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6

      情酹山河(H) 作者:情酹山河

    分卷阅读96

    ,忙一笑掩住了,点着他的唇道:“小懒虫,以前总怪我不爱说话,现在是不是报复我呢?”

    门外响起张贵的声音:“皇上,太后派人传话来,请您去慈宁宫。”

    林殷皱了皱眉头,眼睛都不抬,随口道:“就说朕忙于政事,今天不行,明日一大早就去请安。”张贵领命走了。

    林殷只手支头,斜躺在林见秋身畔,另一只手在他肩头轻轻拍哄。这是自幼便习惯做的事情,早已根深蒂固,纯出自然,过了这么多年,仍是改不了。

    林殷将朝中事情细细过了一遍,渐渐困倦。刚有些睡意,忽听门外有人道:“哀家看看,在忙些什么。”

    他心中一凛,脸上恢复平和淡然,徐徐坐起,转眼间又是那个统御四方、身尊体贵的皇帝。

    77 我爱深如你

    太后一进门,便见林殷刚从房里走出来,恭恭敬敬地行礼。太后见他身后床上影影绰绰似有个人影,脸色登时沉了下来,径直走到中间坐下。

    林殷直起身子,垂手侍立。太后挥手,摒退了下人,殿阁之中只剩他们两个。过了好半晌,方听太后道:“皇上不在御书房处理政务,到这偏殿来做什么?”林殷淡淡地道:“御书房、乾清宫等处一砖一石皆是父皇在世时旧物,儿臣怕睹物思人,心绪不宁。便擅自做主,到慎德堂披阅奏章,到文华殿和大臣商议政事。”

    太后冷笑道:“皇帝如此费心劳力,倒是我多虑了。就不知这里除了皇帝,还有没有旁人。”林殷眼睛看着地上,道:“有。儿子见层染阁阴湿寒冷,那些奴才怠慢无礼,便将九叔也请来了。他身受酷刑,体虚血弱,正好在这里静养。”

    太后压着心头怒火,道:“林湛大逆不道,犯上作乱,是先帝亲自定的罪名。我知道你和小九自幼要好,当初碍于太子身份,不便多说。但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你现在身为皇帝,当世之表率,更应谨言慎行,岂可为一己私情,致国家法度于不顾?”

    林殷抬头,平静地看着太后,道:“母亲这么说,儿子可不敢承过。当初九叔被判监禁于宫中,未指定哪座殿阁。慎德堂地处宫内东角,与层染阁位置相当,并无特别抬举之意。儿子将九叔幽禁在此,不曾有违先皇意愿。九叔纵然再是罪大恶极,毕竟是儿子的长辈。儿子就近命人细心照料服侍,正是彰显我朝宽容大度,仁爱慈和,又有何不可?”

    “一派胡言!”太后见林殷一本正经,却是巧言令色,遮掩邪念,终于按捺不住,站起身来,厉声道:“你以为我不清楚你在想什么?摆出这些冠冕堂皇的理由,给谁听?明明就是你心怀私欲,与小九……小九……”她忍了又忍,没有说出“做出苟且之事”,喘了口气,续道:“当初你欣然接受段芙,喜结连理,连孩子都有了。我还以为,还以为……”

    “母亲。”林殷仍是极平和,并不为太后挑明真相而紧张,道:“母亲明察秋毫,正是如此。”反倒是太后,听他竟然直接承认,再无半点隐瞒,吃了一惊,失声道:“你,你怎么会昏聩至此?他是你的亲叔叔!”

    “他还是父皇的亲弟弟。”林殷不为所动,盯着太后的眼睛道:“可父皇百般逼迫他之时,母亲在做什么?不闻不问,顺其自然而已。既然如此,请母后继续不闻不问,顺其自然吧。”

    “你……你……”太后张口结舌,半句接不下去。她见林殷凤目微敛,温和柔顺,语气也是缓慢悠长,却字字如刀,显见是早有准备,只待一触即发。一瞬间,太后忽然发现,自己根本就不了解这个儿子,他从来没有,和自己说过一句实话。

    太后缓缓坐下,喃喃自语道:“怎么会这样?怎么会……”林殷淡然而笑,道:“有此父斯有此子,母亲不必感到奇怪。”太后定了定神,刚要开口再说,忽见林殷笑容微敛,躬身道:“母亲,儿子先失陪一下。”也不理太后,快步进了殿内。

    太后正感诧异,耳边听到一阵若有若无的呻吟,然后是低低的轻柔的哄劝。太后站起身,慢慢走到门前,只见林殷偏身坐在床畔,将林见秋揽在怀里,不知在说些什么。脸上的宠溺和怜惜,是她从未见过的。林殷一向安静内敛,就算是对自己这个亲生母亲,也没有流露出如此直白的情绪。

    林见秋似乎很难受,身子向后拗过去,长发凌乱地披散下来,露出瘦白的脸,和深蹙的眉。一滴泪沿着眼角滑落,便要隐没发迹之中。却被林殷低头,轻轻吻去。

    太后脑中“轰”地一声,她纵然已知真相,但亲眼目睹,还是无法承受。她愤恨地盯住那个依靠在林殷怀中的荏弱的身影,早知今天,当初在他幼年之时,就应该将他掐死。

    妖孽!太后紧紧咬住牙,才没有脱口而出,狠狠地看了林见秋一眼,转身离开。

    林殷放下林见秋,取过湿润的布巾为他拭去冷汗。待林见秋睡安稳了,才轻脚踱了出来。唤过张贵道:“传朕的旨意,御前侍卫统领欧德海亲守此地。无论是谁,没有朕的口谕不能擅入这座慎德堂。从今天起,九王爷所有膳食汤药,必须由朕亲自送服,任何人不许插手。”

    转眼间半个月过去,林见秋似乎有好转的迹象。蔓夕花毒发作次数越来越少,夜里也能睡个安稳觉。已不再像初始时那般沉睡,渐渐对周围有了反应。开始躲避身边人的碰触,轻微的扭动,脸上露出惧怕的神情。

    林殷不去理会,无论林见秋挣扎也罢,恐惧也罢,只是揽在怀中不放手,抚摸安慰;或是将他压制在被褥间,涂上伤药。林见秋挣脱不开,迷迷糊糊地低泣呻吟,林殷只作不见,不过是将他拥得更紧些。

    如此又过了十数日,也不知是林见秋认出林殷,还是发觉身边这个人没有恶意,慢慢安稳下来,偶尔还会不自觉地靠向林殷怀里,只是还不肯醒。

    这一下,连应长歌也受不了了。几乎天天跟着林毅往宫里跑,忧心忡忡地看着昏迷的林见秋。一般来说,只要下了偏心蛊,就是死症,也能救得活,这么长时间不能醒转,实在少见。难道是蛊下的不对?或者并不只中了蔓夕花毒?应长歌心里忐忑不安,翻来覆去胡思乱想。

    林殷却笃定得很,一副淡漠的模样,似乎根本不把林见秋的不寻常放在眼里。照常升朝议事,接见外臣,披阅奏章。得空便抱着林见秋赏书品画,读诗弹曲,与平常无异。

    应长歌对这个男人实在琢磨不透,说对林见秋不在意吧,又无时无刻不惦记着,事无巨细皆亲自打

    分卷阅读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