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落草

      当城里鬼子封城搜索时,苏阳早已向东南方向走了三十多里地了。
    阳城公路是绕着山脚而行,绕过县城再往南就偏西走了。苏阳却是偏东直接进山了,走了一条几乎没人走的小路上山。路上大部分还有积雪,树丛灌木已经融雪,萧索的矗立着,只有个别枝条还挂着半是冰晶半是雪,更让人感觉寒凉。爬上半山腰时他也不着急了,抓一把积雪吃,再啃一口窝窝头,直到中午才上了山脊。
    山上的雪基本消融了,一片一坨的散落着,给这败落的山峦片片圣洁的浮想。
    山峦连绵有几十里,下了山就到清河县界了,有一个镇子叫川口,再翻两个山梁才到清河县城。
    又走了大约十多里,远远的山坳里竟然有一户人家。远远的看去,那户人家有些简陋,树枝围成的院落,一间土筑的房子。远远的仿佛儿时玩耍建的土房子,那样熟悉,使苏阳心里蓦然一动,径直向这户人家走去。走近了看,还是一间用土筑起的简陋的房子,用一米高的树枝插入地下,枝头再用横着的树枝绑住,围了一个小小的栅栏院落。一位大爷坐在院子里劈柴,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在房门口梳自己的辫子。当苏阳走近时,他们都停了手,怔怔的看向他。显然,这里很少有人来,苏阳的出现这么突兀,使一老一少这么全神贯注的看着他。
    苏阳走近栅栏,隔着栅栏说:“大爷,我是路过的,讨口水喝可以吗?”
    小女孩不等大爷回话,生怕苏阳的话掉在地上似的,赶紧说:“可以可以,哥哥进来坐,我给你烧碗开水。”
    苏阳见小女孩穿着笨拙,一身黑色粗布棉衣,补丁叠补丁,里面的棉絮也多年了,不顺展了,疙疙瘩瘩的,用草绳系着腰和裤脚保暖,一双棉鞋破的快脱邦了,但模样清秀,一双大眼睛清澈灵动,长长的辫子及腿了,笑容纯真,甜的净化人的灵魂。
    苏阳忙笑着说:“妹妹不必了,我喝口凉水就行。”
    小女孩说:“喝凉水会拉肚子生病的,你怎么赶路。”
    小女孩进屋烧开水去了,苏阳也进了小院,
    大爷掏出旱烟袋,用烟锅子指了指一个木墩子,说:“坐吧。”
    苏阳侧对着大爷在木墩上坐了。小女孩的热情好客并未打消他的疑虑,大爷让坐,说明接纳他,他便安心坐了。大爷有五十多岁了,褐色的脸爬满了皱纹,头上披着一块脏兮兮的快变成黑色的白毛巾,也是一身黑色粗布棉衣,补丁叠补丁,里面的棉絮也多年了,不顺展了,疙疙瘩瘩的,用草绳系着腰和裤脚保暖,一双单鞋也破了几个洞用草塞着。
    大爷用树叶子当烟丝,装了一锅点了,问:“这是从哪里来?”
    苏阳没敢说阳城,谎说:“张店子。”
    大爷又说:“听说张店子也被日本子占了?”
    苏阳说:“占了,大半个中国都被占了。”
    大爷抽口烟,慢悠悠的说:“这世道,强人多,日子越来越不好过。”
    “是啊!”苏阳附和了一句,又问:“大爷,你们家是哪里的?怎么住在这荒山野岭的。”
    “唉!”大爷叹了口气,说:“我们就是这清河县川口镇的,没本事,让人家欺负的家破人亡,就剩我和妮子躲到这荒山里苟活着。”
    苏阳见大爷提起家事一副悲伤的神情,不由感同身受,一时语塞,低头不语。
    大爷沉默了一会,又问:“看你岁数不大,咋就一个人出门。”
    苏阳说:“家里人都没了,就剩我一个了。”
    “哦!”
    都是不会拉话的人,都心事重重,又隔着辈分,少有共同语言,几句话就拉死了,都沉默不语了。
    不一会,妮子端了一碗开水出来,递给苏阳,说:“哥哥慢慢喝,小心烫。”
    苏阳忙接了开水,说:“谢谢妮子妹妹!”
    妮子不愿意的说:“妮子是我爷爷叫我的,你不能叫。我有官名,姓田,就是田地的田,叫苗苗,树苗的苗。”
    “好好!”苏阳忙更正说,“谢谢田苗苗妹妹!”
