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父母快穿后躺赢了 第196节

      李建丰报名参加了此期科举,三年刻苦,加之李婵相助,很是顺利地通过了春闱和殿试,成为一名二甲进士。
    虽然名次是二甲最后一名,那也是二甲进士不是。
    考中进士,李家很是热闹的办了一天的流水席。
    事后在定国公府的帮助下,李建丰如愿被安排进工部成为正六品主事,负责交通相关事宜。
    特意到这个部门,自然是因为李建丰想拿出水泥这个穿越者利器为自己加官进爵。
    当然,李建丰没急吼吼就拿出来,至少要摸清了部门和上司的性格再考虑拿出来。
    眼下有了官职,李建丰便写信唤了李二姐夫妻来上京投奔自己。
    当然借口是要好好教导女婿读书上进,日后谋个一官半职。
    在这两年里,李定才成亲并搬了出去,于去年考中童生,今年生有一女,姓李;远在老家的李大姐与去年生下二胎儿子,总算满足了婆家的需求。
    李二姐婚后也生了一女,虽然知道李家今非昔比要敬重儿媳。但宋婆子看不惯儿子夫妻恩爱,总忍不住插手小夫妻之间,没矛盾都要被她搞出矛盾。
    因此李建丰一解决了官职问题,就将李二姐夫妻唤来。
    第164章
    ◎30◎
    在李二姐到来前, 李家将隔壁张家租住的宅子也买了下来。
    张家的任务是勾搭李家女人的,却不务正业勾搭这勾搭那。本来靠着撒谎从顾秀那哄骗经费,‘一家人’也过的挺好。
    但有一天‘张父’被人冲进家里杀了。
    杀人凶手杀人后割下‘张父’的头扔进粪坑跑路了。
    后来大家才知道‘张父’又犯了爱勾搭小媳妇的毛病, 谁想对方相公是个冲动的暴脾气,拿起刀就冲出家门来报仇了。
    众人感慨‘张父’罪有应得,可怜留下孤儿寡母,以后怎么过活。
    张婆子和‘张父’过了一年夫妻生活,倒是哭的真情实意, 张姐儿抹眼泪却是在为自己的未来担忧, 张二哥儿心中痛快, 强忍着不笑出来就不错了, 只能故作麻木呆愣。
    剩下三人卖身契都在顾秀手里, 还靠着顾秀生活呢, 只能将‘张父’被杀一时和王四、旺财说了。
    王四问张大呢, 这才知道张大早跑路了, 气的王四跳脚。
    旺财嘴里嘀咕道:“我早就说这种事不能干, 你看这才多久, 就出事了。”
    王四急切道:“你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 那张大跑了这么久都没人知道,到时候小姐知道肯定饶不了我们。”
    说来也怪两人自己, 顾秀说不急,嫁人后更少问起张家, 时间久了他们也松懈慢待了, 这才出了纰漏。
    后来还是奶娘做主,隐瞒了张大一事, 只报了张父被杀一事。为了转移注意力, 奶娘禀告了‘张家人’收钱不出力, 懈怠李家,合力隐瞒主子一事。
    顾秀虽然也气下人办事不力,可‘张家人’胆敢拿钱不办事更是大胆。如今又闹出了人命,气呼呼地叫奶娘将人都毒哑发卖了出去。
    奶娘让‘张家’对外宣称要搬离伤心地,随后转脚就将三人处理了。
    至于死去的‘张父’,顾秀拨了五十两银子给奶娘,让她送去给其家人赔偿。
    奶娘转头将五十两收到自己怀里私吞了,连通知对方家人都没通知。
    ‘张父’人品差,家暴没正经工作,时不时搞失踪,总说自己赚大钱又从不拿钱回去。失踪了张家人也没有意外,连找都没找。
    顾秀既要和王妃相斗,还要保护儿子,哪有多余的心思给李家,也没安排人继续对付李家了。
    原本李家是想李建丰中举后搬到城西,那边住的基本都是官员。
    但是城西的房价是真的贵,小的宅子便宜些,可李家人口多,考虑到李二姐会来住和李定才有时候也带孩子回去住,小的宅子住着局促。大的宅子便宜的轮不到李建丰这个小官买,剩下的又太贵。
    正好边上的宅子成了凶宅,没人租,没人买,空了下来,李家不怕凶宅啥的,索性把隔壁买下来,不搬了。
    中间的围墙,也没拆,只是打洞装门,将两间院子打通,重新划分为前院后院。
    李建丰带着儿子搬到了前院。
    李建丰中进士了,李婵也不打算再去书院了。
    一则她如今刻苦学习三年,因为每个世界是主世界投影,科举万变不离其宗,就算换个世界,也能保本考上秀才。
    二则身体发育,胸部特征明显,一开始胸小用束缚带裹起来还行,后面渐渐大了得裹紧,有点喘不过气来。
    话痨同学已经几次取笑她胸肌大了,甚至还想伸手摸,所幸李婵早就捡起了武艺,反手以自尊受伤打了他一顿,这才叫他不敢再拿此说事。
    李婵利索地去退了休,借口很简单,老父亲生病,他要回老家侍疾孝顺父母。
    古代以孝为天,她这么说夫子没有借口阻拦,只是让她回去后也好好读书,不要放弃学业。
    李婵在学堂里只和张知美熟悉,其他同学都是泛泛之交。
    原本她想和张知美告个别,后来想到他的话痨属性,肯定要叨叨个不停,左右以后基本不可能见面,她便放弃了这个念头。
    退学后就直接回家了。
    张知美在李婵没来的第三天,忍不住去问了夫子李婵请了多少天假,夫子却说李婵退学了。
    张知美大吃一惊,问怎么突然退学了?
