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贵女生存手札 第38节

      冯氏也发愁这个,大夫虽说她胎像稳固,可冯氏不敢大意,毕竟她年纪也不小,这一胎必然要精心养着,后宅里能帮衬她的寥寥无几。
    芳姨娘看着精明,可肚子里没一点管事才能,韩姨娘倒是能搭把手,只是她性子柔软,容易被人糊弄,两个小姐年纪尚轻,管家理事也指望不上。
    冯氏思前想后,只能托付托付赵妈妈和汤嬷嬷,汤嬷嬷在皇宫摸爬滚打多年,苏府这点琐事,她必然能应付的来。
    只是冯氏还得问问汤嬷嬷的意思,人家没签卖身契,只是来府里教养小姐的,若不想沾手,冯氏也不能勉强。
    苏鸿良听了冯氏的主张,同意的点点头:“汤嬷嬷信得过去,你万事不必操心,先养胎要紧。”
    晚间苏鸿良留宿在了冯氏处,两个人盖着被对着脸儿,聊了许久,直到亥时将过,屋子里的油灯都还亮着。
    赵妈妈守在外面,心里焦急,心道老爷也一把年纪,应该不会不知轻重吧,忐忐忑忑等了许久,见没要水熄了灯,她的心才放回了原处。
    ☆、第80章 7.16|[]
    冯氏怀了孕,虽然不知道是男是女,可小衣服、被褥已经开始准备,还有七个月,时间充足的很。
    湘玉和湘莲商议,两个人打算做几个婴儿肚兜出来,算是姐姐的心意。湘莲的绣功比湘玉要好很多,湘玉选了料子图案,大红色喜庆,湘莲裁剪后,一针一线细细的绣制,中间是一个黄线绣成的“福”字,两旁加了花草的图案。
    冯氏的胃口不好,肚子里翻江倒海,一天得吐好些次,精神不佳,见到了两个女儿绣的肚兜,让赵妈妈收了起来:“你们也真是,费神绣这个做什么。”
    湘玉笑吟吟的坐到冯氏旁边:“反正我和六姐姐也是闲着,我没做什么,大多都是六姐姐绣的。”
    湘琪趴在炕头上玩娃娃,冯氏整日就是闲着休息,府里一应事务全权交给了汤嬷嬷,汤嬷嬷这下忙的脚不沾地,也没时间给湘玉她们讲故事听了。
    冯氏怀孕,苏鸿良破例在正院给冯氏设了小厨房,冯氏推辞说不合规矩,可老爷说行便行,晏二家的从厨房拨了一个厨子过来,这还不算,苏鸿良从外面酒楼里请来了一个大厨,是二十多年的老师傅,彼此知根知底,谈妥了银子,只需在府里伺候一年,等冯氏生产后,厨子还能回去。
    苏鸿良出的银子高,赶上他三四年的收入,自然忙不迭的答应了,冯氏胃口弱,吃食上一定得用心。
    到了三个月满,苏鸿良往京城里递了信,苏家、赵家、冯家都报了喜信。
    冯氏院子里设了小厨房,湘玉也跟着沾光,她常来冯氏这用饭,午后过来,一赖便是两三个时辰,冯氏也不撵她,汤嬷嬷有时立着回事,湘玉也在一边旁听。
    湘琪很乖巧,湘玉告诉她太太肚子里有了娃娃,让她一定听话,不要撞到湘琪。
    湘琪听话的点头:“我知道,奶娘嘱咐过我了,我一定乖乖的,不让太太生气。”
    湘玉叹口气,冯氏的人品她是信得过的,可湘琪还小,也到底不是冯氏亲生的,若她没有亲生的还算罢了,有了亲生的儿女,对湘琪的好不知道会不会打折。
    女先生和冯氏告了假,说家里的侄子要接她回家过年,冯氏允了,许她年后再过来,这样一来,她们每日便不必上课,上午的时间也空闲出来。
    到了冬日人都是懒懒的,湖南的冬天虽比不得北方那样雪虐风饕,可到底也寒风刺骨,湘玉平日里缩在屋子里,看看书打发时间。
    冯氏给湘玉送来两筐柑橘,数量太多她也吃不完,便分给了下面的丫鬟,婆子也有份,蔓草怀里抱着柑橘,和湘玉说道:“大母不在,我给大母留着。”
    湘玉笑道:“你不用留,汤嬷嬷的份我留下了,不过我要吩咐你一个差事,若是办好了,我再赏你这些。”
    蔓草得了吩咐小跑着出去,采薇过来担心的说道:“蔓草性子急躁,小姐怎么派她去了?”
