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和丽澳门行

      引言
    澳门游记之所以要突出游览澳门时的天气,是因为在出发前查看的天气预报让我们在出门前产生了一点点的烦恼。无论如何出门旅游的人们总是希望有蓝天白云的映衬,那样旅途中既简单方便又可拍下漂亮的景色。这次我们一行四人约定的出游日期是12月22日,没想到在出发的前三天女儿查得澳门的天气预报:22日中雨。女儿问:妈妈,澳门游改期吗?我想了想说:小姨和姨夫只能利用周末的时间,他们的通行证快过期了,不能再更改澳门游的时间了。
    21日下午,妹妹打来电话约定在出关处见面的时间,我特意叮嘱她预报的是中雨,要带两把雨伞。晚餐的时候,说起这事时,女儿又开上玩笑了:“看来我们母女中必有一人跟雨结缘,是个雨女。”我立刻跟着说笑:“莫非我是雨女?我从武汉来深圳的那天就下着雨呢。”说说笑笑中母女俩心中那一丝出游将遇雨天的烦恼早被抛到了九霄云外。
    次日一大早,天气虽然十分阴沉,却并没有一丝细雨,我们带着些喜悦出发了。一路上四个人还商量着,如果真下雨了,我们的行程就简单点儿,哪怕只在威尼斯人大酒店里随意逛逛也不错。威尼斯人是澳门回归后新建的一个大型住宿游乐购物中心,里面设有豪华的大赌场。果真遇到大雨干脆就呆在赌场看赌博吧,反正赌场也是澳门最有特色的旅游看点。
    我们顺利坐上了深圳开往澳门的快船,一个小时后抵达澳门。当我们走出快船舱门的时候并没有一丝的雨滴,简直算得上风和日丽呀,真是令我们格外地开心。女儿得意地问我:老妈,知道为什么今天会是好天气吗?我疑惑地看着她并不作答。她一笑小声说:那是因为有我这个晴女同行呀。我忍不住乐,心里说原来这调皮丫头又在给自己“贴金”呢!
    虽只是短短一天的自由行,但对澳门还是留下了些许的印象。
    印象一:欧式建筑很豪华
    女儿以前到过澳门,这次理所当然的承担了导游的任务。出关后她领着我们上了威尼斯人度假村酒店迎接游客的大巴车,直接到达威尼斯人。车停酒店专用的停车处,这座庞大的建筑完全是欧洲风格,极其豪华气派。抬头看着高高的楼顶上欧洲油画风格的装饰视觉很美,且透着浓浓的文化气息,举起相机拍下两张照片后匆匆进入酒店。踏进大厅就忍不住惊诧:哇,这大厅真大!再一细看,哦!原来一楼就有一个特大的赌场呀,澳门赌场的豪华和规模之大果真名不虚传。边向赌场走去,边把相机往背包里放,因为知道澳门的赌场是禁止拍照的。
    不少朋友建议到澳门就得去赌一把,亲自体验一下赌博的感受,他们说没准还可小赢几把,赚回澳门游的路费呢。四人中接受这样的建议的只有妹夫,他真有点跃跃欲试呢。在赌场里我们只是快步浏览,偶尔停下脚步看看。妹夫却总是慢腾腾地挪不动步子,每当他站在台前认真观看的时候,妹妹就上去小声催他:快走,远离赌场!声音虽小,威力还是很大的!妹夫不太情愿地跟在我们三人后面,走出了赌场。
    来威尼斯人,最值得一看的就是建造在酒店二楼的人工运河,以前从没听说过运河可以修在楼房里,而且还是修在二楼。乘扶手电梯上到二楼,一下子就惊呆了,眼前看到的是一片灯火阑珊、美丽繁华的都市夜景。原来这里不仅仅有运河,头顶还有人工修建装饰而成的蓝天白云,运河两岸呈现的是模拟威尼斯风情而建造的店铺。
    运河的水面上停泊着几条欧洲风格的小船,我们沿着运河转悠,忽然看到一条小船顺水而来,划船的是位帅小伙儿。女儿故作“花痴”状惊呼:哇,这帅哥真帅呆了!我赶紧举起相机,拍了一张还嫌不够,紧追着小船继续按动快门。女儿的俏皮话从身后传来:小姨,你瞧我老妈比我还花痴,追着帅哥拍个没完了!心里暗笑,这丫头又忘记了她册封给老妈的“陈大记者”称号,随口就给我扣上了一顶“花痴”的帽子。
    印象二:葡式美餐很昂贵
    在威尼斯人逛了个够,到了午餐的时间,女儿带我们步行十几分钟来到位于氹仔地堡街的澳门有名的“小飞象葡国餐厅”
    这是一家菜肴以葡式风格为主的餐厅。酒店生意不错,不少的旅游团都在这里就餐。我们入座后拿起菜谱翻看,发现所有的菜肴都价格不菲。女儿对小姨说:就吃特价四人套餐吧,难得到澳门来一趟今天我请客。妹妹拿过套餐单一看价格:680元!立刻露出吃惊状。再算了算每个菜的单价,同样的才若是单点合计起来比套餐更贵,三位长辈犹豫片刻之后一咬牙同意了女儿的建议。
    套餐的菜的确还算得上丰盛:一份炭烧牛扒、一份葡式烩椰菜、一份焖鱼块、一份葡国炒饭、一份杂菜汤、一份葡国鸡。只是就餐时我的心中一直在嘀咕:这葡国菜哪里有中国菜好吃呀。尤其是那道号称小飞象最著名的葡国鸡,在我看来这道菜既无色,鸡肉块儿上盖浇着一层类似乳黄色沙拉的糊状调料。又无香,西方人烹调的方法不同于中国人,几乎不用煎炒油炸,所以端上来的即便是热气腾腾的菜,也没一丝的香气。更不合口味,当然是指不合我这个地地道道中国土老太儿的口味了。看女儿仍吃得津津有味,心中暗叹自己真不够洋派,吃不惯洋餐。好在套餐中配有的四杯葡萄酒还真不错,深红的颜色看起来质感不错,口感也很好。四人就在频频举杯中使就餐的心情变得十分爽快了。
    印象三:大街小巷很狭窄
    尽管澳门的建筑大多都很豪华,可我们经过的几乎所有的大街小巷都很狭窄。毕竟澳门只是个土地面积十分有限,人口密度最大的区域,据资料记载澳门的人口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十余万人。
    看着川流不息的车辆井井有序地来来往往,女儿感叹,在这么狭窄的道路上开车,还真要高超的技术呀。走在大炮台斜巷的陡坡上,发现水泥铺就的道路上人为的刻划成一道道的小坎儿,粗糙的路面很不美观。正在疑惑,莫非是为了防滑?一辆小轿车从坡上开下来,验证了我的猜测。这里的坡度真陡,若是没有这些人工制造的防滑痕迹,小车很难控制下行速度,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将很难刹住车。
    最让我佩服的是澳门市容的整洁干净,真不愧花园城市的美称。澳门的街道虽然绝大多数都很狭窄,但无论是宽敞的大街还是拥挤的小巷全都十分干净整洁,地面上完全看不到随手乱扔的垃圾。我们一路都在议论着,澳门采用的什么管理方法,让这里的居民都能够自觉维护市容,让整个市区每天都保持着洁净的状态,为什么在内地就没法做到呢?!
