呢,上学是什么鬼。”
    段清让笑了笑,“我确实在上学,还有,大概一周,我亲爸也会进去。”
    对面:“……你真在篡位啊。”
    段清让:“不是,我在上学。”
    对面:“……”
    楚嘉煜正准备刷两人份的卡,手却被拉住。
    抬头就见段清让指了指刷卡机,“我请楚哥。”
    手机里:“楚哥是谁啊?投资大佬吗?我能认识一下吗?哥哥哥哥求求!”
    段清让:“有时间介绍给你。”
    他把手机挂断,给楚嘉煜拿了餐盘,楚嘉煜蹙眉,“不是说我请你吗?”
    段清让说:“我昨天回去想了一下,知道楚哥是为我好,所以想请楚哥吃饭。”
    说着抬起手臂,在楚嘉煜眼前晃了晃——那上面的表已经换成校外超市里二十块钱一个的黑色普通机械表。
    李绍说:“看看这就是学霸,领悟速度就是比别人快。”
    楚嘉煜没吭声,一言不发打饭。
    李绍凑过来,“你怎么了?”
    楚嘉煜:“我这算敲诈吗?”
    李绍好笑道:“他自愿的算什么敲诈,而且就一顿饭诶。”
    楚嘉煜想想也是。
    因为段清让在场的缘故,楚嘉煜没跟昨天那群不良少年坐一桌。
    饭桌上清净不少。
    楚嘉煜慢吞吞嚼饭,李绍说:“今天下午我爸回来,我可能不回学校上课。”
    “哦,好巧,我今天下午也不上课。”楚嘉煜说。
    段清让:“?”
    “楚哥是去干什么?”
    楚嘉煜现在看段清让就像是一个误入歧途的小孩,“大人的事小孩别打听,好好学习去。”
    段清让:“……哦。”
    筷子上的土豆丝应声而断。
    半晌,食堂人满为患,周围议论声也越来越大。
    段清让来学校的第一天就因为出众的外表稍红了一把,今天上午的成绩彻底打响了他的名声。
    他们所在的学校是县城里录取分数最低的,每年春招过后高三部几乎人去楼空。
    别说七百分,五百分的同学都是百年难得一遇。
    段清让牛逼吗?
    那是必然,传闻市一中的校长下午就要飞奔来挖人。
    但同学们认为他最牛逼的地方是——他竟然跟楚嘉煜坐一桌,吃饭!
    楚嘉煜,六科总分二百分,来学校一个月就把上一个年级第一的脑袋按在餐盘里,还倒了点ad钙上去。
    据上一任年级第一说,楚嘉煜是嫉妒他。
    楚嘉煜也没有否认,反正见一次揍一次,次次不下狠手,但能把人恶心的三天吃不下饭。
    现在,新一任年级第一跟楚嘉煜在一张桌子上,很难不让人联想到之前的“犯罪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