    “咯咯咯!”田苗苗忽然就笑的前仰后合的。女孩爱笑,会莫名其妙的乐。同时也是在这荒山野岭,一两年不见个人,突然来了这么个哥哥,发自内心的亲切溢于言表。此时,她笑的脸红扑扑的,问:“哥哥叫什么名字?”
    苏阳也被他笑的尴尬,红着脸说:“我叫苏阳。”
    田苗苗立刻蹲下身,用树枝在地上写着问:“对不对?”
    “对对!”苏阳又问:“妹妹也识字。”
    田苗苗傲娇的说:“当然,我娘教我的。”
    苏阳刚想问她娘,又想起刚才大爷的悲伤,便没问,喝了口水。
    田苗苗却又问:“哥哥要到哪里去?”
    苏阳摇了摇头。
    田苗苗不解的问:“那你是咋出来的?”
    苏阳说:“我闯了祸,出来避风头的。”
    田苗苗不假思索的说:“那就跟我和爷爷过吧,这里没大有人知道,正好藏着。”
    苏阳心里一暖又一喜,他也看好这地方,没人知道,即使有人来也了解不到他的情况,他一个人没法生存,有大爷就可生存,有半年时间,再到别处去也就不怕了,他看着大爷问:“能行么?”
    大爷磕了磕烟灰,又慢吞吞的装了一锅,点了,抽着烟不吭声。
    田苗苗蹲在爷爷身侧,拖拉着爷爷的胳膊说:“爷爷,你快答应,咋不说话!爷爷……”
    田苗苗才十三岁,不谙世事,田爷爷却心里有计较,一个大小伙子,来路去向不明,谁知闯了什么祸,是个好人还好,是个坏人,他们爷俩又弄不过他,到时候还不由他摆布,看面相就不是个弱善好相与的,不过他看妮子的眼神到平和没有歹意,但不管怎么样他是不想收留苏阳,可又经不住妮子磨,说:“我们就那么一萝玉米,一小袋谷米,两筐地瓜,两筐地蛋,我们爷俩都吃不饱,他再留下,我们喝西北风啊!”
    田苗苗不乐意,可也没办法,噘着嘴,不吭声了。
    苏阳却乐了,卸下背囊,解开绳扣,把大洋全掏出来。
    田苗苗一下瞪大了眼睛,伸手便抓大洋。她长这么大没见过这么多大洋,问:“哥哥,这么多大洋啊!哪来的?”
    “我挣得,不多,才二百多个。”苏阳把大洋捧到田爷爷面前说:“爷爷,有这些大洋我们能过去这个冬天吗?”
    田爷爷看了一眼大洋,脸上艰难的笑了笑,没接大洋,说:“我们不能平白无故的花你的大洋。”
    苏阳立刻跪在田大爷前面,真诚的说:“从现在起,我叫您爷爷,您就是我的亲爷爷,田苗苗就是我的亲妹妹。”
    “好啊!”田苗苗好乐意有个哥哥,把大洋接过来,放进爷爷怀里,和苏阳并排跪着,说:“从现在起我们就是一家人了。”
    田爷爷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苏阳,的确是个好小伙子,他已经五十多岁了,说不定哪天就不行了,妮子还小,得有个人托付,犹豫的说:“那就一起过吧!”
