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盛教在异国他乡哭泣

      解放初期,在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为了抢救落水朝鲜少年的生命,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果敢地跳进了刺骨的冰窟窿,他用年轻的双手托起了朝鲜少年生的希望,自己长眠在了异国他乡。毛主席含着泪称他为“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
    2007年7月1日下午,江西省抚州市金巢经济开发区崇岗镇过家村过家小学的小学生董松杰在经过一座无栏杆的小石桥时不慎滑落水中,小学四年级学生过江正好路过,毫不犹豫地跳入水中奋力营救,但由于年小体弱,无法将董松杰救起,两人一同沉入水中。后经初一学生过志奇帮忙,董松杰得救了,过江却永远地闭上了眼睛。过江舍己救人的事迹迅速在全镇传开,大家深感钦佩和惋惜。学校号召全校师生学习过江“奋不顾身,舍己救人”的精神。
    此事到此应该说已经比较圆满了,而当地教育部门的一番话却让人着实凉了半截腰。抚州市教育局基教科的盛科长说,过江在紧急情况下,主动去帮助同学,这种精神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为了安全起见,教育部门不提倡也不鼓励未成年人参与抗洪抢险或救人,因为未成年人能力不全面,在没有完全把握的情况下,很容易发生危险。
    对教育部门的观点我们还没回过神来的时候,湖北省公安县又出现了一起舍己救人的英雄事迹:2007年7月17日下午,荆东高速公路公安县虎渡河大桥下,少年高山伟不慎掉入水中。大学生高雄、中专生刘飞跳入水中救出少年,但却因身衰力竭,两人消失在激流中。当地政府授予高雄、刘飞“见义勇为英雄”的光荣称号。
    我们的孩子们为了救人而光荣地献出了自己宝贵尚且年轻的生命,我想他们纵身跳下去的那一瞬间,肯定没想到自己会死,更没想过世人会给他们一个什么样的评论,就象当初大学生张华为了救掉进粪坑的老大爷而牺牲一样。张华牺牲后,社会上也曾一度引起很大的争议,有好多人认为这样做不值得,说国家培养一个大学生多不容易啊,为了换回一年暮年老已的老汉的生命,太不划算了。我认为,这完全不是一个可以划等号的事情,这是一种品质的闪烁,是一种人性的伟大壮举。
    照抚州教育的说法,他们不提倡也不鼓励未成年人参与救人,是不是说当我们的少年看到有人遇险时,就应该袖手旁观而坐视不管呢?就连动物看到自己的同类遇到了险情都会拚死相救,何况我们有高级思维和优良品德的人类呢?同样是教育部门说过,有志不在年高,为什么年幼的少年可以有远大的志向就不该奋力去救人呢?这种貌似的关心细细品来让人感觉多少有些苦涩,我们不能为了保全生命而放弃美德,不能见死不救。那样的话,与其苟延残喘地活着,还不如纵身成仁来得痛快些。
    教育部门在传授孩子们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如何去做人,激励他们做一个品德高尚大公无私英勇顽强的人,不能因为曾经发生过危险就让他们变得畏手畏脚以致麻木不仁,这不是我们所希望的。
    罗盛教长眠在了异国他乡的热土,当他看到英雄倍有后人出时,他在九泉之下会感到无比的欣慰,但我相信他如果听到教育部门如此的论调,他会黯然哭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