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醉浔楼

      江南名楼多,游览之后,除了发自内心的感慨之外,发现它们皆傍水:岳阳楼依洞庭湖,滕王阁临赣江,黄鹤楼靠长江。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面对浩波万倾的江湖,目睹千里洪流,波浪翻涌,耳际烟霞变幻,激发起他们满怀的豪情,也牵动他们郁闷心中的忧愤。范仲淹在岳阳楼记里,先愤“忧谗畏讥”又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王勃在滕王阁里,先颂“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又誓“穷旦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崔颢叹“黄鹤一去不复返”李白悲“唯见长江天际流”
    从庐山下来,同伴们相继回去,我不想离去,是因为有一座名闻遐迩的浔阳楼在牵挂着我。我独自来到了九江——历史悠久的古城,历史上称之为:江州。自古以来,它“襟江带湖,据三江之口,四达之衢,七省通连”成为“来商纳贾,亦一都会”之盛誉。
    浔阳楼,它巍巍屹立在长江南岸,龙檐飞翘,雕梁画栋,黛瓦朱栏,四面回廊,外观三叠,内含四层。其兴废荣辱,记载着人间的沧桑,沉积着历史的尘埃。该楼相传建于唐代,毁于何年,已无法考证。新楼是1986年至1989年间重建的,也不在旧址上建的。由于世事沧桑,因为宋江题反诗而大受株连,历代统治者极端仇恨以宋江为首的梁山泊农民起义,以至于绝少见于史志。有意思的是,浔阳楼因宋江而名扬青史,也因宋江而毁于一旦。
    在古典名著水浒传中对浔阳楼有详细的描述:
    雕檐映日,画栋飞云。碧阑干低接轩窗,翠帘幕高悬户牖。吹竹品笛,尽都是公子王孙;执盏擎壶,摆列着歌姬舞女。消磨醉眼,倚青天万叠云山;勾惹吟魂,翻瑞雪一江烟水。白苹渡口,时闻渔父鸣榔;红蓼滩头,每见钓翁击楫。楼畔绿槐啼野鸟,门前翠柳系花骢。
    我来到楼前,看到一块高悬的牌匾,上面写着“浔阳楼”三个雄浑有力大字。
    相传,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苏东坡游庐山时,路过九江,顺着浔阳江头漫步,突然,飘来一阵酒香。他闻香而来,看见前面有一座酒楼,悬挂着一竿酒旗子,上面写着:“浔阳江正库”酒楼雕梁绕云,画栋映日,胜似蓬莱仙阁,他上了楼,找了个空位坐定,要了一樽酒,喝了之后,满口香甜,又喝了两杯,其味更浓,他问酒家是何酒?
    酒家告之:“是浔阳封缸米酒,埋在土里十年八载。”
    他听罢,便一杯接一杯喝了起来,不一会儿,就喝醉了。他有一个习惯,喝醉了就要做诗题字,只见他将空酒盅“当”地一声放在桌子上,喊道:“酒家,有纸笔墨没有?”
    酒家心想:酒楼正缺少招牌。连忙把笔墨奉上“先生高笔。题个字匾做个招牌吧!”
    他乘着酒兴,饱蘸浓墨,挥毫写下了:“浔阳酒楼”四个大字。在旁边看的人齐声称赞,只见他落款写上“东坡居士”四字,众人被惊呆了,他就是当代赫赫有名的才子!这时,他已经酩酊大醉了,把笔一抛,喊道:“酒来!”
