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节

      黄国斌琢磨了一下,说道:“不会吧,不是林书记让咱们来的吗?”
    “可咱们就这么空着手就来了,会不会不太好?”
    黄国斌一听,也不由心头一紧,可不?哪有去领导家就这么空着手的?接到电话后,自己满脑子都在琢磨林书记这么晚了找自己会说些什么,怎么把这茬给忘了?
    “那现在怎么办?”黄国斌艰难地吞咽了一口口水,满心苦涩地问道。虽然他平日里最痛恨的就是那些送礼的,可真到自己了,又觉得实在太过于失礼了。
    阎伟斌也是一脸懊恼地说道:“还能怎么办?先这样吧,下来再说。”进都进来了,总不能又出去吧?也只能见机行事了。
    不过,有着这么件事,两人的心里不由都多了点阴霾,就连接到林辰暮电话的那种兴奋和喜悦,也被冲淡了不少。
    “呵呵,说什么呢?”林辰暮一边擦拭着还有些湿漉漉的头发,一边从楼上走了下来,身上穿的也是素雅的家居服,看上去比平日里更显年轻不少。
    “哦,林书记!”两人连忙站起身来毕恭毕敬地向林辰暮问好。林辰暮如此不见外,显然没把他们当初外人,两人心里都是乐滋滋的。要知道,不是每个人都能有幸去领导家里汇报工作,更不是每个人都能够见到领导如此生活的一面。
    “等久了吧?”林辰暮放下毛巾,笑呵呵地走过来和两人握手,嘴里还说道:“芸珊也是的,你们来了都没给我说一声。”
    “没有,我们也刚到,刚到。”阎伟斌满脸堆笑地说道,心道,林书记的称呼那么亲昵,两人肯定是情侣关系了,还好刚才没有怠慢。像林书记这么年轻有为的人,也只有刚才那个漂亮姑娘才配得上。
    “呵呵,这个时候把你们叫来,都没吃饭吧。来,咱们边吃边聊。”
    “不,不用,我们都,都吃了。”两人虽然都有些饥肠辘辘,却连忙推辞道。领导不过这么一说,难不成你还真当真?那也太不识趣了。
    “哎,到了我这里就别客气,这个时候过来,哪能吃了?赶紧过来坐,难不成还要我亲自把碗筷递到你们手上啊?”林辰暮大手一挥说道。
    阎伟斌嘴动了动,想说几句讨巧话,却觉得怎么也说不出口,心里却是感慨,林书记官威却是越来越重了,一句话下来,令人都有些喘不过气来。
    挪着有些不自然的步子,两人跟着林辰暮来到一旁的餐厅。餐厅是用兰花玻璃围起的一个空间,深红檀木桌椅,白绿相间的桌布,水晶般的烛台,和电视上资本主义国家小资生活极为相似。而那张大得令人咋舌的餐桌上,摆满了丰富的菜肴,有鸡有鱼,还有虾,那扑鼻的菜香,令人垂涎欲滴,勾得原本就饥肠辘辘的两人一个劲儿咽口水。
    而刚才见过的那个美女,系着围裙在这里忙碌着。
    林辰暮就指着楚云珊介绍道:“这位刚才你们都见过了,我女朋友楚云珊。这位是阎厂长,这位是黄总工。”
    “你好你好!”阎伟斌忙殷勤地说道,黄国斌虽然没他那么世故,却也努力挤出满脸的笑容来。
    楚云珊微笑着向他们点头示意,然后又亲切地说道:“快坐吧,平日里也就我和辰暮吃饭,冷冷清清的,今天总算热闹了些。我不太擅长做饭,味道不好,大家多多包涵了。”
    “哪里哪里,光是闻着都很香,一定很好吃。”黄国斌就笑着说道。
    阎伟斌不由就撇撇嘴,谁说黄国斌为人木讷?这马屁拍得就恰到好处。
    落座后,林辰暮就笑着说道:“你们也知道我不太喝酒的,所以今天没准备酒,大家简单吃点就行了。”
    “不喝酒好,不喝酒好,我们其实也不太喝酒。”阎伟斌笑着说道。其实他酒量挺不错的,没事时也喜欢喝几杯,不过林书记都说了,他难道还能跟林书记唱反调?