    湘玉冷笑:“你能扯下脸皮去争辩吗?”
    采薇一愣,摇摇头,那她还真的做不出来,平素让采薇吵个架都难。
    蔓草站在湘雪的院子,琢磨着小姐告诉她的话。
    湘雪这半个月,隔几天便会派丫鬟来找湘玉,翻来覆去就是那几句话:“七小姐和咱们小姐是一家姐妹,如今三小姐被关禁足,她已经醒悟,希望七小姐在太太老爷面前美言几句,让三小姐早日出来。”
    湘玉每次听的都头大,后来索性不让人进来,湘雪真以为自己和她姐妹情深了?当初她和万姨娘那么阴险的陷害冯氏,以为随随便便就能掀篇?
    湘玉可以不搭理,但心里憋了一口气,她吃了一个柑橘,酸甜润喉,且看蔓草的了。
    蔓草是抱着一只兔子出去的,到了湘雪院子门口把兔子一放,它机灵的蹿了出去,蔓草在院子门口张望,见院子里的丫鬟出来,拉住问:“七小姐的兔子跑进去了,我得进去找找。”
    对方是去厨房拿午饭的,她们院子里的饭菜向来一般,主子的还好一些,轮到她们这些下人,比以往打了四五分的折扣,烦躁的说:“去里面捉吧,只是三小姐在思过,别惊扰了她。”
    蔓草应了一声跑了进去,院子开阔,根本寻不见兔子的影子,杏雨皱着眉赶人:“你怎么进来了?别惊扰到小姐。”
    失势了威风还不小,蔓草叉着腰:“我怎么不能进来,七小姐的兔子跑进来了,我来寻它。”
    杏雨叫两个丫鬟过来:“都快帮着找找,找到了赶紧出去。”
    蔓草一边找一边喊,屋子里的湘雪听到了,放下了手里的书,问了一句:“外面什么动静?”
    杏雨走到窗户根下,隔着窗户回道:“回三小姐,是七小姐院子里的蔓草过来了,她说兔子跑进咱们院子里,过来寻兔子的。”
    湘雪心下一喜,她已经是许久没见人了,自从爹爹下旨让她禁足,搬到新府邸,这处罚也没变。
    谁也不知道她的心有多煎熬,从养尊处优到门庭冷落,其中的落差太大。她开始本以为,七妹妹最没主意心也软,使劲磨磨她,也许能替她说上几句话,谁知道她连面都不见。
    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她诗句读的不少,可一点用处都没有,到了现今,竟然还不如整日做菜蒸米的湘莲!
    她清清嗓子:“让蔓草进来回话。”
    蔓草怯怯的走进来,给湘雪行礼,湘雪眼下乌青,可见睡的不好,屋子里用的还是上好的银炭,一进来暖烘烘的烤人,似乎除了不能外出之外,一应供应和平时差别不大。
    蔓草再往桌子上一看,果盘里摆着苹果、樱桃、牛奶蕉等当季水果。湘雪客气的说道:“听说你是汤嬷嬷的干孙女,汤嬷嬷身份不凡,可见你一定是一个中用的,平时在妹妹房子,也是一个能进屋的一二等丫鬟吧。”
    蔓草没抬头,规规矩矩的回道:“回三小姐,奴婢是负责洒扫的三等丫鬟。”
    “哎呦,怎么才是三等呢,我可得替蔓草你不值了,按照你的资历,升迁到二等丫鬟才对。”
    杏雨进来端上奶茶:“现在我们小姐禁足,也没什么好茶叶喝,这有一杯奶茶,妹妹尝尝,正是刚刚主子说的那样,妹妹你聪慧可人,做三等丫鬟真是可惜了。”
    湘雪继续附和:“可不是吗?只是我现在不像以前,不然蔓草在我这,一等丫鬟也是能做得的。”
    蔓草不动声色的听着主仆二人一唱一和,她虽然单纯,可是并不蠢,简单分析分析也知道是要拉拢她。
    湘雪见说的也差不多,外面丫鬟进来回禀说兔子捉到了,蔓草这才回去。
    事态的发展和湘玉预料的不一样,本来湘玉是想让蔓草去帮忙出口气,杀杀湘雪的架势,其他丫鬟脸皮薄,也只有大大咧咧的蔓草战斗力最强,大不了出事她兜着,不然整日光受窝囊气了。可到了小院,,蔓草话还没来得及说,湘雪怎么挖起墙角了?
