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氏见闻录 第20节

      计划之所以是计划,就是因为时常赶不上变化。
    这不,变数很快就在谢府大门口候着了。
    “老爷,门外又来了一个和尚。”这回是门房直接回禀的。
    谢袭正头痛着里面这个和尚怎么处理,外面倒是又来了一个,他这儿又不是寺院,至于都往这儿扎堆么!
    “不见!”
    门房战战兢兢地的正要退下之时,却听谢袭又改变主意了。
    “让人进来吧!”
    他倒要看看,都是些哪儿来的野和尚,反正他们说的话,他是统统不信。事情演变成这样,少不得他要往福佑寺跑一趟,求见慧远大师,让他帮忙合一合安娘的生辰八字,也好洗去今日这个孤星之嫌。
    稍倾,便有一位身着红衣袈裟的僧人,徐徐走了进来。待来人走近了,其眉心一点观音痣,分外引人注目。
    谢袭激动的站起身来,忙上前几步,拱了拱手,“慧远大师,您怎么来了?”
    这是刚打瞌睡,便有人递枕头呀,来得太是时候了。
    慧远有礼地回着:“原是寻故人而来,倒是叨扰了。阿弥陀佛。”
    说罢,他便朝着那努力往人群中凑的慧觉温和笑道:“师兄,好久不见,别来无恙?”
    眼见是躲不过了,慧觉这才讪笑一声:“师弟,真巧。”
    这明显是久别重逢的师兄弟会面,难道这法号慧觉的和尚,真是出自护国寺?那他所言的安娘为孤星一事,岂不是也并非胡诌?
    若真是这样,安娘的一生岂不是就此毁了!
    不行,他谢袭偏就不信这个邪。
    安娘可是二弟留下的独苗,他这做大伯的,岂能眼睁睁看着她就此遁入佛门,就算是带发修行也不可!
    思及此,谢袭不禁开口相求:“大师,不知您可否帮忙算一人的生辰八字?”
    慧远却是专程为此事而来,想不到那看起来如铁石般冷硬之人,竟也有这等柔肠百转,特意将他从寺中拉了出来,只为了帮一个女子解围。
    他遂也顺水推舟的接下,“可是为了府上谢二小姐一事?”
    “正是,还烦请大师过目。”
    虽讶异于慧远的好说话,可这等好事难得一遇,谢袭自然是求之不得,也就爽快的将谢安娘的八字递了过去。
    慧远接过手,打开一看,眼中却是闪过一丝惊讶,咦,这生辰八字,可是贵不可言呐!
    不过,天机不可泄露,这等事他心里清楚便可,倒也没必要公之于众。
    “从八字来看,谢二小姐一生顺遂,命里或有小灾小痛,但也很快都会过去,谢施主还请放心。”
    嘴里虽是这么说着,可慧远心中却是默念了好几声阿弥陀佛,都说出家人不打诳语,他这话也确实没说错,这谢二小姐的后半生可不就是一生顺遂。
    只这前半生或有大风大浪,但只要避过了,从此便是海阔天空了。
    ☆、第32章 失魂
    不同的人,说出不同的话,到底谁的更加有信服力。
    毋庸置疑,自是在禹州城声名远扬,医术精湛的慧远更得人认可。
    只不过,同门师兄弟本应传承一脉,这合出来的生辰八字就算是有误差,也该是相差不远。可身为师兄的慧觉,却说出了截然不同的话,这又作何解释!
    谢袭犹豫再三,终是将疑惑道出口:“大师,何以慧觉大师与您所言相差甚远,这其中可是有什么误会?”
    既已确认慧觉却是出自护国寺,这语气自然是得缓和一些,他谢袭一向是个识时务的人,什么时候该怒,什么时候该笑,还是拿捏的准。
    “这……”慧远面带难色,似是稍有顾虑。
    闻弦歌而知雅意,谢袭托谢裘与吴老头帮忙照看一下场面,自己便将人带至偏厅。
    静谧的偏厅内,只谢袭、慧远、慧觉三人静立着,一众家丁俱是在门外候着。
    倒是慧觉眼见躲不过了,索性便将事情摊开了说。
    只见他一改先前持稳祥和的做派,朝慧远翻了个白眼,一脸无所谓的说道:“师弟,几年不见,你还是这么老好人!这有什么好为难的,不就是根本没学过什么八卦测算吗!吞吞吐吐的,至于么!”
