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橙黄橘绿时 第98节

      “阿蕴……”苍老轻忽的声音从内传来。
    谢蕴咽下喉间哽咽,快步入内。
    帐中老人,瘦骨嶙峋,分明是与她叔父一般年纪,怎就苍老这许多呢?
    压抑许久的泪,终是决堤。
    泪水模糊了视线,她膝行上前,握住了老人轻颤摇摇欲坠的手。
    “好孩子……别哭……”
    “今日唤你来,有两件事托你……”
    谢蕴声音带着些哽咽:“师伯父但讲无妨,阿蕴定当从命。”
    “今日我去了,无需告知先生,每年生辰贺礼及书信,我已备好,会让儿孙送去姑苏……此乃其一……其二,王观……告诉他,官家不愿、不愿政改……让他请出,告诉他韬光养晦,留得青山在……阿蕴,告诉他啊……师伯等不到他了……”
    谢蕴眼泪喉间溢出一声呜咽,摇头,“他不会的……”
    王观已众叛亲离,走至今日,断难回头。
    宰相胸口起伏,攥着她的手很紧,从枕下拿出一封信,一枚牌子递给她,“阿蕴……若他执迷不悟,你、你拿着此物……代我去面见官家,官家会见你的,将这信呈上……”
    “阿蕴,阿蕴……”老人声音切切,是惜才,也是舍不下。
    他少年时师从谢氏,如今先生高寿,几十年间,在朝克己奉公,他没见过高祖高宗风采,却在先生赞不绝口的言辞中窥见一二。
    高祖时,定江山。
    如今朝堂,安社稷。
    许多政令得改,他汲汲营营,失了少年心气,许多夜里也曾想,如今这般,便罢了。
    待醒来,却依旧。
    他深知官家谨慎,也知大权在握,官家不愿分给武将。
    梁氏天下如何得的,百姓皆知。
    兵权便是梁氏皇帝心中的刺。
    官家想不明白,不过是心中有所仪仗,祖宗如此,他为何不可?
    官家不想改,王观坚持,到头来,便只有死路一条。
    少年不畏惧,但他舍不得。
    如今大厦未到将将倾时,来日未尝没有机会。
    留得青山在……留得青山在啊……
    床榻上的老人双眼泣泪,灰白的手颤着似是在抓什么。
    谢蕴眼泪滴在手背,攥着那牌子的手湿黏黏的,深吸口气,终是轻轻点了头。
    中秋夜,入仕三十载的宰相相公去了。
    城中喜乐阵阵,府中悲鸣声声。
    奏丧乐,挂丧幡,设灵台。
    丧报送去南苑,据说官家身边的探花郎顿时晕厥。
    未至返程日,官家仪仗回宫。
    官道上,戚钰将那人拦下,牵着自己的马上前,“骑我的吧。”
    王观双眼泛红血丝,深深看了他一眼,双手交叠,躬身行一大礼,“多谢。”
    谢谢蕴吧。
    戚钰摸了摸鼻子,扶起他,咕哝道:“别摔半路上,我还得让人去捡你。”
    王观嘴唇干裂,未多说什么,道谢罢,翻身上马,驾马疾去。
    丧礼第二日,谢蕴收到了叔父来信。
    不如她所料那般雷霆大怒,叔父信中言辞温和。他说,他早便料到了。两年前殿试那日便知,迟早会有今日。
    谢蕴泪湿衫,却不知是为谁哭的。
    忽的,模糊视线里,出现了一道高大身影。
    “你……”谢蕴红着眼,仰着头。
    刚出声,那道身影走近,粗糙手指擦去她眼中泪。
    “哭什么?”戚钰声音沙哑,手扶着她耳后摩挲。
    心绪乱,几桩事压在心口,一时也不知从何处说起。
    谢蕴摇摇头,泪眼朦胧的吐出一句:“好想你。”
    眼瞧着面前的人眉眼漾出得意,浑话道:“我将你拴在裤腰带上吧!走哪儿都带着!这样你日日夜夜都能与我一处!”
