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旅游散记之四——黄帝陵

      去年11月11日上午,我们机关旅游团离开延安,行程约2个小时,于中午时分来到了黄陵县城。先到饭馆吃了午饭,下午1点,我们怀着虔诚的心,祭拜了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轩辕黄帝的圣陵。
    对黄帝陵的了解,印象最深的还是今年5月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到大陆访问时祭祀黄帝陵的报道。当时电视、报纸等媒体的宣传铺天盖地。中央电视台进行了全程直播。从那时,我对黄帝陵充满了景仰和神奇。
    我们一行首先到的是轩辕庙。一下车“轩辕庙”三个字赫然入目。抬头仰望,充满着质朴、凝重、素洁的气息,给人以俯视天地、注目苍生之感。进入庙门,迎面是一棵高大的柏树。导游介绍说,这棵树7人合抱有余,相传为黄帝亲手所植,为中华第一柏。我看到,这棵历经5000余年风雨沧桑的松柏,依然生机盎然,依然朝气蓬勃。树老成仙。这棵古柏像一棵活化石,印证了黄帝子孙生生不息的历史,给人一种生命之树长青的感悟。
    接着我们进入碑亭。这里最引人注目的当是毛泽东手书的祭文,随心洒脱,飘逸灵动,大气磅礴。而言语更是字字如雷,真情如焰:“赫赫始祖,吾华造肇,胄衍祀绵,岳峨河浩越数千年,强邻蔑德。琉台不守,三韩为墟,辽海燕冀,汉奸何多!以地事敌,敌欲岂足;人执笞绳,我为奴辱”对黄帝之功德极其盛赞,对民族灾难极其忧愤,并且表达了“东等不才,剑履俱奋,万里崎岖,为国效命”的雄心大志。
    再往前,便是由程潜题写“人文初祖”匾额的轩辕庙大殿。只见屹立在大殿正中壁龛里的黄帝,步履沉稳,抬臂扬手,神色威严中带着慈祥。这就是我们5000多年前的赫赫始祖,这就是繁衍了炎黄子孙的巍巍圣灵,这就是将那种自强不息精神注入我们民族灵魂的轩辕大帝。“祖功泽百世,宗德润千秋”有幸成为轩辕黄帝的子孙是无上光荣和自豪的。在大殿前,我们集体买了多烛高香,仔细点燃后恭敬的放进金色的香炉,并向轩辕黄帝塑像三鞠躬。
    最后,我们进入黄帝陵区,只见这里山水环抱,林木葱郁。陵内出人意料的简朴,没有特别的建筑,只有香火缭绕。陵前有一座祭亭,亭中央立一高大石碑,碑上刻有“黄帝陵”3个大字。陵前有一处高台,旁边的石碑上刻有“汉武仙台”四字,系汉武帝刘彻巡游朔方归来时,祭奠黄帝、祈仙求神时所筑。
    五千年悠悠往事,三万里煌煌河汉。黄帝陵,华夏儿女始祖的陵墓。我作为炎黄子孙一分子,在2005年的初冬,千里迢迢前来祭拜,期盼我华夏民族永远繁荣昌盛、复兴大业早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