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车情结

      喜欢坐公车。
    能有一个靠窗的座位,最好晒着不刺眼的阳光。
    窗户有点破旧漏风,椅子不全是软的。
    空荡荡的车厢。
    冗长而缓慢的行驶。
    遥遥无期的堵车。
    并且最好永远不要到站。
    起初我以为只是我一个人,后来才发现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女孩子,其实都有这种公车情结。身边的朋友,陌生的女孩儿曾看过一个人博客的简介就是述说自己的这种公车情结。
    很美好的一个癖好。
    经过很多的风景,很多的人,路过而不需要记忆的陌生地方。
    可以有音乐,也可以没有。你感觉漂浮在这个城市,而不感觉张皇失措。
    可以思考,也可以空白,但是不要睡觉。因为睡觉醒来,你就会觉得这是段非常难熬的旅途,心里马上充斥着想要下车的渴望——由于困倦,由于寒冷,由于等等吧。
    并不喜欢观察同一辆车上的各种人,原因?不详。至今没有深刻印象任何公车上相遇过的面孔,无论多帅,多好看,多丑,多龌龊,多另类,多奇怪。可能潜意识里很早就预想到了,彼此不过是暂靠,终究只是路过的关系。深究?没那个必要。
    你会爱上一个只是在公车上遇见的人吗?
    公车上演过很多美好浪漫的情节,但男女主角绝不应该只是偶然遇见的情愫。还有更多其它时间其他地点的故事,在相附着那些爱情故事的发生。
    或许我喜欢的,只是一种在路上的感觉。不断地行走,时间消退,独自一人贯穿,没有人陪伴,没有人在意。不被人察觉地默默存在。
    曾经一个人在环线地铁里坐了很久。这是我一直想做,却一直没有勇气去做的一件事情。你知道的,有时候人要去做一件荒谬而不可理喻的事情时,总设法想找到个理由。
    念头放在心里很久了,懒惰如我,没志气如我,寻找理由变成了等待理由。
    终于,秋,某日,因事外出。回来时心情无缘无故低落。就在地铁站里,从一号线换到了二号。
    手里拿着一盒“好利来”的老婆饼,微热。
    抢到了一个深度角落的座位,可以避免让座,呵呵。但是我发誓,在我心情好的时候,绝对是不抢座位,积极让座的那种好孩子。真的。
    经过西直门七次,还是八次,九次,还是十次?或者更多?
    收到短信说下午的课点名了,在哪儿?
    想说有事回不来了,帮我答个到,或是请个假什么的。地铁飞奔着失去了信号。发不出去。
    很好。合了手机盖儿,并索性关机。
    叫卖刘德华自杀,董文华死了的小报来回了两趟。过往了三种不同遭遇的乞丐,唱着哭着求着接近又离开。我身上揣着刚刚领来的800元稿费,但我没有施舍他们一分。
    我的好奇,或是同情,早已被这个社会磨练得生茧结疤了。
    车厢里一会儿拥挤一会儿冷落,一会儿膨胀,一会儿空洞。每个人行色匆匆,面无表情,冷若冰霜。坐地铁的人比坐公车的人冷漠,也更可恶。他们懂得选择关于时间速度价钱上更优的性价比方式,而甘愿放弃路面上开阔从容的风景。
    在地铁里,被让座的老人,都可以是理所当然的面无表情。
    地铁真是一个充满伤感情绪的地方。
    阿澜说她曾经在地铁里遇见过一个陌生女孩儿,她坐她对面。女孩儿坐着坐着,就自顾自留下了眼泪,没有哭泣惯有的表情。阿澜看着她的脸不到三分钟,自己竟然也开始流泪。
    两个人相望而哭。
    女孩儿到站的时候,走到阿澜面前递一张纸巾给她,微微笑,转身没入人海。
    没有只言片语。——地铁里关于陌生和伤心的故事。
    没有风景的路途没有心情。
    在公车里,坐过一站,又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