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的耳朵

      昨晚听到一首歌,名字叫梵高的耳朵,顿时陷入一种莫名的感伤之中。通过查询,还知道西班牙有一个乐队叫“梵高的耳朵”唱了一首玫瑰的歌,很感人。
    梵高是荷兰画家,印象派、表现派创始人。自杀时年仅三十七岁,作为一位艺术家,他以其震憾人心而富于想象力的绘画赢得评论界的赞扬。他的绘画,像一颗燃烧的星星,给人间带来了奇异的光芒,促进了20世纪新的绘画思潮和流派的发展。
    1890年。阿尔阳光灿烂的原野上。在倾尽毕生心血追求的明亮的光线下,杰出的后期印象派绘画大师梵高朝着自己的腹部开了一枪。在和亲爱的弟弟平静地摆淡了一夜后,黎明时分,梵高在热泪纵横的弟弟怀中,安详地永远合上了不倦的双眼。
    没有多少人知道,鞠躬尽瘁雕琢艺术和灵魂完美的梵高,与世长辞时身躯是不完美的,他缺了一只耳朵。有这么一则段子:“你可真穷啊!”girl说道。“是哦,你想要我送你什么了?”“呵呵,你这耳朵挺特别的,就这只耳朵吧!”girl开玩笑的揪了一下梵高尖尖的耳朵。第二天,girl真的收到了一件礼物,用丝质手帕精心的包裹着。不知情的girl打开了手帕,只看了一眼,就晕了过去。原来真的是一只耳朵,上面的血象玫瑰一样的红。从此她没有再和梵高说过一句话,因为他只是个疯子。可怜的梵高,活在自己的城堡里,却以自己的方式爱着这个外在的世界。——以上情节为杜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哈姆雷特。
    于是有人开始争论,梵高到底残缺的是哪一只耳朵?查了几本书,梵高书简全集,梵高弟媳追忆文生。梵高上说:割掉一只耳朵未说哪只!梵高论,高更忆文森特上也是说:割掉一只耳朵未说哪只!梵高传欧文。斯通著:476页:他割下他的右耳。他扔掉剃刀,有人说,是右耳。因为在他1888年9月画的自画像里还有右耳,可是1889年1月时画的自画像中耳朵上已经绑上绷带的。由此可见,梵高在这么短时间内画了两幅自画像,是想要说明自己的变化,1889年的自画像中画了右侧,很显然梵高想要表明自己割了耳朵。有人还说,他画自画像的时候是不是对着镜子画?如果是,那么他割的应该是左耳。他割了自己的左耳,为什么自画像却画右耳?所以梵高割的是右耳。
    相关故事也有几个版本:那是几年前的一天,梵高和后期印象派大画家高更一起玩。当天高更还给梵高画了幅肖像。他们一道去找了两个要好的姑娘。在愉快的交谈中,梵高对其中一位被他爱慕的女孩说:“小姐,我该送件什么样的礼物给你呢?”那位比他年龄小得多的女孩开玩笑地拉着他的左耳朵说:“就要这个。”然后哈哈大笑。梵高送走好朋友后,回到居室。他用左手扯住耳朵,操起一把锋利的水果刀,想了想,然后嚓地一声把耳朵割下来。然后又用刚才那女孩送给他的一方小手绢,细心地把耳朵包好,交给邻居给女孩送去。那天真的女孩喜孜孜地解开手绢,一看是只血淋淋的人耳朵,顿时昏厥过去。从此,她不敢再和梵高交往。
    对于这种超乎常规思维的举动,那普通的女孩也许会认为梵高是十足的疯子。因为她永远听不懂梵高用这种认真的声音向她表明了对爱慕的诚恳。这样,那女孩也许不可挽回地与一个男人、一次归宿失之交臂。敢于操刀割自己的耳朵给心爱的人,也表现了梵高这位卓尔不群的艺术家超乎常人的真诚和勇气。人是生活在三维空间的动物,当这种真诚和勇气超过人们认识的极限时,就被理解为不可思议。梵高是疯子,可是世界上居然还有人为他发疯。命运如此深不可测,人生真是无法料定。有时情不自禁地摸摸自己可爱的耳朵,想到哪天也许也会割它下来。