    拘谨地夹了几筷子,阎伟斌不由就看了黄国斌一眼,结果发现黄国斌也在看他,神情几乎一模一样,不由就苦笑。当听到楚云珊说自己不擅长厨艺时,他还以为是谦虚客套,可现在才知道,人家还真不是谦虚。东西看起来好看,但吃起了却委实不咋样,难以下咽。
    而看到林辰暮却大口大吃地吃,丝毫没有异色,不禁就是大为佩服。难怪人家年纪轻轻就能坐上如此高位,光是这份忍耐力,就非常人所能及。
    “味道怎么样?”楚云珊就一脸期冀地问道。
    “不错,不错,蛮好吃的。”阎伟斌装着很好吃的样子,又夹起一大块肉塞进嘴里,使劲儿咀嚼,楚云珊就露出了欣喜的笑容。而看到楚云珊脸上的笑容,阎伟斌突然觉得,为了博红颜一笑,吃点苦受点累也是值得的。
    林辰暮吃饭的速度很快,而阎伟斌和黄国斌,也几乎在林辰暮吃完的第一时间放下了筷子。
    “不吃啦?”楚云珊问道。
    “不吃了,已经吃很多了。”阎伟斌笑着说道。
    “是啊,在家都吃不了那么多。”黄国斌也笑着说道。这顿饭,估计他们真是终身难忘。
    楚云珊也不坚持,就开始收拾起来。黄国斌想去帮忙,林辰暮却说道:“不用,让她收拾吧,咱们去书房谈。”
    或许是刚才在同一个桌上吃过饭的缘故,等进到林辰暮书房后,两人的拘谨都消淡了许多。坐下之后,林辰暮说道:“今天叫你们来,主要就是谈谈钢铁厂改制的事。近期厂里的情况还好吧?”
    “还好,所有的生活补贴都按时发下去了,大家都很高兴。”阎伟斌说道:“就是工作不好开展,厂里许多部门都是周强的人在把控,阳奉阴违的。”
    说话的时候,阎伟斌颇有些苦恼,又有些担心地看了林辰暮一眼。领导将自己提拔起来,可自己却掌控不了局面,这让领导如何去想?
    第二百三十四章宏伟蓝
    ?林辰暮却是摆摆手,说道:“你临危受命,想要很快就掌控局面,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不打紧,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时间长了,大家自然知道谁对他们好。”
    听林辰暮没有责怪的意思,阎伟斌悬着的心总算是放了下来,可隐隐又有些失望。他给林辰暮说这些,未必没有以退为进的盘算,顺便还能给周强及其党羽上个眼药,可谓是一石二鸟。可林辰暮的反应却大大出乎了他的预料,难道说,林辰暮不想趁机对钢铁厂进行一次大清洗吗?自己给他提供了台阶,他完全可以借题发挥,大作章。
    “关于改制,你们是如何考虑的?”林辰暮顿了一下,又问道。
    这话题可就有些大了,也不大好回答,阎伟斌冥思苦想了好一阵,才悻悻笑着道:“这我可说不好,只知道钢铁厂现在已经经营不下去了。大家要想有活路,就必须要团结一致,进行变革。俗话说:穷则变,变则通嘛。因此,对于改制的事情,我是举双手赞成和支持。”
    黄国斌不由就大感佩服,像阎伟斌这番话,他是无论如何也说不出来的。
    “穷则变,变则通,这话说得不错。”林辰暮笑了点了点头道:“钢铁厂的现状,你们比我更清楚。想要彻底根治这个顽疾缠身、病入膏肓的企业,改制是唯一的出路。关于这点,首先从你们开始就要转变思想,并且还要在厂里做好宣传和动员工作。让大家都明白和理解改制的必要性,减少不必要的抵触。”说到这里,林辰暮不由瞥了黄国斌一眼。
    黄国斌面上就火辣辣的。他当然知道,林辰暮这话无疑是点自己,当初对改制最抵触和反对的就是他了,态度极为坚决,也带动了许多工人。可经过林辰暮上次的开导后,他对改制的效果虽然还有些将信将疑,但总的来说,他选择了相信林辰暮。
    林辰暮接着说道:“而改制,也不能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暂时性对策,就像是城市建设的规划者,必须具备前瞻性,不能鼠目寸光,只看到目前所面对的问题,而是应该充分考虑到未来的各种可变性,让企业适应未来的各种挑战……”
    阎伟斌呵呵赔笑,心里不明所以,也不敢问,只有用心思理解林辰暮的话。
    而看到两人虽然连连点头,可脸上却浮现出一抹迷惑的表情,估计云里雾里的没太明白,林辰暮不由就摇摇头,现在他们所关心和考虑的,跟自己根本就不在一个层面上,和他们说这些想必一时也难以理解。
    见林辰暮摇头,阎伟斌心头咯噔一下,下意识地就以为林辰暮对自己的表现不太满意,连忙说道:“林书记请放心,我回去之后,一定坚决贯彻落实林书记您的指示,竭尽所能,紧跟市委市政府和管委会的步伐,完成钢铁厂改制的目标和任务!”
