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节

      你这样想可就不对了。苏昌志就严肃地批评他道:在其位谋其事,这是你的工作,也是你的职责。不论领导是否会听,你都应该尽到自己的努力。再说了,咱们党向来都是开明和民主的,谁搞一言堂,搞打击报复,上面也是不会坐视不理的。只要认真努力,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
    钟盛山心头不由就有些鄙夷,这话说得轻巧,可实际工作中,哪有那么容易?不过却也装着一副受教的样子,说道:苏主任您来了,也觉得有主心骨了。还请苏主任您放心,以后在环保局里,一定兢兢业业,替你管好环保局,不会让张洪伟肆意乱来的。
    苏昌志笑了笑,拿起茶杯喝茶。
    钟盛山的这句替自己看好环保局,让他很是满意。这年头一朝天子一朝臣,既然环保局是自己分管的一亩三分地,他当然要换上听话的自己人,要不然如何掌控?张洪伟不识趣,非要和林辰暮一条路走到黑,那也就别怪自己对他不起了。
    而只要投靠过来的人得到好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他相信,很快就会有更多还在观望的人涌过来,在他周围抱成团,形成一股巨大的力量,甚至可以左右时局的力量。
    今天的这个钟盛山,很对他的胃口,相较而言,比招商局的副局长罗建留下的印象还要好。罗建这个人表现得太过于精明了,甚至很能揣测他的心思,可为官者,却往往不喜欢自己的心思被下属猜透。这也是他不喜罗建的原因,不过现在是用人之际,许多事情,却也不得不依赖于罗建。
    用过餐,服务员送上香茗,两人又喝茶聊了一会儿,这才散了饭局。钟盛山殷勤地要送苏昌志到车场,可刚走出几步,一旁的包厢门推开,几个人说笑着出来。
    钟盛山的目光落在其中一人身上,不由就呆住了。
    苏昌志的目光也是不由微微一变。他做梦也没想到,在这里居然能碰得到林辰暮。而看着林辰暮身旁的时钰和唐凝,他有一种被刻意冷落和排斥的感觉。
    呵呵,苏主任也来这里吃饭?还是林辰暮主动笑着问道。
    是啊,你们这是?经过最初的失态后,苏昌志也故作镇定地问道。
    呵呵,这不是时书记要走了吗?所以大家自发来给时书记饯行,也趁机聚聚。
    苏昌志闻言心头不由大喜,时钰总算是要走了,这坚不可摧的铁三角如果不拆散,那他在管委会根本就连一点话语权都没有。弄走时钰只是第一步,慢慢的,他迟早会和林辰暮分庭抗争,甚至很快就会将话语权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上。
    这种事怎么不叫一声?要不然,定然要来敬时书记一杯。苏昌志就笑了笑,又转过头对时钰说道:时书记,还没恭喜你呢!其实挺遗憾的,刚来,都还没机会向你好好学习,你就要高升到市里去了。
    时钰就笑眯眯地对他说道:谢谢苏主任了。这高新区活力四射,需要你们这些年轻人去努力建设它,老了,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以后就看你们的了。不过相信,有林书记的英明领导,有唐主任和苏主任的能干,高新区一定会发展和建设得很好。
    时书记客气了。苏昌志一听到时钰将林辰暮置于他头上,心里就不爽,什么叫林书记的英明领导?没有他自己能干得更好。想着自己所干出来的功劳都有林辰暮的一份,他心里就像是不小心吃进了苍蝇般恶心难受。
    而钟盛山站在苏昌志背后,只觉得林辰暮的目光,似乎时不时地从自己身上扫过,就觉得浑身如芒在背般难受,恨不得地上有条缝能钻进去,就仿佛是做错事的孩子被逮了个现行似的。实在躲不过去了,才嗫嚅道:林书记、时书记、唐主任你们好
    不错,他是想走苏昌志的路子,可并不代表他就作好了直面林辰暮的准备。林辰暮雷厉风行的拿下孙奕昱,在他心里留下了极深的阴影,想起来都不由觉得心悸和后怕。他很难想象,接下来自己会面对怎样的风暴?
    而看着张洪伟临走时投过来的目光里闪烁的厉芒,钟盛山反倒是沉下心来了,破罐子破摔,反已经这样了,有什么好怕的?这年头,没有付出哪有回报?
