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88

      穿越之福临门 作者:渔小乖乖

    分卷阅读188

    听很像是玩笑的话儿。

    祁二娘自己才勉强认识几个字,就这几个字还是自她开始管家后,在这几年中现学的。她不知道宁袖儿这一身的学问到底有多好,却知道三郎、四郎在求学问道一事上,在宁袖儿面前都甘拜下风。

    于是,祁二娘赶紧说:“不过是教几个毛头孩子,哪里用得着弟妹这样的大佛出马?”

    “我哪是什么大佛……我是真打算要自荐呢。”宁袖儿笑着说。她是女人,这注定了她的学问再好也不可能去考状元。女人的身份注定了她和官场无缘。就算她的诗词歌赋流了出去,她也不可能在活着的时候成为什么大家。唯有等她死了,过上百来年,人们才会对着一个女子假模假样地表示钦佩。

    宁袖儿心里也有她的雄心壮志。她自己不能去考状元,那么她还不能教导学生去考状元么?

    只一个女子想要出去授课,这话若是叫人听去,只怕又惹得那帮卫道士们嘲弄一回。似乎只有等着家学建起来,她在家人的支持下,才可以选择在家学中授课。但现在却有一个机会摆在她面前了。

    被男人们瞧不起的女人,被书生们瞧不起的乞儿,如果一个女人教导的这些弃儿能在未来的某一天获得功名……宁袖儿也不是想要赌气什么的,只是她既然学了那么多,那么总要做些有意义的事。

    所以,有些男人们爱宣扬女子无才便是德的道理,因为当一个女人有了才华时,她心里就有了想法,她就有了野心,她就变得不受控制了……用卫道士们的话来说,这个女人就变得不再“安分”了。

    宁袖儿承认,她确实是不“安分”了。好在三郎是理解她的,并且愿意纵容她的不安分。

    见宁袖儿说的认真,祁二娘子就引着她和五妮见了一回。没想到这二人竟也一见如故了。宁袖儿就这样成为了一念堂中的夫子。因为她原本就是女子,于是也不限制女孩子跟着她学习。如此,一念堂中适龄的孩子竟然都能有书读了。这些孩子早已知事,因为吃过苦,才会更珍惜现在的安稳生活。

    纵然此时的宁袖儿有着很多信心,但她也算不到在二十年后,一念学堂将会逐渐脱离一念堂,成为一座非常有名的学府。每一年都有无数的读书人想要削尖了脑袋往一念学堂里钻。宁袖儿这一生确实不曾做官封爵,不过她一个女人能在这个时代做到了桃李满天下,这也算是一个了不起的传奇了。

    后世有不少人研究历史时总喜欢把宁袖儿先生当成是一个课题。

    她为何能取得成功?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总是有不同的回答。但是,不可以否认的是,这和她的父母兄弟有关。正因为出自书香门第,又受到了家人的偏宠,她才有了和兄弟一样进学的机会。这也和她的丈夫有关。正因为有了丈夫的理解和支持,她才没有被困在内院那些数不尽的琐事之中。

    这还和时代有关。

    这是一个女权开始萌芽并且取得了很大成效的时代。

    其实,在宁袖儿出生的时候,女性的地位已经开始变得越来越低了,她们受到的限制也变得越来越多。原本寡妇可以再嫁、少女能够游街的社会风气正渐渐被“贞节牌坊”所取代。如果按照历史的惯性发展下去,女人们将会被彻底锁死在三从四德之中。然而,历史却偏偏在这个时候拐了一个大弯。

    用后世人的玩笑话来说,好像所有的“好男人”都集中在了这个时代。

    如祁明诚,如纪良,如沈灵,如赵成义,如赵成仁,如沈真,还如他们这个时代的皇帝。如果说祁明诚和纪良推动的是对妇女的保护运动,那么如沈灵、赵成仁他们推动的就是对妇女的解放运动。

    他们未曾辜负了此刻,于是时光也未曾辜负过他们。

    男人们努力肃清了时代中的不利因素,而女人们也不是扶不起的阿斗。建立善堂的人是祁五姐,主动出来授课的人是宁袖儿,一直在为女人孩子追求平等权益的人是赵小妹,将众位诰命夫人联合到了一起的人是镇国公府的老夫人……她们都在夹缝中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定位,并因此闯出了一片天。

    还有那些毅然跑去南婪的女人们,尽管她们很多在历史上并没有留下自己的名字,但是她们的自救使得她们在这个时代有了活路。天救自救者,若自己都不努力地站起来,那就只能永远跪下去了!

    有了这些人的努力,尽管这个时代中还有很多不够美好的东西,但它在逐渐变得美好起来。

    当然,这些都是很多很多年以后的事情了。

    此时的祁明诚是算不到他在后世被称之为“妇女之友”的。比起什么“xx七友”和“xx十友”,“妇女之友”这个名头中似乎带着某种调侃。除此以外,祁明诚也算不到他会被很多小学生和中学生们“痛恨”。

    “朗读并背诵全文”简直是所有学生心中的噩梦。祁明诚还一连写了那么多篇!

    不对,祁明诚竟然还一连写了好几本!好在被选入课本的就只有那么几篇而已。

    此时的祁明诚还在想着他的伯府该如何装修。他已经在将军府中住得习惯了,虽然以后肯定会回伯府居住,不过伯府就没有必要像别的勋贵之家那样装修得非常豪华了。祁明诚打算在伯府中划出两块地来,一块给孩子们用作读书的地方,一块给孩子们当作练武的地方。这样空地就都派上了用场。

    就大人们来说,赵家、祁家、沈家(此处指沈顺家)、纪家和吴家的联系已经非常紧密。而这几个家庭在这个时代正好又算是那种不够枝繁叶茂的家族,包括沈顺家都是一样。沈顺的爷爷是老国公爷救下的乞儿,因此沈顺家的族谱也只能追溯到他爷爷这里。既然如此,这几家自然更要团结起来。

    祁明诚希望他们的小辈同样能够如此团结。

    或许没有一个家族真的能够做到千秋万代永远长青,但至少他们这几家别在三代之后就开始落魄了吧?尽管祁明诚应该是看不到三代四代以后的光景了。但至少他对于孩子们是怀着美好期望的。于是,祁明诚觉得一定不能放松了对孩子们的教育。所以,他才打算在伯府中开一个集中的学习场地。

    不过,家里的孩子们还小。如今到了求学年纪的勉强只有玉珠儿一个,因此宁袖儿索性就把玉珠儿带在了自己身边,让她跟着一念学堂中的孩子一起学习。伯府中的读书场地就先给三郎四郎用着。

    三郎、四郎都是今科要下场一试的人。宁袖儿的父亲十分关心三郎的功课,隔着千里之远特意寄了一封又一封的长信过来,在信里

    分卷阅读1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