    酒家不敢怠慢,斟上满满的一杯酒,他接过酒盅,正要喝,他的随从前来找他,急忙之中冲上来扶他,把酒盅碰翻,酒全洒在刚刚写好的字上,酒家小心翼翼地将纸拿到门口的石板上晒干,突然,一阵江风把纸卷飞,酒家慌忙追赶下楼,追到江边才抢住了,可惜的是“酒”字给抓破了,纸又是湿的,无奈,请人把“浔阳楼”三个字拼拢后刻在木匾上,涂上金水,挂在酒楼的正上方,招徕顾客。从此之后,来喝酒的人不少,来看字的人更多,顾客盈门,生意兴隆。
    步入大厅,一幅古老的楹联吸引着我:
    世间无此酒天下有名楼
    明施耐庵撰王遐举书
    楹联流畅,气势恢宏,将浔阳楼的特色用寥寥十字表示出来,名酒、名楼,天下无双。多少游人墨客为之神牵梦绕,为之泼墨抒怀,为之驻足盘桓。
    唐韦应物刚刚调任到九江,便登斯楼“悬槛飘寒雨,危堞侵略江流”眼前所见是飘入栏杆的萧萧寒雨和江畔那孤单的城垛,耳边是凄切的大雁声,不尽孤寂和苍凉之感油然而生,此时此地,怎么不令他想念远在京师和淮南的亲人和朋友。他在诗中写道:
    始罢永阳守,复卧浔阳楼。
    悬槛飘寒雨,危堞侵江流。
    迨兹闻雁夜,重忆别离秋。
    徒有盈樽酒,镇此百端忧。
    我来到一楼,厅内陈列着梁山108条好汉的塑像,两幅大型瓷板壁画:“浔阳楼宋江吟反诗”和“梁山泊好汉劫法场”栩栩如生,其工艺之精巧,令人叹为观止。
    二楼忠义堂为当年宋江醉酒提反诗的地方,仿古的桌椅,粉墙上一首反诗赫然入目:
    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得遂凌云志,取笑黄巢不丈夫。
    三楼是仿古的酒肆茶座,四周游廊,我徘徊许久,不愿离去,要了一杯庐山云雾茶,坐在廊道的茶座上,手捧着茶杯,茶香浓郁,热气冉冉,沁人心肺,我慢慢地品茶,使我想起唐元和年间江州司马白居易,他登上浔阳楼时的心境,只能在此时此地我才能理解。他题诗云:
    又怪韦江州,诗情亦清闲。
    今朝登此楼,有以知其然。
    大江寒见底,匡山倚青天。
    深夜湓浦月,平旦炉烟峰。
    常爱陶彭泽,文思何高玄。
    清辉与灵气,日夕供文篇。
    我无二人才,孰为来其间。
    因高偶成句,俯仰愧江山。
    服务员很骄傲的告诉我:“公元1995年3月21日上午江泽民主席登上三楼览胜,还留下墨宝呢!”历史上,没有皇帝敢登此楼,唯江主席也。
    离午餐时间尚早,酒肆内仍空无一人,到了浔阳楼不喝上几盅酒是感觉不到怀古的心境。
    我问服务员:“我可以坐在宋江题反诗的厅里饮酒吗?他礼貌地告诉我说:“对不起,那是展厅。”
    我看了看招牌上菜单,点了该楼的特色菜:好汉酒、潘金莲饼、红烧雄鱼。
    在靠江的廊道里的小桌旁,凭栏坐下,往里能看到那首反诗,往外能看到楚天、吴地和万里长江。
    服务员把酒端上来,粗瓷碗里盛着好汉酒,酒未到,浓郁的酒香扑鼻而来,闻香而醉。
    九江酿造美酒自古以来很有名气,东晋时期,著名诗人陶渊明所酿制的“陶家酒”李白、白居易喝后赞不绝口。李白浔阳紫极宫感秋作中写道:“陶令归去来,田家酒应熟。”白居易在首夏中盛赞:“浔阳多美酒,可使怀不燥”及在早秋晚望兼呈韦特中讴歌道:“浔阳酒甚浓,相劝时时醉。”浔阳楼独家酿制“天之美禄”的蓝桥风月,是人人喜欢的玉液琼浆。
    我慢慢的品尝着好汉酒:其酒味甘美醇和,浓郁芳香,而且纯正爽口,回味绵长。我细细品尝着长江里的雄鱼,平生第一次吃它,长江的鱼用长江的水烧,又是靠着长江的名楼烧出来的名菜,其味之美,不能言表。潘金莲饼,色像其人,外表秀色可餐,外脆里嫩,咬一口满嘴酥香。吃好菜,喝好酒,需要的是好环境,更需要的是好心境,此时此地,全有了。
    我开怀畅饮,当碗底朝天的时候,我已经有些醉意了。我步履踉跄,醉眼朦胧,倚栏而立,怀古思今;极目远眺,巍巍匡庐一览无余,只见楚天云浮,吴地烟飞;万里长江从西天奔腾而来,巨浪拍岸,涛触云天;令人心潮澎湃,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