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盘龙父子。

      盘龙山,这座山的名字很有些来历,据说是*,盘踞于此,化为高山,是真是假已经无可考证,却因为盘龙山上的盘龙堡,让这山在江湖上也是大大有名。
    若不是认识的人带路,或者是盘龙堡愿意放客进入,没有人能够踏足盘龙山,先不说山中的阵法陷阱,便是那山下的民户也不是好欺的,这里的民户自成一体,无城而有城,受盘龙堡保护,供盘龙堡差遣,若是选择弟子,也是这里的民户优先。
    这种情况应该是朝廷所不允许的,但是偏偏,百年以来,都是如此,甚至成了一种习惯,朝廷不管,江湖不犯,盘龙堡也就自然有了一种超俗的地位,加之其把守的关隘是进入雪林的必经之路,每年也有不少买路费的进项。
    雪林中独有一种林木,就是雪木,其白如冰,全无花叶,唯有树枝茕茕,给人苍茫之感。这雪林中名贵的就是雪木,其利可断金,其珍可救人,足以让天下人蜂拥而欲得。盘龙堡久居雪林要口,竟然有了一种说法,说盘龙堡富为天下最。
    财富往往是容易引人觊觎的,可是因为盘龙堡一直在江湖上保持中立,更有兵防,竟然也无人敢下手,呃,不能说是无人,只是那些宵小无一不是惨败而归,虽然有人说什么盘龙堡和朝廷勾结的话,但实力不如人家,最多也只能使发发牢骚罢了。
    盘龙堡的弟子因为这种种原因一旦入了江湖总有一种超然的感觉,常常插手于江湖纷争之中,大小不论,却还算正义中立,也无人不满,偶尔还有人请盘龙堡的人来评判一下是非,更加涨了其威势。
    “千山,你此去江湖可有什么感悟?”盘龙堡现任的堡主梁念恩高坐在椅上问着,脸上是一如既往的严肃,语气却温和了许多。
    梁念恩五十多岁,鬓边已经有了白发,早已懒于操持堡中事务,多年的平静最是磨砺人的雄心壮志,从最开始掌权的新官上任到现在的听之任之,堡中已经渐渐有了传闻说这位堡主威风不再,有些想要作乱的已经暗暗筹备了起来。
    梁千山直视着父亲的双眸,那里面已经没有了精光,只有些浑浊和倦怠,父亲老了,他是第一次这样感觉,急忙低下了头,眼睛中却有了些酸涩之意。
    他不是父亲的长子,也不是嫡子,接任堡主之位的希望并不大,可是父亲力排众议地一力支持却让他在人情寡淡中体会到了难得的父爱,一直深以为念。
    “江湖事繁,恩怨不断,如今,太后掌权,朝中也是混乱繁杂,诸大臣政见不一,连城卫都受到了影响,恐怕数年之内将有大变。”梁千山的思路很清晰,所谓江湖,在堡中而言并不能够之论江湖而不论朝廷,二者并提也要侧重朝廷。
    城卫换防是三年一次,本来都是领皇命,属司卫,但现在朝中一家独大,周谨全权掌控兵权,若有趋势,全由其下令,城卫只知周谨而不知皇帝,而周谨独爱太后已为天下知,如此,城卫军权也同属太后,此消彼长,皇帝状况可想而知。
    不同于其他军权,城卫与城主关系密切,可以说是二者共同治城,而互相制约,如今城卫已乱,就少不得有些城主要乱权。虽然已经废了封王赏地的法令,可是城主势大还是不容置疑的,若是与内臣勾结,动乱可知。
    “右丞一手把持了天下选才,恩科所出,十之八九都为其门生,早有非议,太后一力作保,任红蓝两座相争,此心难测。”梁千山沉吟着说,这话他已经说得过了。
    左丞红座,右丞蓝座,朝中小事多出令红蓝两座,军政分离,倒也省了不少事端,反观如今太平盛世,倒是红座的权还要小些,无碍大局,而政事驳杂,蓝座下的人多也属正常,可是,梁千山就总觉得这其中有些古怪,到底还是在太后弄权何为的问题上。
    “嗯。”梁念恩不知可否地应了一声,这些事情他早都知晓,他知道的远比梁千山所说的更多,刚才所问不过是考核而已,眼下看来,这个儿子果然是不负众望,很有些能耐,能够探得其中关键,只是见识到底还是太浅了。
    “此间无事,你可以回去了,你母亲已经念叨你好久了。”梁念恩充满慈爱地说着,这样表达感情实在不是他擅长的,话说得生硬。
    梁千山应了一声就要离开大厅,他的母亲只是个妾室,按照堡中规矩尚且不得入正屋,即便梁念恩再宠爱他,却也不能让他的母亲母凭子贵,这一点,他早就明白了,能够得父亲这样一句就已经很知足了。
    “哦,父亲,尚有一事须禀。”梁千山去而复返,隐约看到墙壁晃动,心生狐疑,低了头说道,“此间外出,碰得苏君,他让寻觅其长子,画像已经拿到,不知堡中要不要帮忙?”