    第一百六十章检讨
    十月初武溪市委常委扩大会议上,组织部长柯平就这次震惊省内外特大交通事故作着深刻检讨。**被批准列席会议市委委员中,许多都曾经是柯平一手提拔起来,最不济也和他保持着良好关系,此时看着柯平满脸沉痛作检讨,大家都面无表情,低着头不知道在琢磨什么。
    杨卫国想就是这种效果,他慢条斯理喝着茶水,扫了眼一言不发乔瑞华,心里舒畅了许多。
    乔瑞华是前两天刚上任,而当天晚上就去拜访了杨卫国这个班长。他是从瑞江调来,以前和杨卫国并没有任何交集,不过两人对于彼此都有所耳闻,尤其是得知以后搭班子了,更是彼此进行了一番极为详尽了解。
    两人谈了些什么没人知道,不过大约一个小时之后,是杨卫国亲自送乔瑞华出来,这在市委家属大院里见到人不少。两人着笑着,看起来关系很是融洽似。不过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但凡一二把手之间就没有真能和谐相处。经过短暂蜜月期后,斗争是不可避免。而其他人也或多或少会被卷入其中,难以置身事外。
    乔瑞华不动声色,却观察着四周一举一动。杨卫国坐在中间位置上,虽然没有半句话,但乔瑞华都能从四周常委反应中,深切感受到,此时杨卫国就是这次常委会中心,所有人目光都有意识无意识地都朝着他看过来。
    因为我疏于对身边工作人员严格求和管教,致使司机李祥斌法律意识淡薄,最终导致了这起极其严重交通事故,在这里,我有不可推卸责任,也向车祸中受伤和死难者及其家属致以最真切歉意
    柯平检讨言辞恳切,语言之间也充满了深深自责,看着他那满脸沉痛,不了解人还真会被他这番深刻检讨所打动。
    李祥斌被高新分局抓捕后,态度还极为嚣张,对于自己行为是矢口否认,并认为是高新分局警察公报私仇,刻意栽赃嫁祸。可当时车祸所发生场景,不仅是被路口监控记录了,事后在清理事故车辆时,也在第一辆追尾水泥罐车,整个车身几乎都变形了小车上找到了所安装摄像头,上面更清晰地记录了当时发生一切,就连肇事车辆号牌都清晰可见。
    在如山铁证面前,李祥斌终于不再负隅顽抗了,不过却也将所有责任全都揽在了身上,声称当时柯平和苏昌志在车上谈论工作,并不知情,闯红灯完全是自己法律意识淡薄,也没有想到会惹出这么大事来,现在是追悔莫及。
    不过即便如此,柯平作为李祥斌领导,还是难辞其咎,经过省里研究决定,给予他行政记过处分,并他在武溪进行公开深刻检讨。
    得知这个消息后,柯平那悬着心终于是放了下来。公开检讨是有些丢面子,可相较头上官帽子来,这又算得了什么?
    柯平检讨完成后,现场沉寂了片刻,没有人话,大家都低着头,有拿着杯子喝茶,有拿着笔在笔记本上专心地记录着什么,有似在沉思,不过所有人余光却都停留在杨卫国身上。这次省里处理意见,可谓是高高举起,又轻轻落下,无疑是对杨卫国狠狠一记耳光。
    杨卫国能沉得住气吗?
    就在众人胡乱琢磨时候,杨卫国轻轻放下手中杯子,叹了口气道:看来平同志深刻认识到了自己错误,亡羊补牢,为时未晚。这也好体现了我们党有错必改信条和光荣传统。大家怎么看,都吧?
    会议室里沉寂了一会儿,邓全忠就笑着道:我也觉得柯部长检讨很深刻,就连老人家都了,有错就改,改了就是好同志。事情发生,有其必然性,也有其一定偶然性,我倒是认为不能将所有责任都推到柯部长身上,这是很不负责任行为。翔龙大道车流量那么大,为什么高新区方面就不能增派警力,维护和疏导交通呢?为政者,不光是能够妥善解决已经发生问题,更能够防患于未然。
    他这么一发言,整个会议味道就有些不一样了。
    傅泽平就皱皱眉头,不悦地道:邓市长有些跑题了吧?现在是柯部长问题,而不是高新区问题。
    贺国洪就笑着帮腔道:这不是探讨问题吗?柯部长问题是问题,高新区问题也是问题,既然到了,倒不如一起沟通沟通。许多事件其实并不是孤立,不能光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徐杰放下手中材料,他目光轻轻扫过邓全忠和贺国洪,笑着道:高新区事情我们在下一个议题中会有提到,大家不用心急,还是先解决好柯部长问题再,饭也一口一口吃嘛,心急可吃不了热豆腐。
    哦?贺国洪和邓全忠不由就是一愣,柯平眼神里也闪过一丝惊疑。按理,常委会上有哪些议题,都是事先书面通知各个常委,怎么就不知道这次还有高新区事情?难道,杨卫国又想搞什么突然袭击吗?