    田苗苗兴奋的说:“有钱了,我们明天吃一顿好的。”
    苏阳忙付合说:“爷爷明天买肉买菜买白面,我们吃饺子。”
    田爷爷却说:“有钱也得省着花,等过年咱吃饺子。”
    他们就这么淳朴,简单的几句交流,简单的几句承诺,就能搭伙过日子,就能相尊相亲相近相守,生死相约,命运与共,仿佛与生俱来的。当然,这不仅仅是淳朴,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苦难与阶层使他们能够这样同命运共呼吸。
    虽然明天吃不上饺子,过年能吃也是一大盼头,苏阳在姨夫家当然年年吃饺子,田苗苗却不记得几年没吃饺子了,今年过年能吃饺子,她兴奋心里甜丝丝的,特别是有了这个哥哥,她悬着的生活一下落了地,那样踏实,又仿佛在她心灵开了一扇窗,让她看到希望和美好,触碰到新的生活。她单纯而善良,心性懵懵懂懂,一切只会本能的表达。
    太阳就要落山了,又要吃饭了。今晚还是蒸地瓜,煮玉米粥,但玉米粥明显稠了,一家人在屋里吃的津津有味。屋里的简陋无以言表,四面是土筑起的墙壁,顶上用茅草覆盖又抹了泥巴,一盘土炕占了大半个屋子,炕头有锅灶,能做饭能取暖。炕上铺着苇席,破破烂烂的,有两床说不上什么颜色的补丁叠补丁的棉被。当地立着个木墩当餐桌,苏阳来了就有点放不下了。吃完饭就上了炕,因为炕上暖和,一家人拉着话。
    田爷爷家原本在川口镇,家里有几亩地,地里有收成,爷俩时常打个短工挣点,一家日子也过得去。田苗苗六岁那年,她娘一人去地里干活,被镇上的大地主杨天霸碰上了,一帮护院打手把田苗苗娘拖到杨家被杨天霸侮辱了,田苗苗娘跳河自尽了,田苗苗爹爹拿了镢头到杨天霸家拼命,砍死了一个护院,自己也被人打死了。杨天霸一生气,派护院来把田爷爷家砸了,土坯房也都给推倒了。田苗苗还有个弟弟,刚三岁,惊吓的病了,又家里遭此变故照顾不周,没几天就死了。田爷爷怕田苗苗也遭遇不测,就带着田苗苗逃到山上来生活。
    田苗苗说着哭着,身子抽搐着,好一会缓不过来。田爷爷一声不吭,不停抽着烟,这种事他是不会说的,耻辱和对自己无能的责备,让他闷在心里,寡言少语。田苗苗却不同,今天有了哥哥,悲惨的身世和心里话都想倾诉给哥哥。
    苏阳当然忍不了这种仇,也愿意为妹妹出头,但他做下了天大的事,现在是不会做什么的,当然也不会许诺什么,只是说:“人弱了就会被人欺负,变强了就不会了。我会武艺,明天起,妹妹跟我学武艺行不行?”
    田苗苗立刻眼睛放光,她做梦都想变强了,手刃仇人,为爹娘报仇,当即跪在炕上说:“行!行!我拜哥哥为师,给哥哥磕头。”
    苏阳忙说:“不要!你是妹妹,我是哥哥,拜师不乱辈分了。”
    一家人都笑了。
    第二天吃过饭,爷爷出去买东西去了,还缺一床被子。
    苏阳领着妹妹在山梁上转,终于在离屋子一里地找到一处地方,比较平坦,周围有树林灌木围着,适合练武又比较隐密,不易被外界发现。苏阳选了两颗树,修了枝丫,有十多米高,做攀爬用,接着在两棵树间,用四根树枝连起来做了独木桥,树枝弯弯曲曲,又不稳定,田苗苗三步都跑不出去,苏阳跑了两个来回,树枝动都不动。
    田苗苗崇拜的说:“哥哥好厉害!”
    苏阳却说:“这是最基本的平衡技巧,还要在细麻绳上跑,就不但要掌握平衡技巧,还要一定的轻功。”
    苏阳边指导田苗苗训练,边准备各种训练器材。田苗苗按要求训练体能、拉伸、负重、攀爬、武功招式,杀术的步法手法,每天都学习新得东西,一会给她演示,一会纠正她的动作,但大部分时间都是在重复训练,两人一个教的严谨,一个学的认真,日复一日,就是过年包饺子歇了一天,其它时间兄妹都在练武场。田爷爷起初不放心,偷偷的观察了几天,见两个孩子就是在练功,没别的邪心思,慢慢就放心了,只做孩子们的后勤。
    几个月下来,田苗苗光鞋就换了八双,衣服换了三套,依然是满身补丁。别的不说,七个多月,田苗苗长高了十几厘米,都超过哥哥的肩头了,捏一捏她的胳膊和腿,硬邦邦的,就像棍子一样瓷实,已脱胎换骨,不是那个廋廋弱弱的小姑娘,如果放开手脚对抗,平常三五个壮汉都能应付了。当然,和苏阳比,她只是入门了,还根本谈不上功力高低,要论功力高低,还得三五年刻苦训练,达到苏阳的水平再练十几年也未必。
    这天晚上吃过饭,苏阳问:“苗苗(他现在就这样叫妹妹),你现在能认得杨天霸吗?”
    田苗苗随口说:“扒了皮我都能认得他的骨头。”
    苏阳又说:“爷爷,给我们五个大洋,我们明天去川口镇。”
    田爷爷迷惑的看着苏阳,苏阳大半年了,没离开过,这突然要到镇上去,不仅问:“去镇上做什么?”