    这种假大空的东西,林辰暮向来是不感冒的,不过却并没有说什么,而是问道:“目前大家的情绪都还稳定吧?还有没有什么问题?”
    黄国斌刚想要说话,阎伟斌就抢着说道:“没什么问题,总体来说都还好,尤其是生活补贴准时发放到每个人手里后,大家知道这是林书记从区上拨下的专款,都对林书记感激涕零呢。说是从来都没有碰到过如此心系民众的领导,还说要来管委会给林书记您送锦旗呢!”
    林辰暮就摆摆手,在官场摸爬滚打了这些年,他当然能够明辨什么话是真,什么话是拍马屁。比如说阎伟斌这番话,多半就作不得数。自己勒令钢铁厂停产,给他们发放最低的生活补贴,那是天经地义的事,他们不骂娘就算不错了,要他们歌功颂德,恐怕是不太容易。
    “这些话以后就别再说了,我想听真话,现在企业还有什么困难和问题?你们要知道,任何一点不安定的因素,都有可能对即将要展开的企业改制造成无法估量的影响。”林辰暮的语气不禁就有些严厉了。
    阎伟斌脸色顿时就有些难看起来,一时间也不知道要说些什么。
    倒是黄国斌有些不忍,插嘴道:“林书记,其实阎厂长说的也没错。包括当初下岗的职工在内,所有人都领到了生活补贴。钱虽然不多,可生计没了问题,心头就踏实多了。现在许多人对于即将管委会即将拿出的改制方案都很是期待,大家都说,林书记是个好官,应该不会欺骗大家的。”
    阎伟斌闻言,差点忍不住抱住黄国斌亲上几口。
    林辰暮就摇摇头,笑骂道:“好你个老黄,现在怎么也学起拍马屁了?”
    黄国斌老脸一红,就挠挠头讪讪笑着说道:“不是拍马屁,都是真话,真话。”
    阎伟斌也趁机说道:“要说问题,当然也有,少数别有用心的人,经常会在工人群体中散播一些不利的言论,什么改制就是出卖工厂,上下勾结的瓜分盛宴之类,因此,还有不少人心生疑虑……”
    林辰暮眉头不由就微微一皱。这话还没说到几句,阎伟斌就已经在自己面前叫了两次苦,虽然赶鸭子上架,林辰暮也没指望阎伟斌能做出多大成绩,可这样的能力还是令他大失所望。不过他却不露声色地说道:“事关所有人的生计问题,大家有所顾忌也是情有可原的。不过这也说明了我们的工作没有做到位。”
    阎伟斌大气也不敢出一口,更不敢接声。不论有什么苦衷和原因,他都是一厂之长,工作没做到位,自然是句批评的话。他嘴微微一动,想替自己辩解几句,却什么都没说出来。对于领导来说,什么原因和理由并不重要,他们要的只是结果。
    林辰暮可能觉得语气太严厉,叹口气,放缓了语速说道:“你们的工作,既要浮得上来,也要沉得下去。不走到职工群体中去倾听和关心他们,你是得不得他们信任的。这方面,黄工,就需要你出面,多帮助阎厂长做做工作。我相信,职工心头都有杆秤,谁的话值得相信,谁的话不值得相信,他们心知肚明。”
    阎伟斌只有连连点头:“是,是!”
    黄国斌也说道:“林书记,您放心吧,我一定会将您的意思转达给大家,让大家都明白,政府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家好。”
    林辰暮点了点头,见敲打地差不多了,就从抽屉里拿出一份件来递给两人,说道:“这是目前钢铁厂的改制方案,你们先熟悉一下,然后尽快展开工作。”
    黄国斌想要伸手去接,可阎伟斌的动作更快,黄国斌就讪讪笑了笑,又坐了下来。阎伟斌是厂长,这东西自然也应该他先看,自己可不能没了分寸。
    件内容并不多,只有的薄薄几页,阎伟斌看得很快,最多也就两三分钟时间他就看完了,脸上的表情极为丰富,像有惊愕,有兴奋,有不敢置信,全都掺杂在了一起,整个人也傻傻的,过了半晌才抬起头来看着林辰暮,结结巴巴地问道:“林,林书记,这,这都是,都是真的?”