    谢蕴抿着唇抬眼瞪他。
    这眼神姿态,娇得很,又藏着些委屈,只她不自知。
    戚钰笑着弯腰,将她从椅子上托着抱起。
    谢蕴对这般姿势习惯得很好,只要不是撅着屁股被扛在肩上,怎样都行,她双手勾住他脖颈,一张脸埋在了他肩上。
    “欸,别把鼻涕蹭我身上了!”戚钰装模作样的急忙喊。
    话音刚路,肩膀就被掐了一下。
    小姑娘劲儿不大,但他喊疼倒是起劲儿。
    谢蕴丝毫不上当。
    只不过,被他这一打岔,原本的难过好像散了些。
    戚钰抱着她坐到榻上,自个儿靠着迎枕躺下,又伸手去拉那端坐的姑娘。
    谢蕴被他扯得扑倒在他胸口。
    戚钰顺势搂住她的腰,将人抱在身上趴着,声音喑哑:“给我抱会儿。”
    谢蕴脸枕着他胸口,身子侧趴着,耳边是他沉稳的心跳,身子随他呼吸间轻动。
    手刚一动,想要抱他,便被他抓着握在掌心。
    屋里很静,他们也是。
    .
    宰相下葬那日,谢蕴也去了。
    时隔几日,她见到了王观。
    他本就伤未好透,如今瞧着,只怕风一吹便倒了。
    丧礼后,谢蕴道:“走吧。”
    王观神色木然,少顷,沉出口气,往外面瞧了眼,唇角艰难扯出个笑,“戚小将军,在外面等你。”
    谢蕴‘嗯’了声,又说一遍:“走吧。”
    王观笑着摇摇头,“明日有朝会,今日便不去你那儿了。”
    谢蕴看着他,半晌后道:“你知道我要说什么,也知道,师伯临终前给你留了什么话。”
    王观眼睛一颤,脸上的笑顿住,渐渐收了。
    “三哥,明日朝会上,不会有人支持你的。”谢蕴微蹙眉,软了声道。
    王观正视着她,哑声道:“自能成羽翼,何必仰云梯。”[1]
    谢蕴:“若真如此,你又何需蛰伏三年之久?”
    谢蕴深吸口气,继而又道:“师伯临终之前托我两件事,一件是不可将他去世之事告知祖父,另一件便是你,他要你韬光养晦,要你自请出京。”
    王观眼圈红了,脖颈青筋绷起,却是轻轻摇了摇头,声音愈发的嘶哑:“你知道的。”
    父母命,他未从,如今半师之恩,他也不能退。
    谢蕴目光垂落,朝外喊了声:“戚钰!”
    外面等候片刻的人立马进来了,看看那个,又看看这个,问:“怎么?”
    谢蕴:“带他一起回去。”
    王观还未出声推拒,便被戚钰不甚情愿的‘勾肩搭背’带着朝外走去,文臣与武将的力气在此刻顷然展露。
    谢蕴与主家告辞,随其后出来,吩咐了人去王观府上取朝服。
    她行事妥帖,戚钰看得心口冒酸泡泡,强忍着没当着王观的面咬她一口。
    谢蕴扫他一眼,有恃无恐的又吩咐问月,去王观住的屋子点安神香,巾帕热水备好。
    戚钰咬牙。
    真行。
    回了府,三人沉默着用过饭,王观便去歇了。
    戚钰坐着没动,一双眼紧紧盯着谢蕴,眸光危险。
    谢蕴净了口,等丫鬟将桌上碗盏撤下,门关上,遮了一室漏光。
    她方才起身,细腰微弯,在他脸上亲了下,无奈道:“醋什么?”
    戚钰不抱她,酸溜溜问:“你对你兄长都这般好?”
    谢蕴神色诚挚:“我对日后夫君更好。”
    “……”
    这话是在哄他。
    戚钰冷哼一声,傲娇道:“没感觉到。”
    谢蕴也不恼,伸手去牵他的,问:“要歇晌吗?”
    不歇的是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