    苏阳说:“我们去把杨天霸杀了,他活的时间太长了。”
    田爷爷与田苗苗面面相觑,又惊恐的看着苏阳。
    田爷爷不会武艺,虽然见他们天天蹦蹦跳跳,挥拳踢腿的,可在他眼里,他们毕竟半拉孩子,能有多少能耐本事,说:“杨天霸也会武艺,又有十几个护院的,就是平常上街都跟着小伙子。你去杀他,万万使不得!”
    苏阳却不屑,别说一个镇上的恶霸,天下能让他害怕的人在他心里是没有的,就是师傅他觉得都已不如他,只是他不是那种张扬的不知深浅的人,所以,别人并不知他的深浅。可对他来说,想定的事就要去做,只是要做成,做的隐秘,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不为人所知,那才是一个高明的杀手。他说:“没事,爷爷尽管放心,我会做好充分的准备。”
    田苗苗见哥哥胸有成竹的,也勇气十足的说:“我和哥哥一起去。”
    田爷爷严厉的说:“不行。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你们再练上几年再说。”
    苏阳说:“爷爷放心,苗苗只是去认人,不会有事的,有我在,谁敢碰苗苗一手指头,我杀他全家。”
    田爷爷怔怔的看着他,这话听着好瘆人,就是自家孩子说的,听着也不舒服,说:“坏人该杀,可不要乱杀无辜的人,造孽!”
    苏阳被爷爷说的不好意思了,给自己内心教诲:以后这种大话狠话不许再说。又给爷爷说:“知道,我就那么一说。”
    川口镇地处两县交界,离阳城县城一百多里,穿过两个镇子,离清河县城三十几里。由于偏僻,没有驻军,只有清河县的军警经常光临,。镇子不大,常住人口几千人。镇子就一条主街道,由西北向东南蜿蜒而去。
    这天正遇大集,周围十里八乡的都来赶集,街上摆满货摊,人流拥挤。苏阳和田苗苗吃过早饭就赶路去川口镇,三十多里路,走了两个多小时,到镇上已经快晌午了。杨天霸家在镇东口,大门楼就在街道北,后面一大片房子,有几十间,高高大大的,很气派。苏阳当然不会就这样闯进去,只是走了走,打算晚上进去根据情况再做计较,然后和田苗苗逛起了街,到中午了,田苗苗说饿了,苏阳领他进了一家饭馆,要了两碗炸酱面,一盘牛肉,刚开始吃,田苗苗神情大变,豁得站起来,急切的指着窗外说:“哥哥,哥哥,杨天霸!杨天霸!”,
    苏阳神色不动的笑了笑,说:“坐下吃饭。”
    田苗苗还想说什么,苏阳摇了摇头,田苗苗意识到自己的失态,扭头看了看店里吃饭的人,坐下低头吃饭。苏阳带她出来一是让她认人,二是想让她历练,她刚才的样子苏阳又不敢了,她太不经事,沉不住气,就像姨姨家的三姐姐一样,比他大四岁,还是一股脑的少女气,像他的妹妹一样。
    “你吃饭,别出去,我出去走走。”苏阳低低的说了声,站起往外走去。
    田苗苗想站起来,又听话的坐下了,心咚咚的跳,神经紧绷,两个拳头紧紧地捏着,又不敢往外看。
    苏阳看到田苗苗异样的反应,往街上瞟了一眼,立刻看到一个上身穿白色绸缎大褂,下身蓝色绸缎长袍,头上扣一顶瓜皮帽的大汉,年纪有四十多岁,身后跟着一个身穿白黑粗布衣,打着补丁的小伙子,比杨天霸矮一点,但看上去凶狠结实。在街上,杨天霸有鹤立鸡群的感觉,不用田苗苗特别指认。苏阳安抚住田苗苗,闪身到街上,快步朝前走去,越过杨天霸四五十米,又折返回来,从杨天霸身边察身走过,再未回头,径直进了饭馆低头吃饭。田苗苗死死盯着他,张了张口,又没出声。苏阳朝她笑了笑,说:“赶紧吃饭,吃完饭咱们回家。”
    “回家?”田苗苗疑惑地看着苏阳,不是说来报仇杀人的,不见杀人,咋就回家。
    苏阳知道他的心思,伸手揉了揉她的头,说:“好好吃饭!”
