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涨潮了,起风了

      第141章涨潮了,起风了
    “嬷嬷,快来,二蛋偷吃蛋!”
    早晨,宋榴花在院子里溜达一圈,刚走到二蛋的豪华窝旁边,就见到这货嗷呜一口吞了个蛋。
    她惊得眼睛都瞪圆了,“没想到啊,二蛋你还是个狡猾的。”
    她还以为这是只老实兔兔来着。
    杨嬷嬷闻言匆匆赶到。
    宋榴花告状道:“二蛋监守自盗!”
    二蛋:“...”
    翻车了!!
    猝不及防!
    一双红眼睛水汪汪地看着杨嬷嬷,杨嬷嬷瞬间心软,“嗨,二蛋本就吃肉,我数过,他一次就偷吃几颗,不多。”
    宋榴花颇为稀奇地看着它,素芬儿和富贵那是真老实温顺。
    这只看起来温和可欺的兔叽兽,居然是个有心眼的。
    乍一看它,这会儿虽然装作老实兔模样,那双眼睛里的灵动骗不了人。
    “啧啧...”
    宋榴花觉得还挺有意思的。
    蹲下身,目光和它对视,笑道:“差不多就得了啊,霍霍多了,就拿你下锅。”
    二蛋眨了眨眼睛。
    那模样要多无辜有多无辜。
    宋榴花好笑地起身。
    偶尔逗逗宠物,还怪有意思的。
    月底,城外异兽潮彻底结束,大水蔓延至城墙根。
    每年汛季,从大陆中心,地底涌出一股水流,为了躲避水潮,陆生的异兽按例外迁。
    人类居住的城池,多建有防洪的高墙,极少需要迁移的。
    北域的异兽向北迁,南域的异兽向南迁,炎青城属于南域的最南面,水到这处已经浅了不少,异兽便稍微向远处迁移一段距离。
    城墙建得高,炎青城的百姓基本没迁过地方。
    每年汛季,有些迁移的异兽在途中失了方向,误闯人类城池。
    这便是异兽潮的来源。
    异兽潮退去,表明异兽撤退得差不多了,水流也就到了。
    今日城墙上热闹得厉害。
    大人小孩儿都跑来看潮水。
    趴在又厚又高的城墙上,看水浪涌动,水中时而带来些许残树枝儿,时而裹挟着不少灵果。
    孩子们兴奋地用事先做好的网,将这些灵果网上来。
    兴奋地叽叽喳喳。
    宋榴花好奇去看了一眼,发现确实挺有意思的。
    只趴在城墙上盯着滚滚而来的水流,颇有种钱塘江看浪潮的感觉。
    更别提水中不止会飘来灵果,还有不少水生异兽被裹挟而来。鱼类最多,一网下去,能收获不少。
    大多是灵力低微的一级灵鱼,多的是普通鱼,好歹也能果腹。众人各显神通,撒网、用篓子。
    炼药师们也不甘示弱,用带有迷幻的药,沿着上游撒下去,在下游设网,总能网住一些低阶的灵鱼。
    还有偶尔几只被冲过来的水生异兽,如棕黄色的水兔、火红的水狸、体型微大的水獾...
    种类还不少。
    一连几天,城内都跟过年似的,百姓们高兴得不行。
    宋榴花每天早晨都是睡到自然醒,等她睡醒了,杨嬷嬷已经温了饭,提着篓子去城墙上网鱼、和灵果了。
    她吃了早饭,便嗑着瓜子,慢悠悠地晃悠到城墙根上看热闹。
    每每看到别家抓上鱼或者网到不少灵果,宋榴花都觉得无比充实。
    凤山、凤饮等,百来家的女眷在城墙上忙活,宋榴花跟过去看热闹,还会被塞灵果啥的。
    第一次她还收,后面再给就不收了。
    她并不缺灵果,收几个算个意思,再多拿也没必要。
    这时,水中的东西不算多,凤辞等稍微有些势力的武灵师也不跟普通人抢,便都在家休息。
    汛季也是狩猎的大好时机。
    等休息一阵儿,做好准备,便可进行下一次的狩猎。
    夜里,宋榴花被呼号的风声吵醒,起来喝了水又迷迷糊糊睡去。
    早上起来,外面的风声依旧很大,杨嬷嬷端了早餐过来,惋惜道:“怎么今日就开始起风了呢?”
    “还打算今日去城墙上捞鱼。”
    凤辞今日没去演武场,只在廊下练了半个时辰剑。
    沐浴换了身衣裳,在饭桌前坐下,接过杨嬷嬷手中的勺子,亲自给宋榴花盛了碗灵米粥。
    杨嬷嬷已经习以为常。
    宋榴花吹了吹微烫的粥,说道:“汛季八个月呢,水退下去还有一段时间,捕鱼有的是空闲。”
    杨嬷嬷一想,到是这个理儿,笑道:“没一次捕个尽兴,总是惦记着。”
    “起风了也好,天上到处是种子,水生的种子随风落在水里,水里长了灵植,又可以去采灵植。”
    “去年收集了不少种子,大多是一级、二级的种子,望今年找些好种子。”
    十风大陆的种子,大多会在汛季成熟,表皮自带一层防护灵力。
    宋榴花本就是灵植师,对此也来了兴致,若是运气好,能收集到稀有种子,种出来,也算是挖到宝了。
    吃过早饭,在廊下站了一会儿,风稍微小些了。
    宋榴花果然见到空中漂浮着不少种子,有的种子大,有拳头大小,好在并没有那么重,否则砸在人头上也不是好玩的。
    更多的是拇指大小、小指甲盖大小以及极小几乎看不见的种子。
    宋榴花找出一件儿不大穿的旧纱衣,给杨嬷嬷改造成一个网子。
    杨嬷嬷针线活不错,飞针走线,一盏茶不到的时间,就做了好几个撒网。
    凤辞帮忙安上银丝网圈和长木手柄,几个收集种子的网就做好了。
    一上午,宋榴花、王嬷嬷在院子里网网网,网了不少种子。
    下午风停了,空中的种子落地,宋榴花和杨嬷嬷趴在院中找了许久,也收集到不少。
    她本还想去外面街道上看看,结果刚走到巷子口,就见到一群孩子腰间拴着布袋在街上跑来跑去。
    干净的青石板大街上,别说种子,便是一颗石头都被捡走了。
    宋榴花也没想到大家的速度这么快,只好打道回去了。
    将她和杨嬷嬷收集到的种子拢在一处,满满一箩筐。
    黑的、黄的、白的、紫的、红的、绿的、橙的、青的,大的、小的、芝麻大小的,全部掺杂在一起。
    宋榴花基本都不认识。
    十风大陆的植物种类繁多,种子相似的不计其数,便是最常见的野菜种子,不种出来,看到其植株本身的模样,也不敢确定,到底是何种灵植。
    从下午到晚上,她挑了又挑,只将一小半的种子完成了分类。
    且种类还贼多,光是存放种子的大瓷瓶都用了不少。
    就这,随便拨弄一下,还能看到不大一样的种子。
    若不是她记性不错,这么些种子,刚见到,便不记得有没有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