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凉好个秋

      天凉好个秋——女儿于2006年8月24日
    懒惰了许久,这当中许多个时候都有把手指放到过键盘上。然后很快又说服了自己——既然心中无事,就当消停吧敲也可,不敲也可罢。然而心中又怎么会全然无事呢?
    8月,在最为炎热的时候回家小住,所生的许多感慨,紧紧尾随我回来,挥之不去,又难以描述更加舍不得忘记。
    我出生长大的城市热得有口皆碑,冷得丧尽天良,春末秋初的美好日子总是愉快又短暂。不过,我想,我不该只在你最美好的时候爱你,我也该爱你,在酷暑之上,在严寒之下。
    总该写点什么做个记录,可是提笔潦草写了一段开始,无法继续说来有些春悲秋伤的调调儿,也貌似为赋新词强说愁。其实,我想,我只是嗜好怀旧,嗜好到总想给并不久远的昨天,镀上一层生绣的金。
    昨晚和河马姑姑说到钱老,中国小说除了红楼梦,我第二喜欢的就是围城,这是不假思索的真心话。我一贯是喜欢聪明人,并带着些微的幽默。无论何时都能娱乐一把生活。但是不知何故我总觉得还带着些许的玩世——我又不愿意继续往下说他“不恭”了。有许多他描画的远时旧事。初一读,还是很惆怅的。
    打小积累的朋友也都是聪明伶俐之人,但是随着时间流转,渐渐地觉得:聪明人用脑子生活了,用心的时间就少了。表演欲递增,仿如搭台子唱大戏,言行藏匿密不透风,眼角眉梢窥见端倪。抽身退步一看,热闹!
    我一边质疑着别人——现代人都是寄居蟹。躲在自己的安全的壳里,妄图用钳子抓住全世界。
    但是当谢莎问我“现在的人怎么就没有一个肯全心先付出”的时候,我又开始疑心自己:是不是把自己洗刷的过于清白?却自私地把矛头指向了外界。
    反省吾身,顿觉开明。
    聪明而又诚恳的人少之又少,恩,我的目标就是成为这种“千年人参”般的极品。然后卖个好价钱。呵呵又夸海口了
    最后存一段捡来的小诗
    由杨绛先生译作:
    再合适不过了——“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
    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
    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
    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
    ——英国。兰德生与死
    开头觉得有点矫情又即刻知道是错的
    这诗写得再朴实不过
    可以爱她:)
    昨晚跟西西姑娘通了几段短信,恰好都觉得秋天来了,吹着晚风,心都有些蠢蠢欲动。该去山里寻访一下最爱了。
    夕阳新月佳美
    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
    真盼天凉好个秋---妈妈于2006年8月27日
    入秋已经20天了,武汉这个闻名中外的大火炉中的炉火依然没有退去。直到今天,室内的温度仍在30度呢!仍旧酷热的日子里,心中更是念念不忘这句脍炙人口的“天凉好个秋”呀!
    春与秋应该是武汉人难得享受到的既不冷,又不热的最舒适宜人的季节,可惜总是来去匆匆,短暂得几乎让你留不下记忆。
    今年的秋季,还不知什么时候才真正的来临。也不知道这个“润七月”将让火炉里的火燃烧到哪一天?好在武汉人都已经习惯了炎热和寒冷,具有极强的承受力了。更别说现在的我们,还可以借助空调、电扇来解除酷暑的炎热。
    赞赏女儿的话“我们不该只在你美好的时候爱你,也该爱你,在酷暑之上,在严寒之下”这也正如爱自己的亲人朋友一样,不仅爱他们的优点还需要包容他们的缺点。
    秋,是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大发诗兴的季节,多少愁情、多少幽怨似乎总在秋时涌上心头。记得去年,妈妈也曾经无病呻吟了好些个所谓的叹秋之作呢!
    那些无病的呻吟,怎么读,怎么听,也实在是打动不了人的!哈哈现在自己读来都感觉真的好笑!仔细想想,写来写去其实我也就是图个开心一笑吧。
    到了人生的秋季,经历的寒暑冷热多了,就不畏严冬天寒,不怕酷暑炎热。经历的坎坷磨练多了,就会有一种宠辱不惊的处世态度。在和你们一样年龄的时候,我们这一代人似乎更加单纯。和你们相比,我倒真的更佩服你们!尤其是欣赏女儿这样的聪明人!妈妈从来就不否认你的聪明,也知道你是个极有主见的孩子。正如你自己说过的,你缺乏的是毅力。这也没有关系,相信人生旅途中,你会在经历磨练中去增强它。
    人生本就是舞台,每个人都在演绎自己,哈哈或许你该说“妈妈,你又象在念电视剧里的台词了”可现实的确就是这样呀,妈妈盼的是你把自己的角色演好。更希望你成为那“千年人参”般的极品!哈哈
    杨绛先生翻译的这段小诗真好,我也非常喜欢!
    “夕阳新月佳美
    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你的引用也棒,就这样走下去吧!爱自己的所爱,做好自己!
    只是在仍旧酷热的日子里,我的心中更是念念不忘这句脍炙人口的“天凉好个秋”呀!
    真的还是盼望着“天凉好个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