    他的这番表现,令一旁的黄国斌心里更是像猫抓了一般难受,对改制方案的内容就更好奇了。
    林辰暮点了点头,说道:“我们要做的改制,并不仅仅只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细枝末节的调整和修订,而是要因地制宜地打造一个雄踞西部,集生产和研发于一体,在国际国内的定价机制中都有影响力的钢铁城。”
    黄国斌一听这话,浑身不由就是一震,险些把茶几上茶杯给打翻在地。他是搞技术出身的,当然知道林辰暮嘴中所说的这个钢铁城,意味着什么。放眼国内,敢称钢铁城的,也不外乎就那么寥寥几个,而且个个都是在国际上都叫得响名头的。
    细数这些地方,能够成功,也是多方面的因素综合在一起,比如说历史积淀、矿产资源、交通、中央财政支持等等,许多成功是无法复制的。林书记凭什么能有这么大的口气?是少不经事?还是初生牛犊不怕虎?
    “那这一百多亿的资金从哪儿来?”提及这个天数字的时候,阎伟斌只觉得自己的声音都有些微微颤抖,天呐,刚开始看到的时候,他简直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百六十多个亿,如果坐在自己面前的,不是高新区的一把手,他真会以为别人是开玩笑的。
    “多少?”黄国斌一听也吓了一大跳,还以为自己是不是听错了,可看阎伟斌那丝毫不像是作伪的表情,甚至眼睛里都快要冒出光出来了,看林辰暮的眼神就有些不一样了。对于他来说,有了一百多亿并不一定能打造出一个钢铁城,可也能够建设一个大型的钢铁集团公司了。而他们之前所担心的各种问题,几乎都可以迎刃而解。
    一时间,他的心里就好像烧了一团火!
    “资金的事,你们就不用管了。”林辰暮淡淡地说道:“你们只管做好厂里的工作就行了。过几天香港国兴集团的人会过来商谈具体事宜,你们可千万别给我搞砸了。”
    阎伟斌听到林辰暮郑重其事的交代,马上放下茶杯表忠心道:“林书记您放心,我回去之后马上就召开动员大会,布置工作,落实责任,务必确保万无一失。”
    林辰暮微微笑了,“那就好,我就试目以待了。”
    见林辰暮笑得欢畅,阎伟斌就觉得自己满心的激动兴奋。
    第二百三十五章暗流涌动
    ?乔瑞华默默喝着茶水,听着杨卫国的慷慨陈词,心里不知道是什么滋味。
    如果说自己刚来时,还能在柯平、邓全忠、贺国洪等人的帮助下,和杨卫国分庭抗争,丝毫不落下风,可随着几次出击的失利,尤其是西交会期间蔡元峰的到来,风向渐渐就有些变了。以前许多保持中立的常委,慢慢有向杨卫国靠拢的迹象,就连他最铁杆的邓全忠也有些令人琢磨不透了,甚至在好几次常委会上,不顾自己的眼色,硬生生地保持了沉默。
    而书记碰头会,他就更没有什么话语权。
    书记碰头会没有一定的程式,也没有固定的时间周期,只要是书记觉得有要事要商量,随时都可以开,如果讨论干部问题就增加一个组织部长参加。而在许多事情上,“书记碰头会”是最核心的、最权威的,只有“书记碰头会”形成了“一致意见”才会拿到常委会上去研究讨论。
    杨卫国就经常利用书记碰头会将他压得死死的,根本就没有还击之力。就拿今天的书记碰头会来说,乔瑞华提出的“村村通工程”,就遭到了杨卫国毫不客气的质疑。
    拿杨卫国的话来说,“村村通”是好事,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武溪目前动工的大项目多,不论是高速公路,还是新机场建设,虽然有一定的中央财政和省上拨款,但大头还是要武溪自行筹集。在资金压力极大的情况下搞村村通是不现实的。要搞,也要等几年后财政资金有余力之后。
    对于这点,其他人也纷纷附和支持,事情就算是盖棺定论了。
    现在,乔瑞华有些理解,为什么自己下来之前老板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叮嘱自己,要小心杨卫国这个人。除了一把手先天的优势之外,杨卫国这个人,心思细密,手段老到,加之背景也很强硬,确实不好对付。他就好比是无孔不入的水银,只要有一丝缝隙,就慢慢往里面渗透,等你发现时,已经大势已去,无力回天了。