    杨天霸也是乘兴来街上赶集凑热闹,苏阳一身农村穷小子穿戴,也太普通了,在这大街上擦身走过,没引起他们任何注意,走过去有三十来米,杨天霸突然一捂胸口,腿一软,痛苦的倒了下去。
    “老爷!老爷!”跟着的护院扶了他一把,没扶住,跪下,摇着他焦急的问:“你怎么了?”
    杨天霸摇着头,似乎极力想明白咋回事,说话的力气也没了,身子渐渐地软了,瞪着眼,看着天。
    街上的人立刻围过来看热闹,搞不清咋回事,有人提醒莫不是中暑了,赶快看郎中,护院立刻蹲身背起杨天霸向医馆跑去。
    苏阳和田苗苗吃完饭来到街上,看着他们跑过去。
    田苗苗低声问:“哥哥,他咋啦?”
    苏阳在她耳边低声说:“我把他杀了。”
    “啊!”田苗苗惊得扭头看着。杨天霸在那个护院背上,头歪着,耷拉着,两条胳膊两条腿垂着,随着护院跑动自由的晃着,显然,是不自主了,死了的样子。可毕竟没见哥哥杀人,怎么就杀了?杀人不应该是惊天动地的?就这么简单?她真想去看看,闹明白,再问问杨天霸该不该死。
    苏阳拉住她的手紧走着说:“快走,我们回家。”
    杨家在川口镇称霸好多年了,杨天霸他爹在川口的名声还好,都叫杨大善人,娶了四房太太,育有五儿五女,杨天霸是最小的一个,他大哥在国民政府,听说最近要从武汉搬到重庆去,二哥做生意出了国,把他四哥也带走了,三哥在省城教书。杨家人在镇上来说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杨大善人在的时候,弟兄们每年都得回家来,就是人不回来孝敬的东西也得回来,何等的光宗耀祖。杨大善人死后,弟兄们就少有来往,特别这几年战乱,连消息也没有了。
    杨天霸从小就是镇上一霸,谁惹着他谁倒霉。后来哥哥姐姐都走了,偌大的家业都留给了他,他从小不爱读书,他爹给他请了武师教了他三年武艺,虽高不成低不就,也算有武艺傍身,一般人不敢招惹。这里人都有练武的习俗,比他武艺高的人多了,可架不住他势力大,常年养的护院就十几个,长工三十几个,听说家里枪炮都有。他共娶了七房太太,大太太是他爹给他明媒正娶回来的,其她都是他强迫或半抢半娶来的,这镇上和十里八乡被他祸害的女子媳妇没二十也有十八个。
    杨天霸被背到医馆,郎中摸了摸脉,又摸了摸鼻息,说:“人已经死了,没气了,背回去吧”
    护院焦急的说:“好好的咋就会没气了,你再给瞧瞧。”
    郎中又摸了摸脉,是杨天霸,他也不敢怠慢,可死了就是死了,他又说:“真死了,瞧不过来了。”
    护院跑回杨家,把情况告诉大太太,立刻杨家一大帮人到医馆,人确实死了,可怎么死的,郎中说不知道,护院也说好好的在街上走着,什么也没发生,就倒下了。后来郎中说只有到县城医院解剖尸体才能知道怎么死的。杨家立刻去了四辆马车,到清河县医院,还没解剖,大夫说是被人杀了,用锐器把心脏捅破了。县警察局就来人,把那个护院给抓了,认定是他做的,打的死去活来,又问不出个所以然,事情也就放下了。
    杨天霸几个大点的孩子都是女儿,儿子最大的才十六岁,还在念书,不成事,家里没个立事的主心骨。杨天霸死了,死的蹊跷,后路没做安排,时间一长,家里就有了反应。首先是几房有儿子的媳妇闹着分家,大太太却想把持整个家,可他只生了两个闺女,别人不服气。四太太和保安团的一个叫孙连河的连长有勾搭,杨天霸在的时候只偷了几次,杨天霸一死孙连河的胆就大了,经常来川口,起初一个人骑着自行车,挎着盒子炮,偷完情就走了,后来开始留宿。大太太骂四太太老爷尸骨未寒就偷人不要脸,孙连河干脆带着人站在院里给他偷情保驾。保安团的人大部分都是地痞流氓,哪能安分,先是一个排长把七姨太奸了,七姨太还怀着身孕,都流产了。后来三姨太和她十四岁的女儿被十多个保安团的人轮奸了,差点要了命。吓的太太们都跑出去躲了。
