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咱这一路

      一、莫说计划不周密
    8月10日,我和冷月如约到达石家庄。因深圳至石家庄的航班晚点一个多小时,中午近十二点了,我们师徒三人终于在机场集合了。早在今年年初,冷月就已经加入到摄友的队伍里,这次相约同游时她就提出要拜阿芒为师学习摄影技术,我这大姐顺理成章地做了师姐,也就形成了师徒三人同行的旅游格局。这一路上我们俩对师傅真算得上是毕恭毕敬,倒是让芒果师傅好不得意哟!
    我们刚坐在师傅亲驾的靓车上,冷月就急切地询问此次旅游的计划,我玩笑作答:“一切听师傅的,他把着方向盘呢!”冷月急了问:这次到底怎么安排的?我看看师傅,他依旧笑而不答,还以为他卖关子呢。谁知道他果真没有详细的行程计划,只知道先开车直奔坝上。我说,我女儿可是给我买好了往返机票,不管你们怎么安排,我反正是要玩到二十五号才能飞回深圳去的!冷月惊呼:啊!那要玩半个月呀?!她一惊讶倒真让我的心里直发憷,生怕他们师徒俩提前回家,扔下我一个人到处流浪。好在冷月十分体谅我,想了想说:我们也难得一起旅游,那就多玩几天吧。并让我发信息让女儿在网上帮她买了二十五号返程的机票,我的心里踏实了。
    师傅的驾车技术果然很棒,从机场出发一路向北。我们问:“开到哪里吃中饭?今天到哪里住宿?”师傅答:“开到哪里算哪里。”结果,车一直开到了承德,进入承德市内已是傍晚时分,第一天下午的行程就达六百多公里,具体计划仍是不得而知。也罢,咱们就跟着师傅走到哪儿是哪儿吧,莫说计划不周密,倒是落得个省心又省力。
    二、起个大早去赶集
    “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的说法似乎已经不符合如今旅游者的感受了,游山玩水时心情总是格外舒畅。这不,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就起床了,站在九和宾馆的楼旁葫芦棚架下,仔细观赏着架上大大小小、光嫩鲜亮的葫芦。师傅拿过冷月的相机,示范着拍下了一张拍葫芦的我,冷月翻看照片立刻说:师傅就是师傅,这片拍得棒极了。
    我们没有忘记“军马未到,粮草先行”的古训,于是决定在承德赶个早市,为坝上之旅准备下充足的食品。师傅一听就夸奖我们会过日子,这一夸不打紧,我们俩的积极性高涨起来。估摸着到开早市的时间了,我们打听好了集市的地点,驱车来到一个热闹的农贸市场。集市上很热闹,一路逛着,看到我们想要的西红柿、小黄瓜、水蜜桃、甜瓜应有尽有,且价格便宜,粉色的西红柿一元一斤(深圳卖到四块三一斤呀)。毫不犹豫地按照三的倍数分别买下了六个大西红柿、六条小黄瓜、九个大水蜜桃、还买了一个不太常见的花皮香瓜。
    突然,冷月发现前面排着一条很长的队伍,卖什么东西会这么受欢迎?我们赶紧凑过去看,原来是在排队买一种早点面饼。那饼看起来并不美观,既然这么多人排队购买一定是有它的特别之处,会不会格外好吃?!因为好奇,冷月站到了购买的队伍里。向一起排队的人们打听,才知道这是用玉米面制作的一种早餐饼。如今提倡多吃粗粮,又因价格实惠而使得这玉米饼大受欢迎。我们花三元钱买来三个玉米饼,吃起来感觉到浓浓的玉米香味,虽是粗粮却因加工考究,丝毫没有粗糙的口感,慢慢咀嚼很是劲道,还略带甜味儿。难怪当地人宁愿排队等候也要买这种饼子呢。
    起早赶集收获颇丰,心情更是舒爽。食品储备足了,我们没忘为师傅买下一瓶酒,以备师傅晚餐时享用。我们知道师傅这一路驾车辛苦劳顿的不易,也知道因为驾车,他那烟瘾、酒瘾都无法过足。
    一切准备就绪,我们兴致勃勃地驱车赶往热河避暑山庄和小布达拉宫,这是师傅为我们安排的头两个游览景点。
    三、迷途知返拾美景
    师傅身为河北人已经多次游览过承德的景点,所以在陪我们游过避暑山庄后就独自在车中养精蓄锐,放任我俩自游小布达拉宫。没有急性子的师傅催促,我和冷月乐得自由自在,饶有兴致地观赏着宏伟的藏佛教建筑群。虽然已经不是拍摄的最佳时间了,我们还是顶着强烈的光照拍下了不少照片。