    明明是被揭穿了,却一脸坦然自若,好似根本就不在乎这般做的后果。
    “你、你这和尚,好生狂妄!”也是气急了,谢袭也不想再客套了。
    懂得隐忍,并不代表就要时时隐忍,他指着慧觉质问:“我家安娘与你无冤无处,你为何要用如此阴险的法子害她?!”
    若不是看在慧远大师的面子上,他又怎会好声好气的站在这儿,定是要将此等恶劣之人扭送官府,打上几十大板再收押,就不信问不出来。
    “这你就要去问问谢大夫人了,她许是能说道一二。”平平淡淡的几句,慧觉便将幕后之人推了出去。
    谢袭初听这话,只觉惊天旱雷一个,砸在了他脚下,将他整个人都轰蒙了。
    他打心底里不愿相信,赵氏会有这等险恶用心!他还能不了解赵氏,以她的骄傲,向来是不屑与一个小辈过不去。要真看不过安娘,她定然早早就动手了,何必等到如今。
    谢袭狐疑的打量了眼慧觉,这和尚莫不是为了推辞,才胡乱攀咬的。
    慧觉却是直接将物证也拿了出来,“这白纸黑字写得分明,施主好生瞧瞧。”为防着被人推出去做炮灰,他一向行事谨慎,非得签了字盖了手印才肯干。
    要问他何以如此干脆的就供出了赵氏,一点职业操守也没有,这自然是因为他不傻。
    他不止不傻,还相当聪明,毫不犹豫的将赵氏推了出来,分担走谢袭的泰半火力,到那时,这夫妻俩撕逼大战,哪还顾得上他这个小小帮凶!
    再说,不是有师弟来收拾烂摊子么,他有什么好忧心的,反正师弟以前做这种善后的事,也不是一回两回了,早就业务熟练了。
    他还饶有兴致的猜想,不知这夫妻俩反目成仇的戏码,可会比戏文更加精彩?
    慧远在心底长叹一声,这么多年过去了,师兄显然还是没有放下。他年少之时,师兄就对他多有关照,如今却是轮到他来照顾师兄了。
    “谢施主,今日之事,实在是抱歉,贫僧在此代师兄向您赔不是了。”说着,慧远便双手合十的鞠了一躬,算是赔礼道歉。
    接着他便为难的看了眼谢袭,很是诚恳的开口请求:“不知贫僧可否先将师兄带回寺中,贫僧一定会严加管教,给谢府,也给谢二小姐一个交代。”
    这语气,倒像是自家熊孩子犯了错,家长上门给人赔礼道歉。只不过,这年序是不是颠倒了?
    谢谢却没心思关注这等细枝末节,只沉声道:“既是如此,谢某就不远送了。”
    随即便叫来了下人:“来人,送大师出府!”
    待这师兄弟二人走后,他只是无力的瘫坐在椅上,盯着手中的这张收据,沉默不已。
    这上面的字迹,是那么的熟悉,击破了他仅存的侥幸,二十来年的朝夕相伴,他又怎会不认得赵氏的字迹!
    好半晌,谢袭才扶着椅子,缓缓站了起来,打开门,一脸平静的问着:“夫人呢?”