    此后,川口杨家就这样没落了。
    杀了杨天霸,对苏阳、田苗苗他们没产生任何影响,日子还就那样一天天过去。
    这天和往常一样,田爷爷在地里干活,看看太阳,快到中天了,该回去给孩子们做饭了,便扛着锄头回了家。他到家刚点着火,水还未烧开,突然,十一个鬼子从东侧的山梁走过来。他们肩挎着枪,还有扛着测量设备的,显然是些测绘兵,叽里呱啦的说着什么,直接进了小院。有几个坐下来,几个比划着要喝水。田爷爷没理会。鬼子揭开锅盖看了看,又提过来水桶,用碗舀水喝。两个鬼子拉门要进屋子,大概是想找吃的。
    “进屋干什么!”田爷爷警觉地走过去挡门。
    “八嘎!”鬼子不高兴的推开田爷爷,强行进了屋。
    田爷爷当然是担心他们发现苏阳的大洋,也跟进了屋子。
    两个鬼子进屋就乱翻,碍手的东西就乱扔在地上。一个鬼子把手伸向盛玉米的萝,田爷爷扑上去一把推开鬼子,大喊着说:“别乱动东西!”因为苏阳的大洋他就埋在萝里的玉米里。
    “八嘎!”鬼子不高兴了,操起枪,刺刀就离田爷爷一寸比划着,让田爷爷离开。田爷爷不离开。鬼子又叫骂了几声,见田爷爷不离开,凶狠的一刺刀捅进田爷爷腹部,血立刻染红了田爷爷的裤子。田爷爷咬着牙,就是不离开。鬼子一把扯倒田爷爷,又用枪托在田大爷背部狠狠砸了三枪托。田爷爷想爬起来,可再未能爬起来。鬼子把萝一把掀翻在地,大洋哗的全现了出来。鬼子立刻“哇!哇!”惊喜的叫着捡地上大洋。院里的鬼子也冲进来抢着捡大洋。一个军曹大骂着踹了几人,把大洋收了,又平均分了,喝足了水扬长而去。
    田爷爷是死是活,他们没有管,甚至没感觉。就是畜生也是有感情的,何况他们还是人。如果面对自己的父母,面对自己的乡亲,他们绝对不会这样。可在这里,他们是没有人性和情感可言的,看到中国人就像看到畜生一样,正如中国人(真正的中国人,不包括汉奸)看到他们就像看到畜生一样,只想着把他们杀了。更因为他们已经掠夺成性,就像那些土匪强盗一样,比那些土匪强盗更可恨的是他们是以国家的形式来中国的,他们的目的还不仅仅是财富,还有占有土地,征服民族。也就是要亡国灭种。这就是战争下的侵略者的敌人性和民族性。
    过了有半个小时,苏阳和田苗苗练武归来。田苗苗和往常一样进了院子就喊着爷爷往屋里跑。
    “等一下!”苏阳看到锅在灶上却灭了火,水桶倒在地上,低头又看到地上的皮鞋印。他喊住田苗苗,自己贴向门边墙,屋里没动静,闪身进了屋,他的心猛然一缩,不仅颤抖了一下,眼前的情景令他吃惊,他没吭声,默然蹲下身,爷爷身下的血已经凝固了,他摸了摸爷爷,已没气了,但身子还有温度。
    “爷爷!爷爷!”田苗苗随后进来,看到倒在地上的爷爷,哭喊着,往起拉着爷爷,“爷爷,你怎么啦?爷爷,你不能死啊!爷爷……”
    田苗苗瘫坐在地上,抱着爷爷的头,哭的撕心裂肺。
    苏阳站着,目光呆了呆。这一变故太突然了,爷爷被人杀了,会是什么人?他的脑子飞快的转着。他回阳城就做了两件事,刺杀酒井村树和杨天霸。如果是酒井村树的事,鬼子追到这里来,应该是周密布控,明确他在屋里,然后采取围捕。既是不能明确,也应该是大范围搜捕,这样把爷爷杀了就走了是什么意思?难道要给他报信?鬼子傻还是他傻!他杀杨天霸更是隐秘,不可能追到这里来。他又几次到院子查看,周围没有人影,来的脚印和走的脚印都是直趟子,说明这些人目的明确,而且来去是不同的方向。“路过的!”这一判断像开场锣一样“锵!”的一声,在他的意识里荡漾震颤,使他立刻明悟到眼前发生了什么,心里相应有了计较,对哭的瘫坐在地的田苗苗突然吼道:“别哭了,哭有什么用,爷爷已经死了,放下他,站起来!”
