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的微笑

      又将到九月二十三日了,这一天是我亲爱的外婆的忌日。每年的这一天到来的时候,我都会无比怀念我的外婆。虽然外婆已经离开我们整整二十九年了,可是她那慈祥的微笑,仍会时常浮现在我的眼前。
    在祖父母辈的四位老人中,我从来没见过我的爷爷、奶奶和外公。只有外婆曾经和我们一起生活了二十多年,外婆的名字叫彭素芳,我还知道我的外公名叫杨兵臣。我不仅没有见过自己的爷爷和奶奶,甚至连他们的姓名都不知道。
    妈妈曾经告诉过我们,解放以前爷爷就一直在武昌的民主路小学做教务工作。奶奶和叔奶奶长期在黄陂老家守着爷爷兄弟俩在外挣钱买下来的几亩地。叔爷爷早年外出参加革命,1935年在长征途中就被张国焘错误路线杀害了,直到他死后40多年才被追认为烈士。由于极左路线的影响,爷爷在五十年代辞职回到黄陂乡下的老家,和奶奶、叔奶奶一起过着清贫的晚年生活。由于土地改革时奶奶被划为地主成分,三位老人的精神上也背负着极大的压力和痛苦。他们不愿意带给后代麻烦,因此不肯离开老家。父母亲每月给他们寄些生活费,直到六十年代三位老人相继去世。
    外公也是一位非常传统,性格又极为刚强倔强的老人,1955年外婆为了帮助妈妈照顾我们姐弟俩,离开云梦县城来武昌的时候,是希望外公一同来我们家的。可是外公却坚持不愿意到女儿家生活。他坚持一个人留在云梦,母亲曾多次回云梦希望接外公来我家。一年多以后,妹妹又出生了,外婆就更不能抛下妈妈和三个外孙回云梦了。有一次妈妈好容易作通了外公的工作,买好了车票。但等妈妈到外面买了点路上吃的食品,回到外公家的时候,外公就假装腿摔破了,再也不答应跟随我母亲出门了。母亲只好每月给外公邮寄生活费。一直到1964年外公83岁去世时,都是一个人独自生活的。
    说来也巧,外婆出生在1894年,我出生的那年,外婆刚好六十岁,恰好和我相隔一个花甲,我们同属甲午马。或许正是这个原因,我和外婆的感情格外融洽,也格外的亲近。
    外婆属于非常传统的中国妇女,裹了小脚,真的是三寸金莲呢,所以行走很不方便。小的时候听外婆讲她们那一代的女人裹脚的故事时,总会感觉自己的脚也好疼。那种刑法一样的裹脚真是太残酷了!无论生活是苦是甜,外婆的脸上始终都挂满着微笑。让我感到奇怪的是,我们却从来没有听到外婆发出过哈哈的笑声。后来我明白了,那是因为她从小就接受,并一直遵循着封建旧礼教的规矩,女人必须“笑不露齿、笑不出声”
    在少年时期,我们家一直是在母亲工作的学校家属院里居住。无论我们搬家到了哪里,外婆都是邻居们非常亲近和爱戴的老人。她对邻居的老师们的家务事都很关心,经常帮助年轻的老师们临时看护孩子;有的老师出门办事还经常把家里的钥匙放在外婆手里;有时候老师们还会委托她照看自己家炉子上炖着的汤罐子。无论事情的大小,只要外婆接受了委托,就一定会尽心尽力地做好受托之事。
    记得“文化大革命”以前,我们居住的教师大院里,和我们同龄的孩子大约有十几个,最要好的十个孩子出生在1950年到1959年之间:黄老师家的新民、友民、乃威;吴老师家的冬青、建潮、岚岚、小慧;我们家的泽、潮、泓。晚上,我们经常在完成作业后,聚集在一起玩游戏。我们最喜欢的游戏就是摸瞎,把一个人的眼睛用毛巾蒙上装“瞎子”其他的人就在屋子跑来跑去,让“瞎子”来回跑着抓。被抓到的人就继续当“瞎子”游戏就是这样反复进行。那时侯我们的学习压力不大,又的时时间玩,但是,游戏活动却十分简易。不过,和现在的孩子门相比,我们享受到的是童年的轻松和快乐。只是在五、六十年代的时候住房都很紧张,教师的住房也不例外。我们一家五口人住的是两个套间的平房,在当时来看算是比较宽敞的。每当我们决定玩这种游戏的时候,最困难的就是没有场地。大家就会找到外婆,跟她软磨硬缠,要她早早地躺到自己的床上去,把外面的那个大的房间(类似客厅功能的房间),让给我们玩游戏。每次外婆都会微笑着回到自己的小卧室里,让我们在外间撒欢嬉戏。冬天的晚上,我们这群孩子还喜欢围着炉火,听外婆给我们讲故事,外婆会讲很多民间流传的故事。我至今仍然记得很清楚的是,脍炙人口的牛郎织女的故事,七仙女的故事。还有“傻女婿拜见岳父”的笑话故事,那些笑话故事总能让我们大笑不止,每当这样的时候,外婆依旧是笑不露齿、笑不出声,带着慈祥的微笑看着我们尽情地撒欢大闹。这样快乐的时光持续到1966年,我小学毕业的那一年。
    外婆的晚年一直跟随着我们一家“文革”的十年动乱期间父母被接二连三地下放,遭遇多次的搬迁。每到一个地方,外婆依旧是以一份平和的微笑,关心个帮助着邻居的老师和他们的孩子们。在文革期间,妈妈的同事中,有一位姓曹的年轻男老师,因为遭受殴打,身体和精神受到较大的摧残,连行走都困难。医生叮嘱他加强营养,简易他经常炖牛筋吃。可是曹老师还没有成家,单身一人与人合住一间宿舍。每当他买到牛筋后,总是委托外婆帮他炖烂,外婆从不推辞,精心炖煮几个小时。
    1977年9月23日,亲爱的外婆永远离开了——她唯一的女儿,永远离开了她付出几十年心血带大的我们——她最疼爱的三个外孙。记得在外婆去世的时候,我们家居住的教师大院里,几乎所有的老师都参加了外婆的出殡仪式,老师们主动为外婆戴上了黑纱。一位极其平凡、极为普通的老人在她离开人世的时候,能够有这么多的人为她送别,足以说明了外婆的为人的亲善。相信她慈祥的微笑也永远映在了认识她的人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