    再说那赵氏,在安抚好了王家小姐后,便派身边的赵嬷嬷带人出去换衣服了。
    而且,她表面功夫一向不赖,在众人面前,做足了关爱小辈的姿态,更是亲自将怔怔的谢安娘送至甘棠院。
    这不算远的一路,谢安娘依旧沉浸在自己内疚的世界中,只是机械的迈着步伐。
    随从在一侧的云珰,想要搀扶,却被无意识的谢安娘抚开,只得小心翼翼的跟随着,脸上布满了忧色。
    此时的谢安娘,便犹如树梢还未绽放,就已凋零的杏花,充满了颓败感,似是认命了,就等着无情的春风,将其吹落。
    然而赵氏,却并未因此而收手,她只是稍稍缓了两步,状若无意的感慨:“可怜弟妹走得早,若是让她知道了,怕是得泪如雨下了。”
    谢安娘对此却并无反应,恍若未闻。此时,她脑海中却似是时光回朔,往事历历在目。
    一会儿,浮现十二岁那年,娘亲弥留之际,眼中泛着的泪光,里面蕴含着悲伤,也深藏着解脱,那瘦骨嶙峋的手,轻轻拂着她的脸颊,就好似是珍而重之的捧着甚么稀世珍宝。
    接着,又是八.九岁那年,娘亲搂着她,依靠在书房临窗的软塌上,有阳光透进来,笼罩在她们身上,她仰头向后望去,娘亲的面容在强光中晕开,已是模糊不清,只记得声音温柔如水。
    隐约地,还有小小的她,站在海棠树下,伸长着手,想要够到枝头那朵海棠,却因怎么努力也够不着,而在地上撒娇打滚时,被一双温暖有力的大手抱起,那是爹爹,她攀坐在爹爹宽厚的肩头,摘到了那朵明艳动人的海棠花,并别到了娘亲的鬓间。
    可最后,他们都渐渐远去,身形变得缥缈,她还来不及出声留住他们,还来不及让他们将她带走,一切,便随风消散了。
    爹,娘,你们等等女儿。
    .
    与深陷回忆的谢安娘不同,云珰却是暗自防备着。
    这赵氏,不知又要出什么幺蛾子,现在小姐意识不清,她可得好好保护小姐。
    久久未等来谢安娘的反应,赵氏不由回头望了一眼,只见谢安娘一向如盈盈秋水的双瞳中,此刻确是死水沉沉,掀不起半点涟漪。
    她继续惺惺作态的继续安慰着:“安娘呀,就算弟妹真是受你连累而死的,想必也不会怪你。为人父母的,就算子女再怎么有错,也是舍不得责怪的。况且,你命中带煞,又不是你的本意,你这孩子呀,还是要想开点。”
    “你住口!”
    却是云珰听不下去了,这些戳心窝子的话,真是哪儿痛专戳哪儿!这话里话外的,不就是将老爷夫人的死,都归咎在了小姐头上?!
    她就是拼了自己这条命,也必然不能让赵氏再肆无忌惮地说下去!
    “你这丫鬟,好大的胆,夫人说话,哪有你插嘴的份儿!”说着,跟在赵氏后头的大丫鬟,便将手扬起,一巴掌朝云珰呼了过去。
    却不料,落到一半,被人挡了下来。
    正是云珰一把捏住了那大丫鬟的手腕,反手扇了一巴掌过去,竟将人打得往后趔趄了几步。
    哼,她云珰什么都不大,就是力气大!来一个扇一个,来两个扇一双,谁也别想欺负她家小姐!
    “你这贱婢,竟敢如此目中无人!真是反了天了。”
    赵氏简直要呕死了,任她冷嘲热讽的,谢安娘就是没反应,真是一拳打在棉花上,毫无成就感。
    还有这刁蛮的小丫鬟,竟敢无视她的权威,给了她身边的大丫鬟一耳光,这不就是在间接打她脸吗!
    “还不将这贱婢给我绑起来!”
    “住手!”
    却是匆匆赶来的谢袭厉声喝住。
    赵氏怔了一下,很快又掩饰住自己的慌张:“老爷,您怎么来了?”不知他听到了了多少。
    谢袭并未做声,只是一个劲儿的盯着赵氏看,轮廓明明那么熟悉,为何他却觉得陌生了。
    “老爷?”
    长久的静默,使得赵氏心底泛起了一阵不安,她不由试探性的出声。
    “如慧,你还记得我们大婚之时吗?”
    赵氏心中讶然,这两个字,上一次从他口中念出,还是多久以前的事情了?有十来年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