    田苗苗没见过苏阳这样愤怒的给她发脾气,完全呆了,机械的放下爷爷,站了起来。她毕竟还小,再说女孩子,遇到这种危机往往被情绪控制,头脑是不清楚的。
    “时间不长,杀爷爷的人还没走远,我们赶快去追!”苏阳拉住田苗苗就往外走,循着脚印往前跑。
    田苗苗还抽搐着淌着眼泪。
    苏阳却恨铁不成钢的又严厉的说:“擦干眼泪,不许哭!我们追上去就要杀人,你这个样子,杀不了别人,反被别人杀了,爷爷就白养活你了!”
    田苗苗怔了怔,极力忍着,被拉着跑着抹着眼泪,心依然哀伤着走不出来,神情木木的对现实情景没有感觉似的。如果没有哥哥,她不知道会怎么样,或许她会绝望而哭死,或许她会豁然长大。但现在她还小,不会像哥哥这样,遇事头脑冷静,准确分析判断,果断行动。她做不到。
    脚印太明显,即使在荒草里,也不用低头详细辨认,一眼可见。苏阳和田苗苗在树林和灌木中躲避穿梭,急速奔跑着,衣服撕破了,手臂划伤了,他们都不觉得,他们此时唯一的信念就是追上凶手,杀了他们。在这乱世,没有人为他们伸张正义,唯有他们自己去报仇雪恨。就像田苗苗的父母,就像下十里村死了的其他村民。他们死就死了,找谁去?
    他们追出去十多里地,在向西的一道山脊,多个人头起起伏伏的移动着。
    苏阳低了低身,低声说:“是日本人,有十来个。注意点,别出声响。”
    田苗苗这时已冷静了许多,但她对日本人没概念,只是听哥哥的,机械的点了点头,猫着腰,跟着哥哥,奔奔跳跳的往前跑。鬼子大摇大摆的,相隔一米左右距离,蛇形的往前走,很快他们就追到近前,在离鬼子三十多米,苏阳蹲下身,说:“哥哥扑上去杀他们,怕有些杀不死,会在哥哥身后开枪。你在后面补杀,每个人都要补一次。”
    田苗苗第一次杀人,自然紧张,但哥哥要她做的她当然要做,心无旁骛的直点头。
    苏阳杀这么几个人别说暗杀,就是明着杀,敌人也没机会,用不着妹妹动手,但他要妹妹动手,积累杀人经验。
    “放松精神,把本领都用出来。”苏阳又说,“你一旦失误,爷爷没了,哥哥也就没了。”
    田苗苗立刻咧嘴要哭,苏阳皱眉瞪她一眼,她又憋回去了。
    苏阳闪身又像猎豹扑食一样向前窜去,转眼就到鬼子近前,根本不等鬼子反应,一个一个的往前跃去,十个鬼子就几秒时间,缓缓倒下去,最后一个鬼子感觉异样要转身,苏阳要杀他三次都杀过去了,但苏阳没杀他,而是一把夺了他的枪,卸了他的手雷和其他装备。
    田苗苗见哥哥扑上去了,没敢怠慢,随后跟上去,到第一个鬼子身前时,鬼子捂着脖子正要倒下去,她此时心里只有要护着哥哥,脑子里再啥也没有,几乎本能的挥手在鬼子脖子上再划一刀,有些不放心,连划两刀,从站着的划到倒地的,到最后一个鬼子近前,苏阳说:“这个鬼子没死,杀了他!”鬼子在懵懂状态醒悟过来,转身要跑。田苗苗扑上去在他脖子上连划几刀,鬼子扑倒在地抽搐着。
    苏阳不让田苗苗缓气,忙说:“赶快搜东西,完事赶快走,有人来了我们就麻烦了。”
    田苗苗立刻拉扯鬼子,搜东西,果然搜出二十多个大洋,说:“哥哥,这是我们的大洋。”
    苏阳说:“对,就为这些大洋他们杀了爷爷!”
    田苗苗一听更气了,这个鬼子还在抽搐,她抓起地上的枪,抡起枪托,在鬼子的头上砸了几下,把鬼子的头直接砸烂了。她还要去砸别的鬼子,苏阳拦下她说:“都死了,不用砸了。我们赶紧把东西缴获了走人。”
    “哦!”田苗苗听话的放下枪,一个一个的搜鬼子的尸体。没有哥哥,这些事她是不敢干,也不会干的,可现在他对这些尸体免疫了似的,随意摆弄着。当然,如果不是苏阳这样冷静的处理,指挥她,而是说好可怕好恶心,她肯定会又呕又吐,拔腿就跑。现在她不会,以后再做这些事她也不会了。正如鬼子对爷爷一样,他们对这些鬼子的死也毫无感觉,死就死了,似乎死的还不解她的气。
    苏阳把鬼子的枪、子弹、手雷、水壶和测量设备收了捆扎好。
    田苗苗拿着鬼子的一双鞋反反正正里里外外的看着,说:“哥哥,这些人的鞋可好哩,我们一人穿一双。”
    苏阳不假思索的说:“不行!”