    当我们走出小布达拉宫时,已近中午十二时了。或许是早餐吃得舒适,外加玉米饼的填充,我们都没有饥饿感,师傅也不提吃中午饭的话,立刻驱车赶往围场县城。到达围场县城是中午两点,我们在一家“铁锅柴鸡”酒店享用了一顿美餐。就因为味道不错,更因为特别实惠以至于我们一路念念不忘,在回返的途中我们又专门寻找到这家酒店,这是后话。
    饱餐之后师傅更是精神十足,围场到塞罕坝约84公里,按照师傅的行车速度应该一个多小时就可到达。途中我们在格桑花丛边,在月亮湾景点稍作停留后,继续向北挺进。
    四点多的时候,天气阴沉了下来,我们的心情却依旧是阳光灿烂。师傅说:今天下雨,明天转晴那就是你们的好运气。我们问:为什么?师傅说,那样的话,明天清晨我们就可以看到草原晨雾的奇特景观了。不一会儿,真的下起雨来,我们兴奋极了。不知不觉我们的车驶出了一个景区大门,发现不对呀,怎么门框上方写着“塞罕坝欢迎你再来”?!停车下来,师傅去询问,原来我们尽顾高兴,车已经开到坝上景区的出口了。师傅转告我们,这里是通往多伦多的国道,我笑道:师傅,你咋把我们拉到加拿大了?其实我们听到了师傅询问时的对话,这条国道通往内蒙古的多伦。我们是要到乌兰布统(以前的军马场)草原,走错的距离是三十七公里。天色不早,我们立刻转向,直奔乌兰布统。
    沿途人烟稀少,草原上有着无处可比的的空旷辽阔。我们欣赏着雨中显得格外幽静的景色,丝丝小雨中一片小湖微波荡漾,水中映照着浓郁白桦林的影子,甚是惹人喜爱。随着咩咩、咩咩的叫声,一群羊在牧人的驱赶下走在回家的路上。我们感慨:能够欣赏到如此美妙的景观,多走这往返七十多公里的路也值得。
    乌兰布统草原风光无限,短短两天的游览让我们大饱了眼福。草原晨雾、雾海日出;草原上一片片盛开的野花,一群群的牧马、牛羊;还有那一场欢快优美的草原歌舞给了我们太多的收获和喜悦。在我们再度启程奔向下一个目标的时候,对美丽的乌兰布统草原充满了念念不舍的感情。
    四、围场县城闯单行
    经三人讨论后决定下一目标是金山岭长城,去拍摄具有万里长城明长城之精华的金山岭长城。我们踏上了向南回转的路程,围场县城又是必经之地,我们商量着赶到那里吃中餐,就为了再去品尝美味又实惠的铁锅柴鸡。这时才发现我们都没有记住那家酒店的招牌。只能凭着大致的印象驱车沿街寻找,车正在慢慢沿街行驶着,师傅突然发现情况不太对劲儿,旁边几乎没有同向行驶的其他车辆,还有一名交警站在街边冲着我们大声地喊叫着什么。师傅仔细观察才恍然大悟,我们的车正逆向行驶在了单行道。师傅嘀咕着:一个小小的围场县城,还设置什么单行道呀!我也帮腔:设就设吧,还不把单行标志弄得醒目点儿,真是成心想收罚款呀!真是无巧不成书,恰好就在此时,我们也看到了那家铁锅柴鸡酒店。此时已经管不了许多了,急忙掉头直扑向酒店,饱餐了一顿。临走仔细看过店门上方那块白底蓝字的招牌,上面写着“又一村铁锅柴鸡”相信我们再也不会忘记这个店名了。继续前行途中,我和冷月全然不顾师傅将会受罚时的难过心情,依旧兴致勃勃地编着顺口溜:
    阿芒开车技术好,交通规则脑后抛。不管警察怎样喊,勇闯围场单行道。
    这一逗,师傅也跟着乐了,他即刻作答:
    两个月亮当头照,还有书记来撑腰。管他双行或单行,都是我的阳关道。
    一路说笑中,到达了承德市区。未料遭遇堵车,短短的十几公里的路程行驶了近一个小时。终于找到指定的四s店为小车完成了首保养护,此时已是傍晚,我们继续向金山岭方向赶路。
    五、夜入金山城外店
    天渐渐黑了,在高速公路出口处向收费员询问到去往金山岭景区的方向,那位小伙子告诉我们:先顺路向右,遇岔路口时再向左转,约行五公里就可达到金山岭景区。按照指点我们抓紧行车,天已经黑乎乎的了,途中见一辆旅游大巴从我们车旁驶过。不一会儿,我们穿过了一座小小的古城门洞后,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乡镇,问了问路边的一位村姑,才知道我们又走错了路。没有看到应该左拐的岔路口,径直来到了高速公路通车前很繁华的金山岭长城的城外小镇。此时天色已晚,我们也都感到又累又饿了,于是决定就在镇里住宿,以便早点吃饱安歇,明天凌晨才有精力早起拍片。