    不过惊疑归惊疑,常委会原本就是杨卫国掌控,他什么时候开就什么时候开,他讨论些什么议题就讨论些什么议题,其他人,即便是二把手,最多只有建议权力。也就是,就算杨卫国搞突然袭击,大家也没办法。
    他们相互看了一眼,心里不由都提高了些警惕。
    乔瑞华皱起了眉头,喝茶水速度渐渐慢了下来。他刚来,许多情况还不了解,更多时候只能是多听多看,而不妄下论断,以免贻笑大方,有损自己威望。
    许多时候,不表态其实也是一种鲜明态度。
    这时,纪委书记崔勇轻轻咳嗽了一声,将众人注意力都集中过来后,才面无表情地道:古人云: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次事件给我们大家都敲了个警钟,就是时刻都严格求身边工作人员,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其实,大家是不是也应该反思一下,身边工作人员为什么会如此嚣张跋扈,无视法律法规?无视执法人员?其中是不是也有自己纵容因素?是不是自己平日里言行举止,对他们造成了一定影响?崔勇过后,人大主任计荣德发言就更为尖锐了。
    人大主任,许多时候都是由市委书记兼任,不过杨卫国来武溪也才半年,人大主任还是由计荣德担任。这或许也是省上对杨卫国权力一种制衡。
    计荣德不仅是武溪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同时还担任西陉省政府秘书长、党组成员,省政府办公厅主任、党组书记。他话,不仅代表着人大意思,许多时候甚至还有省长意思,因此,任何人对于他所话,都没有敢轻视。
    计荣德之后,其他人也纷纷跟着表示,从这次事件中吸取教训,严格求自己,严格求身边人,杜绝此类事件再度发生。
    眼见这件事情就盖棺定论了,杨卫国就盖上茶杯盖。当一声脆脆低响,大家就都知道杨书记发言了。
    杨卫国有力地挥了挥手,道:既然大家认识都统一了,我看就照此下发通知,求各级官员干部必须以身作则,严格求自己,没有特殊情况不搞特殊化,不享受特权,以后像什么警车开道之类事情少来。还有,崔书记,你组织人员搞个监督考察小组,随时随地对我们干部工作作风问题进行调查,一旦发现有类似摆官老爷架子,不遵守法律法规,败坏我们政府和干部形象,严惩不贷。
    崔勇面无表情点了点头。
    柯平脸色就有些不好看了,杨卫国分明就是想揪住这件事不放,把事情往大了搞。事情传得越快,市里动作越大,自己就越是颜面无光。可自己原本就犯了错,根本就没有话份儿,而贺国洪和邓全忠也不好什么,只好捏着鼻子受了。那点好心情,顿时也是烟消云散。
    自始自终,乔瑞华都没有任何发言,不过他却是通过这次会议仔细观察着杨卫国一举一动,就仿佛在观摩一个和别人过招武林高手一般,一招一式全都记录下来,以便研究能否找到破解办法。
    市委常委扩大会议,虽然是为了批判柯平,但又绝对不会开成柯平批判大会。市委办公厅准备了几项比较重议题,例如市委秘书长徐杰就提出了将高新区管委会升格为处级机构提议。
    提议刚出来,傅泽平首先表态支持,他更是提到了现在许多地方高新区全都是处级机构。而且现在高新区,发展可谓是一日千里,随着英特尔等国际知名大公司,大企业进驻,为了更好服务和发展,升格是必然趋势。
    第一百六十一章放卫星
    傅泽平之后,其他人也纷纷表示了支持。高新区升格对各方面来说都是皆大欢喜的事情,即便有些人不满林辰暮,可或多或少也有亲戚朋友或下属在高新区任职,这是挡了人家的进步的路子,是会被人骂娘的。
    几乎等所有人都说完之后,杨卫国扭过头来问乔瑞华:乔市长,你觉得呢?