    虽然有“君子诺,值千金”的说法,可是若是这个承诺会损害到堡中利益,自然还是需要重利轻诺,如同所有大家族的规矩一样,堡中就是堡主为大,所有的事情都需要符合盘龙堡的利益才行。
    “苏君?!”梁念恩惊而站起,他倒是早知道苏君已入江湖,只是想不到自己的爱子竟然能够碰到,而且苏君要求寻人,这人若是好寻,哪里用得着找人帮忙寻找阿,定然是千难万难。
    “这事你不要管,下去吧!”声音严厉,竟然有了几分责备的意思。
    梁千山哪里敢久留,父亲积威深远,他应了一声,匆匆而去,再不敢回头看一眼,总觉得在那大厅之中连骨头都生寒。
    大厅中静默了一下,梁念恩坐回原位,摁了一下椅子上的机关,身后的墙壁晃动,仿佛门一样打开,透出阵阵寒气,阴冷入骨。
    “他走了?”门中有人探问,声音清越,竟不似凡人之音。
    “嗯。”梁念恩起身候在门边儿,把刚才的事情又说了一遍,“一年前,太后曾经动用凤卫频繁往来西州,如今苏君又去西州,只怕也是为了这个寻人,是否寻子尚且不论,但其江湖结怨甚多,行踪又为太后所露,咱们还是不好帮忙的吧!”
    “所言甚善。”
    得到赞许,梁念恩也很是高兴,又继续说着:“太后与苏君一向有旧,此时放出消息,虽然已经由千山所证是实,但也须防有变,唯恐太后是借机寻隙铲除我盘龙堡,苏君之能,实在是不能小觑。”
    “善!”门内之人一直未出,梁念恩也没有丝毫往里看的念头,那若有实质的白色冷气不断冒出,一会儿身上就结了一层白霜,好似雪人儿一般,真不知门内人如何耐得如此寒气。
    “堡中事务你尽可料理,我大限将至,还需尽快选人接任,你可有人选?”随着寒气,清越的声音吐出一句问话。
    梁念恩一听就苦笑,他共有三子,长子木讷不堪,若是得到重负只怕不出数年就为旁人所趁,要知道这堡中并不只是堡主一家,尚有兵士若干,百年下来,兵士之家也有做大的,且心不在小,自己尚可震慑,若是继者无能,早晚必败。
    与长子相反,嫡子年轻轻狂,什么都敢做,什么都做不好,在堡中已经是早晚生事,更耐不住耳根软,受人挑唆,与数家结怨甚深,只怕他一继任,不待数年,堡中就要大乱。
    唯一可待的似乎就是年纪最轻的梁千山了,他聪明却不狂傲,忍让却不任人欺凌,倒是难得的大才,只可惜,只可惜……幼子唯一,无法分身。
    “这、这……”梁念恩急得面颊通红,倒是融了面上的薄霜,化水成汗了。
    “唉——我知你难处,可此事甚急,最多三天,否则时不待我,这盘龙堡也要败了!”声音说完不等梁念恩回话,门就关上了,也隔绝了那一层寒气。
    盘龙堡世代相传的一项秘功,需要在冰雪之地练功,其威不可测,其秘非传人不闻,即便是梁念恩自己也所知甚少,却知道这重要性,若是没有人继承这功夫,旁的不说,只怕盘龙堡一脉自此断绝。
    那门中人也不是旁人,算起来还算是梁念恩的叔叔辈,也难怪他执礼甚恭了,也难怪他不敢不听从命令了。
    一个是为永世计,一个是为现世计,有那人在,当可保得盘龙堡不乱吧!存着这样一份痴想,梁念恩摇了摇头,罢了罢了,再让他们母子团聚两日,两日后,送他入雪林吧!
    喟然一声长叹在厅中回响不绝,梁念恩还是下了决断,定下了永世之计,这一刻,他的身影格外孤寂,仿佛一下子苍老了许多,他,到底还是一个父亲。(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