    还有一个版本说:梵高在精神接近崩溃的时候,曾经用剃须刀片割下了自己的一只耳朵。他是试图用这个举动唤醒自己,制止内心愈演愈烈的疯狂?抑或,这本身就是一个疯狂的举动?他有一幅自画像,描绘着用纱布包裹住耳部伤口的自己——他的眼神中没有疼痛,只有恐惧,仿佛能倒映出那刚刚消失的风暴的影子。
    是一念之差吗,还是蓄谋已久?他把仇恨的锋芒指向自身,指向一只无辜的耳朵——也许在那一瞬间,他与世界达成了和解,却加倍地憎厌自己,憎厌镜中的那个丑陋且变形的男人。莫非在梵高心目中,耳朵已是今生的一团赘肉——它只能听见世界的喧嚣,却对内心的狂潮置若罔闻?抑或,他太害怕日夜倾听自己的呻吟——那简直比外界的雷鸣闪电还要刺目,还要刻骨铭心?否则,他的刀锋不会随便选择发泄的对象——哪怕是针对一只微不足道的耳朵,也是有目的的。在冰流的铁器与滚烫的肉体的最初接触中,梵高对自己以及整个世界充满了破坏欲,必须通过打碎点什么才能获得平衡。这就叫做可怕:心理的疯狂已演变为生理的反应,甚至表现为某种嗜血的倾向。在一声陌生的惨叫中,梵高本人获得了双重身份:既是刽子手,又是受害者。理智的天平倾斜了:他对自己的残忍超过了对自己的体恤。第一滴血,意味着他对自身犯下的第一桩罪行。对于梵高割掉的耳朵来说,海水的声音也就是血液的声音、鲜红的声音。他仿佛要被世界的血、被大海的黄昏给淹没了。耳朵是他肩头的落日,遭受了沉重一击。女作家陈染的小说中有如下一段话:“我不爱长着这只耳朵的怪人,我只爱这只纯粹的追求死亡和燃烧的怪耳朵,我愿做这一只耳朵的永远的遗孀。”那只坠地有声的耳朵,是这个世界上最温柔的弹片,是一次无声的战争的纪念品——在我们想像中,它一直代替大师那枯萎的心脏跳动着,如同一架永不停摆的挂钟。在世界眼中,梵高疯了。但在这只耳朵的听觉中,世界疯了。
    还有人传说:梵高是喜欢上了一个妓女。那妓女说如果梵高割下耳朵就和他在一起(她以为是不可能的),实在的梵高就这样相信了她的话,割下了左耳朵,最后还是被她抛弃了。具体是:一次,高庚预先买通妓女,当众侮辱、奚落梵高,羞辱交迸的梵高怒不可遏,与高庚大闹一场愤然离去。圣诞节即将到来,高庚又买通一个妓女耍弄他。那女人对梵高说:“你给我五个法郎,我便好好接待你,否则用你的大耳朵送我做圣诞礼物。”喝得半醉的梵高抓起一把锐利的剃刀将右耳割下,包在一块画布里派人送到妓院。后来,他曾画了许多自画像,其中以割了耳朵的自画像最为著名。在寂静的田野里,面对灿烂的阳光,他用手枪朝自己胃部开了一枪,随后平静地收拾起画具像往常一样走回旅店。他熬了两天,痛楚难忍,但他未喊叫一声。临终前,他不断吸烟,和弟弟提奥谈论艺术。1890年6月29日去世时,他的嘴里还叼着点燃的烟斗,时年37岁。
    梵高死了,却留下了一只著名的耳朵——这最后的遗物似乎并没有失去听觉,无论是右耳还是左耳都不太重要了,它都在收集着后人的议论。这只在故事中存在的失血的耳朵,至今仍像埋设在我们生活中的听诊器,刺探着我们的良心。梵高死了,耳朵还活着,还拥有记忆。为什么不在他呻吟与崩溃的时候,扶持他一把——世界,你听见了吗?你的耳朵长在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