    乔瑞华不由就有些苦笑。
    他当然知道,高新区升格对于在座的各位来说,无异于一次利益均沾的大好事,可真严格说起来,最大的受益者却是林辰暮。二十多岁的处或许某些中央部委或省直机关里也有,但二十多岁的处级地方实权一把手,那就真的有些令人惊骇了。他算是比较幸运的了,被苏宏远相中,一步步走到今天,已经是许多人嫉妒眼红的对象了。可真和林辰暮比起来,也黯然失色。
    但现在的状况,根本就由不得他反对。先不说高新区的升格原本就是苏昌志下来的主原因之一,在坐的所有常委及委员也都几乎能从中受益。自己硬反对,不仅是于事无补,反倒是会站立在所有人的对立面,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只有傻子才会去做。
    而杨卫国选在这个时候征求自己的意见,看似是尊重自己,可实则却有些居心叵测啊!
    拿定了主意,乔瑞华就笑着说道:我初来乍到,按理说是没有发言权的,不过如大家所说的那样,作为一个国家级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对我们武溪的发展有着极大助力作用的窗口和试验田,副处级确实有些小家子气了,也显不出我们对于高新区的重视和关注。所以,我同意市委的决议。
    他这话听起来没什么,可只仔细琢磨琢磨,其中的滋味就出来了。他同意的是市委的决议,而不是高新区升格这件事,所以即便以后有什么问题也和他无关,他只是服从大局罢了。
    在坐的各位几乎都是人精,当然能够品出其中的味道,对这个新上任的市长,似乎也多了几分直观的认知和了解。
    不过杨卫国似乎并没有想那么多,而是笑着说道:既然大家都没有意见,徐秘书长,就麻烦你起草和准备相关的资料,上报到省里去,尽快将这件事情落实下来。同时,也叮嘱高新区的领导干部,这级别是给他们上去了,他们的工作成绩也相应上去,这才不辜负我们的期望。
    邓全忠也笑眯眯地说道:是啊,根据刚刚统计出来的数据看,高新区前三季度就已经超额完成了全年的指标任务。我看,还有很大潜力可挖嘛。加之现在市委市政府不仅是给他们配备了最强的干部队伍,还全体原地晋升一级,给了他们更广阔的平台,明年的任务指标是应该有些大幅的调整了。
    会议室里落针可闻,众人看着邓全忠的目光都有些复杂。他这几乎是把高新区的主领导干部,尤其是林辰暮放到了火上烤。大幅调整,多少任务指标才算是大幅调整?如果到时候完不成呢?是不是林辰暮这个党工委书记兼管委会主任就不合格?
    傅泽平眉头皱了皱,刚开口说话,杨卫国却笑着说道:呵呵,看来还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啊。高新区的林辰暮也是这样认为的,这是他们高新区自己制定出来的任务目标,大家看看,算不算是大幅调整了。说话的时候,目光还意味深长地看了邓全忠一眼。
    邓全忠微微一愣,不由就有些尴尬,晒然笑笑,就端着杯子喝水,神色有些不自然。
    徐杰就将事先准备好的资料,分发给所有人,包括列席参加会议的市委委员们。
    众人接过来一看,不由都忍不住惊呼起来,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只见上面白纸黑字地写着,高新区下一年度引进外资的目标为亿美元,引进外地资金的目标为亿元,比起今年整整翻了两番还多。更关键的是,还特地注明签约项目的履约率达到100%。
    100%是什么一个概念?那也就是说,但凡签约项目就不能有流产的。而当下全国各地的招商引资潮中,许多看起来很吸引眼球的招商项目,举行过盛大的签约仪式,被媒体争相报道后,往往又在进一步的操作中胎死腹中,只不过是镜花水月罢了。只不过报喜不报忧,许多群众不知道罢了。
    这一连串的数字,给众人的第一感觉就是放卫星。如果高新区明年的任务目标真能完成,那也就是说,明年一年的招商引资金额就已经超过了高新区成立以来的累计总额,这可能吗?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的,除了惊愕之外,更多的还是觉得,高新区的负责人是不是都太年轻了?怎么做出的事情那么不靠谱?