    找到一家公路边的酒店,名为“城外饭店”主人一家十分热情,立刻带领我们看过住宿的房间。黑胖胖的婆婆打开了话匣子,我们很快就知道了他们一家人的大致情况。婆婆的年龄比我还小一岁,1955年出生,属羊的。因为生长在农村,结婚生育都早,如今她的孙女都已经十一岁了。婆媳两人是打理这家酒店的主力。儿子目前在西亚石油国打工,算是个洋打工仔,每月有八千元的收入。儿媳妇1977年出生,属蛇,如今是饭店的大厨兼会计。我们吃的菜,全部出自她手,算得上色、香、味俱全。小两口除十一岁的女儿外,还有一对五岁的双胞胎儿子。在我们看来,这样一个祖孙三代共同生活的家庭过得还算得上和睦幸福。
    次日凌晨四点半,我们又起了个大早,希望尽快登上长城拍日出。未料老天不作美,早晨出门时天色阴沉,一片灰蒙蒙的天空,拍日出是没有指望的了。就是拍长城在阴沉的背景下也出不来什么好片。但是想着、念着“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名句,我们还是一鼓作气攀越长城,历时四个小时,拍下了许多照片。虽然多数照片都不尽人意,却也可是人生中值得永久珍藏的纪念。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一座崖边的小屋子里,遇到了被誉为“长城之子”的周万萍,迄今为止他在金山岭拍长城已经二十多年,获奖作品达百余幅组。1998年他拍摄的晨曦中的中国长城在法国巴黎获得联合国举办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摄影二等奖。曾有专题报道他的文章周万萍——长城守望者。
    相识必有缘,对城外饭店主人的热情和厚道我们心存感激,于是再度回到小饭店里。主人十分高兴地接待我们,听说我们想吃玉米棒子,婆婆赶紧到自家的玉米地里摘回来六根大大的嫩包谷。午餐我们点了五个菜,另加六根棒子一共收费六十五元。这样厚道的店家主人在一切向钱看的当今社会还真是不多见的。
    六、密云幸会斗儿妹
    出金山岭景区继续向南时,师傅宣布下一个目标是北京密云。我们要去见阿斗。一听要去见斗儿小妹,我很是惊喜。冷月问:阿斗是谁?我抢着回答:斗儿可是夕阳咖啡屋论坛的才女,对诗词和对联颇有研究,时常在论坛发表一些绝妙的对联,颇有韵味的词赋,还有构思新颖的游记小散文。师傅补充道:那丫头调皮得很,几年前曾和流浪的风筝联手行文打趣我,弄得我是有口难辨。边说边拿出手机拨通了斗儿的电话,约好了下午五点密云城里相见。
    那会儿正是中午一点多钟,利用约会前的几个小时先游览密云水库是个不错的主意。临近密云水库时,看到了武警的岗亭,真有点儿戒备森严的感觉。见到不少“保护首都引用水资源”的大条幅,向人们显示着密云水库的重要地位,告诫人们保护密云水库这座首都饮用水的源头。站在密云水库宽大的主坝上,看着湛蓝色的水面,心中不禁感慨:凭着五十年前的技术装备和工程水平,能够在短短两年的时间内修建这样一座总库容达43。75亿立方米的大型水库,真是难以想象出当年那二十万水利大军是如何在群山之间安营扎寨,艰苦奋斗的场面。五十年过去了,这项工程进行更多的后续建设,如今的密云库区还成为了旅游观光的著名景点,其风景的秀丽自不必多说。
    此前,我们三人没见过斗儿小妹,但在论坛见到过她的照片,料定见面不会陌生。按时到达斗儿指定的地点,见到身材高挑的斗儿迎面走来的时候,真的没有丝毫的陌生感。斗儿年轻活泼,直言快语,让我们感到十分亲近。吃着斗儿安排的丰盛晚餐时,斗儿开始点评我们师傅的摄影作品了,心中很是欣赏斗儿直爽的性格。不知就里的我们还为师傅如此虚心,并愉快地接受批评的态度而对他更是刮目相看了。
    在斗儿小妹的盛情陪同下,我们驱车兜风,欣赏了密云宁静而秀美的夜景。最后来到长城环岛(一个特大的交叉路口转盘建筑),这个转盘模拟长城造型,白天路过的时候,竟然没有发现隐藏在绿荫中的小长城。夜间登上环岛才看到了这个环岛建筑设计的巧妙,在黄澄澄的灯光映照下,小长城或暗或明,树影婆娑甚是美观。夜渐渐深了,与斗儿小妹依依惜别后,我们赶回密云库区的渔坳山村酒家,就为了次日早起拍摄水库晨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