    印象四:圣诞节前很热闹
    三天后就是世界基督教最大的节日——圣诞节了。在澳门这个中西方文化融汇的地区,迎接圣诞节的气氛远比内地要浓厚得多。一路经过的地方,见到的最多的就是高大的圣诞树,还有大小商铺为迎接圣诞所设置的宣传牌,还有广场上搭建的圣诞舞台。
    提到圣诞节人们就会联想到白茫茫的雪地中,一位身着红衣头戴红帽的圣诞老人的场景。澳门地处热带,从未出现过降雪天气,要想制造典型的圣诞场景谈何容易。出乎意料的是在威尼斯人度假村酒店,我们看到了人工营造的雪景,效果不错。广场边一座小拱桥的桥面上、栏杆上都裹上了一层薄薄的白色物体,远远看去,就是白雪覆盖的模样,还挺逼真。
    去大三巴的途中,经过了一家小有名气的老字号小吃店,名为黄枝记,这是一家经营粥面的小吃店。女儿告诉我,店门前的对联是老板亲自创作的,上联:无酒安能邀明月;下联:有钱最好食云吞,哈哈念叨两遍感觉老板不俗,对联通俗易懂,既点明本店的生意所在,又不乏诗意,真妙!
    街道中央有一个较大的广场,为迎接圣诞节刚搭建的舞台,四周人潮涌动,一颗高大的圣诞树前游客们纷纷留影。舞台旁边有一幢杏黄色的建筑很亮眼,一看就是一座教堂。女儿说这就是著名的玫瑰堂,正名叫玫瑰圣母堂。都说澳门游除看赌场外,各式教堂也是值得游览的景观。于是我们步入玫瑰堂仔细浏览。原来这座教堂于1587年由西班牙圣多明我会所建,奉祀玫瑰圣母,次年由该会的葡萄牙教士所接管。1874年曾因火灾而焚毁,当年重建后则成现在的规模。简直不敢相信,因为无论是从外观还是从内部的装潢看这座教堂都还是那样富丽堂皇。
    登上大炮台,看到澳门博物馆时我立刻想起了酷爱游览各地博物馆的朋友老余哥,若是他来了一定会入馆看个痛快吧。我们则只是过客匆匆而过,去往人流如织的大三巴。大三巴是澳门非常著名的景点,却只是一处遗址,甚至可以说是一截断壁残墙。1580年竣工的圣保禄大教堂是西方文化进入中国历史的见证,教堂融合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与东方建筑的风格。雕刻精细,气派壮观。1835年的一场火灾烧毁了教堂所有木质结构的建筑,只遗留下教堂前的68级石阶和花岗石建成的教堂前壁,后成为澳门最具代表性的名胜古迹。
    印象五:奶油蛋挞很好吃
    看过大三巴后,女儿继续带着我们穿街走巷,我问:干嘛去?女儿答:去买好吃的。因为有了葡国餐的先例,心中很有些不以为然,但也不能扫女儿的兴呀。
    在一个小巷口一转角,发现不少人在排队,女儿立刻站在了长长的队伍中。她指着店铺旁的路边摆着的几只塑料方凳让我们坐下等候。坐下后,我才看清楚了这家店的招牌:玛嘉烈,后面的洋文虽然不认识,但我想大概也就是玛嘉烈蛋挞店的洋名吧。一贯不喜爱甜食的我觉得很好奇,这里蛋挞真能好吃吗,生意竟然这么红火,没准都是人们喜欢凑热闹。
    好容易看到女儿兴冲冲地从店里出来了。她来到我们面前,递给我们一人一只热蛋挞,看外观并不起眼儿,接过来就闻到了淡淡的奶香。咬了一口,哇,果然外皮香酥,内心松软,甜度适中、嫩而不腻,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蛋挞。一问价格,七元一只,不得感叹:真是一分价钱一分货呀!
    品尝了可口的葡式蛋挞,我们来到著名的娱乐场所,新老葡京。根本就没打算赌一把的我们,就在外面欣赏了新老葡京豪华的建筑外观之后,乘坐开往码头的大巴,结束了澳门一日游的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