    饶有兴致地看着手上的数据,乔瑞华也不由琢磨起林辰暮这个人来。他没见过林辰暮,不过自从老领导搬来武溪后,他耳边听到最多的,除了杨卫国之外,就是这个林辰暮了。这让他还没有来武溪之前,就对这个年轻的干部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以乔瑞华的直觉,杨卫国既然敢将林辰暮推上高新区一把手的位子,林辰暮就绝对不会是个如此不靠谱的人,他能抛出这么一份看似几乎不肯能的任务目标来,肯定有自己的全局打算和把握,否则不会将自己陷入不利和被动的境地。
    可他也想不明白,在武溪这么一个西部城市,林辰暮凭什么敢定下这么高的任务?他难道就不怕骑虎难下吗?至少说,换着是自己,绝对没有这种魄力和胆识。
    当真是后生可畏啊!乔瑞华不由就有些感慨。
    倒是傅泽平笑着说道:英特尔公司一期工程就差不多投入4亿美元,看来这个目标虽然巨大,不过有英特尔公司垫底,应该也差不了多少。
    众人一听,也不由露出了豁然开朗的表情。是说嘛,有英特尔公司的巨额投资,难怪高新区底气十足,敢放这种卫星了。
    柯平面无表情地看了邓全忠一眼,那意思自然是不言而喻。
    邓全忠见柯平看自己,不由就低下头去,心里也有些窝火。原本是想挤兑一下林辰暮,让他下不来台的,哪晓得林辰暮居然搞出了这么一手,自己一头不偏不倚地好撞上去,反倒是成全了他。
    贺国洪却是笑着说道:小林书记和高新区今年来的工作确实做的不错,尤其是排除万难,将英特尔公司争取到咱们武溪投资建厂,极大地提升了我们武溪在国内外的知名度,成绩斐然
    众人不由就觉得有些惊讶,以前贺国洪总是看高新区不顺眼,这里挑刺,那里找毛病的,怎么今天反倒是替林辰暮和高新区说起话来啦?难不成吃错药啦?
    念头刚起,却又听他抑扬顿挫地说道:不过众人这才相视而笑,果然如此,戏在后头呢!
    成绩都是以前的,辉煌也只属于过去,我们总不能躺在以前的成绩上睡大觉吧?高新区发展,就有不断突破自我的动力和信心,我也相信,在小林书记的带领下,高新区一定能够再创佳绩
    话还没说完,杨卫国就有些不耐烦地打断他道:好了,这些空话套话就不用说了,高新区明年的任务目标,下来会有专门的部门来进行研究确定。不过,大家有人觉得高新区自己提交上来的目标低吗?如果我们在坐的认为这个目标低了,自己或是他所推荐的人能够完成更高,那没问题,立下军令状,我可以立刻将林辰暮撤了,让他来干这个高新区的一把手。
    说到这里,他目光充满了压迫性地看了众人一眼。
    众人都不说话了,虽然他们都对高新区一把手的位子垂涎不已,可想想那近乎天数字的任务,心里不由又有些打鼓。即便英特尔解决了4亿美元的外资引进,可外地的300多个亿的资金呢?这又不是300多万,随随便便找个银行就能搞出来。
    可这时,却响起一个不合时宜的声音:那如果明年高新区完不成任务呢?
    众人转头看过去,说话的是列席会议的市委委员,中云区区委书记郑向东。
    作为列席会议的市委委员,按理说是只能旁听,没有发言权的。不过郑向东似乎对杨卫国偏护林辰暮有些不满,就忍不住出声道,不过话说出口后,他不由又有些后悔。麻痹的,这不是没事找事吗?得罪了杨卫国,以后还能有好日子过?
    作为老牌的区委书记,郑向东自然看不惯比自己儿子还小的林辰暮几近和他平起平坐,尤其市里大力发展高新区,许多政策和资金都向高新区倾斜,厚此薄彼下,他对高新区更是多了几分不满和抱怨。
    而和他有着相同想法的还不在少数,他们奋斗了几十年,却被林辰暮轻而易举赶上,心里自然不舒服,连带着也就迁怒到了高新区身上。
    郑向东说话之后,会场里就响起了窸窸窣窣的议论声。就让市委秘书长徐杰脸色有些不好看了,就拍了拍面前的麦克风,厉声道:安静,都别说话了。强调了几次之后,众人这才停住了交头接耳。不过目光都汇集在杨卫国身上,想看看他会如何回答这个问题。
    杨卫国看了众人一眼,然后色说道: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大家,林辰暮也立下了军令状,如果明年的任务完不成,他就引咎辞职。
    这话一出,顿时就像是抛下了个炸弹,震得众人是目瞪口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