    夫子将李婵的理由重述一边,反问道:“你们和他玩的最好,他都没找你们告别吗?”
    张知美愤愤道:“没有!这个没良心的,还有没有拿我当兄弟,我照顾他这么久,走了都不跟我说一声。”
    在张知美看来,李婵这么沉默寡言,连个朋友都没有,要不是他照顾她,陪她说话解闷,她早憋疯了。
    现在她就这么走了,可不是没良心么。
    张知美找到袁随,气愤道:“袁随,你知不知道李嘉义他退学回老家侍疾了?”
    袁随惊讶道:“这个呆子竟然退学了?我说怎么几天不见他。”
    张知美握紧拳头,说道:“你都不生气吗?”
    “这有什么可生气的,孝顺父母天经地义。”袁随无所谓,调笑张知美道:“你拿人家当兄弟,人家可不拿你当回事,走都不通知你一声。”
    张知美冷哼一声,道:“他有本事不要回来让我遇到!”
    他气了一阵子,等气消后看着李婵的空位置只觉得心头怅廖。
    袁随见他闷闷不乐,取笑道:“怎么的,你还忘不了呀?要不是我知道你的取向,我都要怀疑你喜欢上李嘉义了。”
    “去!我喜欢的是女人,何况他长的还丑。只是没人听我絮叨,一时不习惯。”
    时间会抚平一切,时间久了张知美也就习惯了。
    另一边李婵恢复女装,在乡下待了三年的如燕也回到了她的身边。
    回来有回来的好,也有不好。
    她之前说养病在乡下修养,只偶尔女装回来一趟随方婉去定国公府见见李姑姑,并无人打扰。
    如今李建丰当官,虽然是芝麻小官,但他不是农户,而是官宦之后,还和定国公府有姻亲关系。
    李婵十七岁,到了适婚阶段,回来露面后,突然一群媒婆蜂拥而至,全是上门提亲的。
    就连李姑姑也为她着急。
    也就是方婉和李建丰非常人,心中早有准备。
    不然寻常姑娘十三四岁就定亲了,十七岁基本都生娃了,只有李婵,亲都没定,正常人家早急了。
    李姑姑找来方婉,问她想要为李婵找什么样的人家。
    方婉推脱李婵身子不好,日后不利生育,不打算为李婵找人家。
    李姑姑看李婵精气饱满,神采飞扬,比谁都有活力,哪像抱病在身。心中奇怪,当即要请太医上门为李婵诊治。
    同时很不认同地说道:“女人不嫁人怎么行,就算不能生育,也该嫁人,大不了给丈夫纳妾生。只要她是嫡母,就算不是自己生的也得孝敬她。不嫁人,难道你要留三姐做一辈子老姑娘,日后老了怎么办?”
    方婉知道她是好意,只道改口故作无奈道是李婵不想嫁人,有心投入空门做尼姑。
    这下可好,李姑姑气呼呼地骂她昏了头,竟然就这么随女儿的意,好好的孩子做什么尼姑!
    她绝不同意!
    李姑姑让方婉下次把李婵也带来,她要好好开解一下李婵。
    方婉真想直说你别管她了,又怕这么说伤了李姑姑的心,毕竟李姑姑对李家还是很好的,掏心掏肺。
    想了想还是让李婵自己拒绝吧,只要李婵坚持,想必李姑姑最后也会无奈放弃。
    李婵对爱情有向往没有强求,遇到喜欢的可靠的男人,步入婚姻她也不会迟疑。
    但是古代吧,想找个洁身自好的好男人,还要满足她的喜好,实在太难。
    就算她不爱对方,也不想将自己的所有物与别的女人共享,所以李婵在古代没啥结婚的欲.望。
    李姑姑的劝说自然是失败的,无论她怎么劝说,李婵都没有成亲的念头,搞的李姑姑很挫败。
    但是再生气,她也不想看着年纪轻轻的侄女就这么投入空门。
    她想着带侄女多见些青年俊杰,或许李婵碰到喜欢的就会改变主意了呢。
    李家没有向她透露李婵去书院读书的事,她自然不知道李婵见识的‘青年俊杰’比她还多。
    接下来李姑姑参加宴会多了些,每每还要带上李婵。
    李婵不想去,李姑姑不仅自己劝说还要拉着李建丰和方婉一起劝说。
    最后还是方婉劝李婵,让她去几次意思一下,最后说没有看中的就是。
    李姑姑参加的宴会大部分都是武官或者功勋贵族家的举办的。
    今日这家春日宴,明天那家赏花宴,还有喜事白事祝寿宴等等。
    李婵生的个高,眉宇英气,明明是小官之女,面对比自己地位高的功勋贵女却身形挺直,一点低声下气,卑躬屈膝的意思也没有。
    很是有些贵女看不惯,觉得她一个小官之女,凭什么理直气壮的站在这里。
    当然也有贵女欣赏李婵悠然自得的气度,主动与她交谈。
    这日李姑姑再次邀请李婵陪她去一场赏花宴,这次是公主招驸马,办的很热闹,还有蹴鞠和骑射比赛。
    本朝公主嫁人,驸马往往官运亨通。加上嫡长子继承制,嫡次子庶子能继承的都很少,除了自身有才华的能走出一条路的,尚主就是一条通天大道。
    因此本朝不轮文武都想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