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重负怎堪承受

      今年的暑假又和往年一样,学校从一放假就开始了对教学大楼、学生宿舍、运动场的大规模新建和装修。长达五十天的假期就在这样的装修中忙忙碌碌的过去了。
    说实话,过去的几年间,在教育部评估验收动力的催动下,我们的校园变化巨大,无论是校园外貌,还是教学楼馆、学生宿舍的内部,环境的确美观、舒适。按照常理,作为一名老师,工作和生活在这样舒适的校园环境里,是应该十分高兴和惬意的。可是,每当我路过这些装修一新的教学大楼和学生宿舍的时候,心中涌出的却是一种十分复杂的情绪。更多的时候,我感觉到的是一种莫名的担忧。
    曾经在一篇文章中读到过教育部政策研究所公布的数据:世界上学费开支最贵的是日本,每位大学生每年平均支付的费用为8930英镑。但考虑到日本人均gdp为中国的31倍,日本人的8930英镑实际相当于中国人3550元(人民币)的支付能力,而中国大学生每年的实际支出费用已经超过万元。从这个角度来衡量,中国大学生的支出相当于日本大学生的三倍,稳居全球第一位。在我国,培养一个本科生的费用相当于一个贫困县农民35年的纯收入。当我看到这则信息的时候,内心感觉到了一种震撼。因为我深知,在我国普通公民的收入水平的低下,以及为人父母的艰辛。对目前我国教育界的收费之高,在我的孩子读书之时,也有过亲身的深刻感受。
    国家教育部对本科教学进行的水平评估,意在提高、规范大学本科教育的教学、管理水平。其动机是无可置疑的。可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这样的评估验收落实下来,却在很大的程度上变成了一些大学把校园的外貌改观当作了学校建设的重点。相互攀比楼群之大、装修之豪华,这样一来,就人为打造和助长了大学校园的奢侈风气,导致大学生日常费用增加。而这样的投资最终必然会当作教育成本,转嫁给了本就不富裕的家长们身上。
    以我校为例,今年暑假中完成宿舍装修后,原来每生每年500元—600元的住宿费标准一下提高到了1000元。我在想,这样的装修又必要非进行不可吗?其实回答应该是否定的:完全没有必要!因为这样的住宿标准超过了大多数家长的承担能力。
    我并无抨击教育部开展教学水平评估验收工作的恶意,更无意抨击把美化校园环境当作学校建设重点的学校领导们。只是每每见到那些贫困学生面黄肌瘦的面容时,在我的心中总是涌出一股股同情的心酸。在我国有太多的老百姓依然生活在贫困阶层,他们度日的艰难时常在电视、报刊和报纸有所见闻。真心希望教育收费能够尽量兼顾老百姓的支付能力,希望所有的学校领导在制定校园建设规划的时候,多想想那些贫困的父母憔悴的面容。
    对教育业的发展远景我也不无担忧,担忧的是究竟该怎样引导我国教育业健康的、长足的发展,或许我的担忧是多余的,因为许多事物都是在矛盾中发展的。但愿我国的教育事业能够在目前的重重矛盾中得到长远的发展,真正成为提高国民素质的基地,成为培养祖国人才的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