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少女异外怀孕救助中心在救助

      前不久,在电视上看到这么一则新闻:武汉市成立了未成年少女异外怀孕救助中心,专为那些异外怀孕少女提供免费流产手术。新闻中报道的是一名16岁农村进城务工少女小英,因孤单寂寞,便与网友发生了一夜情,导致异外怀孕。因缺少必要的生理常识,小英的肚子一天天大了起来,终于纸包不住火了。于是,未成年少女异外怀孕救助中心站了出来,表示愿意免费为她做人流手术。但按规定,未成年人做人流手术,必须要监护人签字。接着,电视台便联合救助中心的同志一道来到小英的家乡湖北省英山县,找到了小英的父母,并成功地为小英进行了人工流产手术。小英的母亲说:“既然已经这样了,我还能说什么呢?孩子太小,她都不知道那个男的是谁。”
    看完这则新闻,心里不禁堵得慌,不是滋味。不知是该喜还是该忧?少女异外怀孕,又岂是“一流”能了之的事。
    无疑,从某种角度上讲,未成年少女异外怀孕救助中心的成立,有效地保护了未成年人尤其是未成年少女的合法权益,避免了不必要的心理和生理伤害。但与此同时,我们又不得不看到,未成年少女异外怀孕的消息、未成年人性暴力犯罪的案件俯首即拾,又岂能是我们救助中心能救助得了的?!
    有一位社会学家在这则新闻报道中接受采访说:“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政府应该拿出一定的资金,来为未成年少女、进城务工青年提供健康、向上的活动场所,积极正确地引导他们的情感,让他们真正融入到大都市的生活中来,感受社会的温暖,感觉人间的真情。这样,才能有效地避免未成年少女异外怀孕的发生,减少未成年外来务工人员的刑事犯罪案件的发生,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
    我们不得不承认,对外来进城务工青年,我们的市民缺乏应有的宽容和度量,多少都带有一种歧视的心态。口音的不同,生活习惯的迥异,从事职业的低下,都会让我们的市民皱起眉头说上一声“乡巴佬”本来就“人穷志短”面对“城里人”的冷眼,背井离乡的青年自然就多了份自卑少了份自信,于是他们说:“城里人根本就瞧不起我们,所以我们平时只能跟老乡们在一起玩”可他们又能玩什么呢?微薄的工资收入他们去不了高级娱乐场所,他们甚至连能看上电视都觉得很幸福。到了恋爱的生理年龄,城里人瞧不咱,咱内部消化,同病相怜的进城务工青年们自己谈起了恋爱,为了省房租,有的小姑娘小伙子便干脆住到了一块。这个年龄,既然住都住到一起了,异外怀孕也是再所难免的。
    要不,每到晚上,闲来无聊,几个老乡要么聚在一起打扑克,要么纠合在一起上街穷逛,不服气地感觉着大都市的气息。女孩们呢?她们同为父母所生,为什么就低人一等?她们也想穿着时尚的服饰,她们也想穿梭在步行街上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可现实太残酷了,她们甚至连冬天里买一袋护手霜都要犹豫好半天。于是,小伙子们实在想不开了,就结伙去打劫,凭什么我就不能有钱?!小姑娘们也不服输,有钱了能穿上漂亮的衣裳,我照样比你城里人洋气。于是,她们想到了娱乐场所,那里的钱来得真快,不用看学历,不用看出生,只看身材和长相,多轻松多容易,一夜的收入有时能抵一年的工资,凭什么不干?!
    贞烈少女自视有些许文化,不屑 于做小姐,每月拿着干干净净的五百块钱,除了寄回家里三百外,还有二百可以到汉正街买便宜衣服到小吃摊奢侈一下上网吧与帅哥聊天。城里人不接受咱,网吧不会不让咱进吧,只要咱交钱。一来二去,现实中城里人不爱的少女,网上成为男生狂追的对象,她沉溺在了爱河中,不能自拔。于是,见面,上床,一切都在梦境般的感受中完成。末了,她居然不知道他是谁,只知道他的网名叫“狼爱上羊”
    于是乎,她便成为了未成年少女异外怀孕救助中心的救助对象。受伤而来,轻松而去,但谁又能保证这些无知的少女从此不再来。无独有偶,在深度采访中,我们又见到了梅子,她这是第三次来中心了,因为她死心踏地地爱上了一个长她十五岁的已婚男人,她不图他的钱,不图他的名分,只想跟他在一起,感受他的伟岸与成熟,三次怀孕,她都没有告诉他,她说她不想让他讨厌自己,她不想失去他。救助中心成了她规避风险的港湾,这里,为她的异外怀孕提供了可口的免费午餐。
    少女异外怀孕可以有千万个不同的故事不同的理由,但结果只有一个,事实的存在深深地伤害了一颗未成年的心灵,留下了永远抹灭不掉的印迹和伤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救助了她一时,谁又能保证能救助她们一生呢?!
    救助中心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性化,但我们的人性又有谁来救助呢?!其实,我们更应该救助的,还是我们社会的风气,还是我们每一位公民的素质与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