    田苗苗不解的问:“为什么?反正他们都死了,还要这些东西啊?”
    “这些人是不要了,其他鬼子见我们穿他们的鞋,还不得把我们抓起来。”
    “哦。”她没想这些。
    “以后记住,我们杀了这么多人,除我们两个知道,对任何人不许说半个字,也不能留一丝一毫的把柄。”
    “哦!”田苗苗这时才有了自己是杀了人的人的觉悟,一丝隐瞒自身,保护自己的意识。
    他们把缴获的东西都收好,背到他们练武的南边一处断崖上,那里有个小洞,外面看有个老鹰窝,苏阳用攀岩绳爬上去,把东西拉上去藏好,又处理了地面他们留下的痕迹。才又回到爷爷身边。正是盛夏,两个小时过去了。田苗苗也不顾味道,跪在爷爷身边,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个没完。苏阳这时也不制止她了,一声不吭,把拾到的做饭用的木头全部垛了起来,半人高,把爷爷的尸体抱到木头垛上,然后点了火。
    “不!哥哥,你不能这样,我要爷爷,啊……”田苗苗往火堆跟前扑着,嘶喊着。
    苏阳抱住她不松手,就在一旁看着爷爷的尸体在火里燃烧。田苗苗只知道悲伤,他却在想:他们去买棺材葬爷爷不可能,死了这么多人,鬼子最晚明天上午就会来搜索,鬼子一来,爷爷的尸体是保不住的,即使埋了也会给挖出来,再不会给埋,就曝尸荒野了,而且鬼子会留人抓再来埋爷爷的人,他们离开两个月内不能再回这里。与其这样,不如把爷爷火烧了,藏起来,将来有条件再回来好好埋。
    爷爷的尸体烧了两个多小时,苏阳把爷爷的尸骨捡起来,用布包了,然后塞进一个下部完好,中部空洞而且还活着的树洞里,洞口用土筑实了,然后把痕迹清理干净。做好这一切,天已经黑了。
    田苗苗瘫坐在地上一直哭,哭累了自己在树荫下睡着了。苏阳做好了饭,喊醒她吃饭,她不吃,还咧着嘴说:“哥哥,爷爷没了,你要走吗?”
    苏阳坐到她身旁,说:“到阳城去。”
    田苗苗说:“哪里有家吗?”
    “没有”
    “那你不要离开好不好!”
    “必须走,这里不能住了,明天一早鬼子就会到这里来。”
    “那我到哪里去啊?”
    苏阳不明白她怎么这样说,问:“你不愿意跟我走?”
    田苗苗期期艾艾的说:“我怕你不要我。”
    “胡说什么?你是我妹妹!”
    “是认得,又不是亲的。”
    苏阳好气的说:“认得也是妹妹,爷爷不在了,我走哪里你都得跟着,不许离开我,要离开必须经过我同意。如果我要离开,我也会把你安顿好再走。”
    田苗苗才有了喜色,脱口说:“哥哥真好!”
    苏阳却并不觉得自己好,他已经杀了二十多个人了,说他是好人,他自己也不信,说:“赶紧吃饭,吃完饭我们就走。多吃一点,下次吃饭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有没有饭吃。”
    田苗苗终于大口大口的吃起饭来。的确,他们是相认了,这半年来,也形影不离,但毕竟不是血亲,在心理上还是外人,遇到事还要依据约定。好在苏阳不是那种势利浅薄的小人,认了妹妹就是妹妹,岂有抛下妹妹不管的道理。田苗苗也满心思想跟着这个哥哥,听了哥哥的保证,她心里踏实了。
    正如苏阳预计的那样,第二天上午九点多,鬼子从东西两个方向搜了上来,两个分队的鬼子,加上特务队三十多人,围着鬼子的尸体搜到天黑,把爷爷的土屋扒平了,地面都撅了三尺深,除了鬼子的尸体,其它一无所获,最后抬着鬼子的尸体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