    而杨卫国现在所说的,是关于提拔云山区区委书记于寒安担任市长助理的。虽然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乔瑞华脑海里顿时还是浮现出了于寒安那身板瘦削、面色鹜黑、满脸皱纹的身影。
    这个人乔瑞华有一定的了解。他虽然比不了南桥区区委书记陈天桥,在武溪也算是个老牌的区委书记了,不贪财不好色,几乎没有任何不良嗜好,甚至烟酒都不沾,在官员里根本就是个另类。衣着也非常随便,夏天一件白衬衫。冬天一件军大衣,几十年如一日。
    可就这么一个人,却一直都不太招领导待见。有人说他太无趣,又不懂得揣摩上意,因此难讨领导欢心。也有人说他就是个好好先生,在云山区当区委书记,却没什么魄力,几乎完全被架空,任期内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成绩,不被撤换就算烧高香了。
    乔瑞华就很有些纳闷了,杨卫国为什么就要提拔这么一个人呢?市长助理,虽说比起副市长来说还相差甚远,可却也算是一只脚迈入市领导行列了,如果运作得当,又有人助力,成为真的市领导也只不过是时间问题。难道说,杨卫国此举,只是为了让于寒安挪窝?
    乔瑞华拿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水有些凉了,涩涩的苦,心里却更苦。
    即便洞悉了杨卫国的盘算,他也无能为力,在人事任命上,市委书记原本就有先天的优势,何况,即便是有柯平的支持,他在书记碰头会上也是胳膊拧不过大腿。杨卫国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又岂会将这个提案抛出来?
    一旦书记碰头会上通过了,常委会上还会有阻力吗?如果是以前,他还有狙击一下的心思,就算于事无补,也让杨卫国不那么好受。可现在心思也淡了。而杨卫国把控了人事任免权,就能不断地壮大自己的实力,也会让更多看到希望的人趋之若鹜地往他身边挤,如此循环下去,以后哪里还有自己的立足之地?
    可自己,究竟还能做些什么呢?一时间,乔瑞华有些迷茫了,甚至心头涌起前所未有的无力感。武溪,真是自己仕途中的滑铁卢吗?
    ……
    结束了同林辰暮的通话,杨卫国坐在沙发上怔怔出神,这段日子,心里不知道怎的,一直很浮躁。
    林辰暮在电话里,详尽汇报了东江钢铁厂改制的工作。这几天,林辰暮几乎全都扑在东江钢铁厂,其他工作几乎都交给唐凝和苏昌志负责,有什么必须要他亲自处理的件,也是由专人送去钢铁厂给他审阅,可谓是废寝忘食、呕心沥血,可杨卫国却莫名的就有些担心。一百六十多亿的大手笔,就算杨卫国都觉得诚惶诚恐的,不得不再三考虑,细细琢磨,何况一个高新区?
    想法是很好,方案看起来也很完美,挑不出什么毛病,可杨卫国却始终觉得有些隐隐的不安。项目越大,方方面面的环节就越容易出问题,况且近百亿的投入,高新区为了筹集这么大一笔资金就连办公大楼都要卖了,万一资金链断了,整个高新区的财政都会被拖垮。
    按理说,依照高新区目前的情况来说,解决东江钢铁厂的问题有很多方法,根本用不着铤而走险,选择这一种最激进的方式。在杨卫国看来,这和林辰暮的性格有莫大的关系,从进入官场后,因为各方面的缘故,他一直都顺风顺水的,没跌过什么跟斗,以至于行为做事越来越理想化,从而忽略了各种潜在的危机。
    杨卫国记得,自己外放之前,姜老以前曾经对他说过:这个社会,最容易当的是领导干部,最容易犯错的是领导干部,最不容易提拔的是领导干部,最容易下台和最不容易下台的也是领导干部。所以不管占了哪个位子都一定要珍惜,因为这些位子不管大小,每一个位子时时都有无数只眼睛在盯着,在盼着,每一个位子其实都既危如累卵来之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