    蔓草站着剥柑橘,含糊说道:“小姐放心,我对小姐坚贞不渝,断断不会出卖小姐的。”采茶就差捂住蔓草的嘴了:“好妹妹,成语不要乱用,是要惹笑话的。”
    采茶对着湘玉问道:“小姐你说,三小姐到底是什么意思,难不成是要拉拢蔓草做事?”
    湘玉慢慢的想了想,否定了采茶的意思:“不太可能,湘雪没这么傻,蔓草到底是我的人,还有汤嬷嬷这层关系,她如果倒戈,从湘雪那里得到的,不会比我这儿还多,以前的秋白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那这样就很难琢磨了,她费尽心思和蔓草说了一阵子话到底是为何。
    湘玉头疼,之前采薇还和她说,上次去正院拿东西,发现苏老爹的意思有松动,没准突然就会把湘雪放出来了。
    若湘雪真心改好,以后老老实实的过日子,过往一笔勾销也未尝不可,可按照目前的架势,她若是出来,心里憋了一口气,真怕会出幺蛾子,冯氏现在怀着孕,可没心思去应付其他的。
    湘玉嘱咐了一句:“蔓草你多多留意,若下次三姐姐再找你,你随机应变,之后再来禀告我。”
    蔓草一根肠子通到底,忐忐忑忑的站在院子门口等汤嬷嬷,汤嬷嬷回来天都黑了,她上前拉住手:“大母,我有事问你。”
    蔓草最信任的人莫过于汤嬷嬷,二人名义上是祖孙,感情上亦然,听了蔓草的陈述,汤嬷嬷没当回事:“你在小姐身边伺候,这才是三等呢,以后成了贴身的,往你身上打主意的人多了去了,光凭着忠心可不成,还得有给主子分忧的本事,不能拖累主子。”
    蔓草认真的听着,打了个哈欠,汤嬷嬷忙了一天口干舌燥,喝了半壶茶又说道:“比如今天之事,肯定还有后招,三小姐不是一个鲁莽的人,你就要替小姐筹谋妥当,如今太太孕中不理事,三小姐蠢蠢欲动,既然找到了你的头上,你硬着头皮也好,主动应付也罢,都不能退缩。无论是宫里还是府里都是一个道理,想出头,想出人头地,就得有让主子赏识的本事,你虽然是我的孙女,可也不能完全依仗我。”
    汤嬷嬷也不是进宫就得到皇后娘娘垂青的,开始她不过是一个小宫女,从伺候太妃开始做起,一点点的熬资历,后来分到了皇后娘娘那,凭借着自己的机智和忠心,替皇后娘娘扫平了前面的障碍,才获得了皇后娘娘的信任,。
    蔓草一下子豁然开朗:“我明白了,谢谢大母。”
    蔓草暗下决心,总不能,一辈子都当三等丫鬟啊。
    ☆、第81章 7.16|
    湘玉晨起刚洗漱完毕,重宇风风火火的闯进来:“七姐姐,小舅舅找你,说让你去垂花门那。”
    湘玉摸摸重宇的头:“你刚刚去大哥书房了?”
    重宇重重的点着头:“嗯,我把写好的作业拿去给大哥看,正好碰到了小舅舅。”
    也不知道赵承进找她何事,湘玉换了一身衣服,带着采茶过去,赵承进等在了树下,看见湘玉过来,眼神焦急的问道:“湘玉,我听重秉说你那有好几本关于各省风土人情、人文类的风俗书,你拿来我瞧瞧。”
    赵承进平素看着桀骜不驯,可此刻透露出些许的焦躁,看他鞋上、衣角沾满灰尘,像是走了远路,这几日他都没在府里,也不知去了哪里。湘玉回道:“这个简单,我让采茶去给你拿。”
    说完转身吩咐采茶:“我的书在哪你都清楚,就是书架上右边第二层的四本,你拿过来。”采茶应声快步回去取。
    湘玉往前走道:“咱们也别站着了,我大哥那可是有上好的花茶,听说是从外面买的,咱们去尝尝。”
    一进苏重秉的院子,丫鬟、小厮各司其职井然有序,说话都是低声慢语,整个院子一片安静。
    苏重秉端坐在书房里温书,离乡试还有半年,他像上了弦的钟一样牟足了气力。湘玉也没打扰他,和赵承进坐下,低声问道:“小舅舅要这个作甚?”
