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屡遭扰的背后

      2008年1月18日,有上海市民发现,竖立在该市淮海中路茂名南路“打电话少女”铜像前的电话机不见了这尊铜像是该市著名的城市雕塑,但她诞生以来十多年,可以说是命运多舛。最初是用仿铜的玻璃钢代用品,由于制作精良,一般市民都以为是铜铸的,因此也曾招来窃贼。1998年的一天,少女雕塑被人放倒在地上,由于雕塑连接地面的铁管较为牢固,盗贼没有来得及弄断,所以第一次盗窃未遂。不久该雕塑被换成铜像。2000年3月的一天,铜像被盗了。2004年8月,江苏淮安来沪的拾荒者为了贪图小利,竟然将价值数十万元的铜像切割成碎片,当作废铜出售,获利不到900元。几个月后,2名盗窃者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和10年,1名收购、销赃者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6个月。2006年5月24日“打电话少女”新铜像又竖立在原地。没有想到的是,仅仅过了1年多,作为铜像组合部件的“电话机”不翼而飞了。当时重新竖立铜像时,据说有关部门安装了防盗报警装置,以防再次被盗。那么现在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人们也开始担心“少女”的安全了
    公益设施被盗的事武汉也时有发生。武昌新江滩伤痕累累,新建设施频频被盗。一天,窃贼在路边花坛内盗挖价值800余元一只的射灯时,被巡逻警员现场抓获。盗贼名叫冉启万,27岁,重庆万州人,偷盗射灯欲作为废铁卖给废品收购站。武昌中华路“小儿郎背着书包上学堂”的铜像被人推倒,好心市民赶紧报警。此处原来的两个铜像只剩下了一个,这是小偷偷窃铜像的序曲,他们在天黑时先故意将铜像弄倒,到夜深人静时再抬走。
    前一阵有人在为进城务工人员呐喊,说他们是社会最底层的人,他们以最低廉的报酬为我们的城市建设作出了不可低估的贡献,他们生活极为清贫,他们的饮食、住房、医疗处于边缘地带,我们对他们要多些宽容多些关爱而少些歧视和冷漠。但我们分明却看到: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在任意横穿马路,在随地吐痰,在恣肆地践踏城市的文明,他们中却还有一部分人正愚昧麻木地远离故土而滋润地生活在城市里,操一口标准的城里话。发廊、洗浴中心、卖淫小姐,包括偷鸡摸狗之徒,他们无一不是外来人员,有位同事对我说,他受理的少年刑事犯罪案件中,百分之四十以上的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他们缺少教育,法制观念淡薄。他们跟骚扰“少女”的窃贼有着同样的心理:“少女”值多少钱我不管,我只知道我需要钱,哪怕偷一架飞机换一瓶啤酒。——这就是他们的价值观和经济观。前几天有一外来人员通过关系找到我说,他老家的一亲戚因抢劫被公安关进去了,想通过我找熟人把他捞出来。我正想问怎么回事,他却很急切地说:要多少钱去打发您就直说,只要能把他捞出来回家过年,我们不惜代价。听罢,不禁哑然。我很想问他到底不惜多大的代价?
    身无一技之长就贸然远离故土来到城里,本应诚实守信踏踏实实地挣钱,可面对诱惑和不平衡,他们心中顿生邪念,他们企图在冒险中实现不义的价值,却没想被陷进了不能回头的尴尬境地。愚昧无知不可怕,可怕的是他们天不怕地不怕。
    “少女”屡遭骚扰的背后,让我们想到了城市中这一个特殊的群体,我们都有责任去拯救他们,当然他们的自救还是最根本的也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