    赵承进也没瞒着湘玉,灌了一口冷茶说道:“我这几日去了旺苍县找寻《新晋遗史》,那户人家果然已经搬走,问了身边的邻居亲朋,只是说走前一个字没留下。”
    这和管她借民俗书有什么关系?
    赵承进露出一个了然的眼神:“我经过打探,发现那家人是摩西族人。”
    湘玉恍然大悟,原来小舅舅为的是这个。蜀地少数民族众多,像回族主要居住在青川苍溪,旺苍县混居着汉、羌、彝、藏、回等民族,那家人是以前搬过来的,既然搬走,很大的可能性是回到了摩西族的聚集地。
    可是小舅舅管自己借书也说不通啊,他是奉圣上的旨意办差,管当地的衙门借当地的地志看看便一清二楚了,何必舍近求远呢。
    赵承进捏着茶杯,用了好几分的力气,冷冷的说道:“我自然也想到了,只是当地的官员百般阻挠,借口颇多,我见不到地志。”
    那看来是朝廷有人已经授意,不希望赵承进找到《新晋遗史》,设置了阻碍。可湘玉也不确定她这书里会不会出现摩西族相关的描写。
    这几本风俗书她没仔细看,更多的时间去看话本里的佳人了,采茶喘着气过来,递上了书:“小姐,都在这里了。”
    赵承进取过书,一页页仔细的翻看,湘玉也没闲着,捡了一本拿着看。
    翻书很耗费精力,大概过了一个多时辰,湘玉觉得自己的眼都要花了,古代印刷的字体很小,加上字体她不熟悉,连个标点符号都没有,读起来更费劲,她半本还没看完,再一瞧赵承进,已经扫了两本书,真是神速。
    过了一会儿,听到赵承进惊喜的说道:“找到了!”他指着一行念道:“摩西族,多群聚,凉山州盐源、木里县为其聚居地,族人使用东巴象形文字,信奉东巴经……”
    湘玉问道:“那小舅舅你准备怎么办”
    赵承进沉思了一刻说:“现在只能动身去碰碰运气了,情况不算太好,摩西族最大的聚集地是在云南,但愿他们还留在蜀地,这样还能好寻一些,若真的回了云南,就无异于大海捞针了。”
    皇差多艰难都得办,赵承进没耽误,大致研究了一下地图,这时候苏重秉也走了过来,和赵承进讨论了一番,说道:“我跟小舅舅一起动身吧。”
    赵承进皱皱眉头:“你别添乱,快要乡试的人了,还是留在家里读书最妥当,再说这一趟也存在风险,你不要掺和。”
    苏重秉反问:“既然知道有风险小舅舅还去?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也想长长见识。”
    这事赵承进可做不得主,待到了苏鸿良放衙归家,苏重秉把想法和苏老爹一提,难得的是苏老爹竟然没有阻拦,摸了摸自己不长的胡须:“为父不阻拦你,男儿顶天立地,不能总圈在四四方方的天地,你如今也十二岁,身量不比为父矮上多少,跟着你舅舅历练历练也不错,机会难得,只是出门在外,万事小心。”
    苏老爹赞同,反倒是冯氏忧心,冯氏因为怀孕有些浮肿,托着肚子来前院找苏重秉,给他带了几个防蚊虫的香囊:“你跟承进拿着,蜀地蚊虫比咱们这还多,还有这些银子,出门在外银子得多拿。”
    苏重秉往回推了推:“香囊我收下,银子便不要了,爹爹已经给了我一些。”
    冯氏瞪了他一眼:“你平时有什么进项?无非就是每个月的月例,买书交际还怕不够用呢,你爹爹是你爹爹的心意,我的你也揣好。”
    冯氏忧心的问:“就不能不去吗?承进是背负了皇差,你安心在家温书准备考试多好?”苏重秉耐心的和冯氏说:“这是一个好机会,我也想出去涨涨见识,这些经历在书本里学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