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池竹西:「那有没有一种可能,就是池樊川想要鱼死网破了。」
    池淮左:「可他不能确认你——」
    这句话断在了这里。
    池淮左:「我还有事,先不聊了。」
    ——他逃走了。
    【池淮左手里有足以让池樊川不管不顾的东西,他和你见面应该就是想把这个东西交给你,但是没赶得上。】
    【可池樊川不确定你有没有收到,所以和你对峙的时候才反复试探,并不确认你是真的不知掉还是装着不知道。】
    【因为之前的事,池淮左不敢让你知道有这样的东西,或许是怕池樊川那边发现端倪,又或许是觉得你什么也不知道才是最安全的——他一直喜欢这样做,自大又傲慢,不是吗?】
    “我也没好到哪里去。”池竹西甚至觉得有些好笑。
    合上日记本,他又给高集拨去电话,问他明天一大早有没有空陪自己去山里调查。
    高集答应了。
    和容岐打完电话已经能确认,他从明天到周五都有全天会诊,这种事情不管是撒谎还是再调整时间都会很好查。
    因为之前野兽伤人的事件,那座山被限时进出,早七晚九,从容岐的咨询室开车过去怎么也要一个小时。
    到了晚上,山下有路障,山上还有人巡逻,半夜摸去不光找不到可能存在的“证人”,还很容易被巡逻的人发现。
    池竹西还特意空出了周六,如果他想提前动什么手脚,最大可能就是在周六。
    但这是建立在“容岐就是那个养狗的人”的前提上,也可能并不是他。
    【不是他。】那个声音还在笃定地说。
    ——就像他自己在心里否定一样。
    第32章
    “那件事当年的确留有案底,是山上的便利店老板报的警,警察赶到后有热心群众带路找到了余陶。因为多方家长都主张和解,这事最后好像是交给了林业局。”
    早上五点半,天还没亮,车里的灯照在高集沉着的脸上:“我翻看记录查了一下,那家便利店垮了有几个年头,不过当年带路的热心群众是山上有名的‘钉子户’,因为他死活不肯搬,听说停摆了不少项目。”
    池竹西在副驾上垂着头,随着车辆的颠簸头也一点一点,听见高集的声音后捂着嘴打了个小哈欠。
    “昨晚没睡好?你要不眯会儿,等我到了叫你。”
    “不用。”池竹西揉揉眼,坐直了些。
    有警察在,上山或是问话都不是问题,等到八点过,他就让高集给班主任打电话请假,即使班主任通知容岐也无所谓。
    那个时候自己和高集已经在山上了。
    池竹西看向车前,已经能看见不远处的上山公路口,值班的人在亭子外伸懒腰,见到有车辆驶来后挥手将他们拦下。
    “怎么这么早上山,七点这路才开。”
    “查案。”高集将证件露出来。
    值班的人瞬间清醒,一边开路一边试探着问:“这山上没出事儿吧?这一整晚也没人从我这口子上山,要有事应该也算不到我头上?”
    高集哭笑不得:“查老案,你紧张什么。”
    “啊老案,老案好啊老案好,警察同志辛苦了!”
    “你。”高集顿了一下,见值班人员有些僵硬的脸,多问了一嘴,“昨晚真没见着人上山?”
    池竹西的视线也被那边吸引过去。
    只见值班人员有些尴尬的讪笑两声,目光躲闪着。
    “我,我夜班就晚到了半小时,老区太堵了这不是没法嘛。打车还花了我一百五,那天杀的黑车司机坐地要价,要不是我赶时间可得和他好好掰扯——绝对没人上山,我查过监控!工作上的事怎么敢耽误呢,警察同志您不会去举报我吧……真只是耽误了一会儿,没出岔子!”
    “行了。”高集不再看他装作哭丧的脸,摆摆手,“你忙吧。”
    车辆重新启动,山弯很险,就算知道这个点山上应该没人,高集在每个大转还是按喇叭示意,等天色彻底转亮,他们也到了目的地。
    山上风大,水汽重,刚下车池竹西就被吹得一抖,摸摸脖子,有些后悔自己没带条围巾出来。
    热心钉子户姓江,人称江老三,据说在文旅局和开发商那边都是软硬不吃的硬茬,有个已经在外念大学的闺女,平时不怎么来往。
    这人也不穷,在市里似乎有几套房,但说这山是自己和亡妻定情的胜地,在老婆死后就住在这山上愣是不挪窝。
    他的住处也很好找,半山腰,在一堆层峦叠翠的绿色里黑掉的那一阵就是他的“小别墅”。
    高集上前敲门,第一下便停下了,门似乎是只是虚掩着,一敲就开。
    “这……”
    高集的第一反应是江老三忘了关门,他转身想和池竹西同步情况,却只见池竹西白着脸,嘴唇打颤,却不是冷的。
    “您听见了吗?”他警觉地左右张望,脚却凝固在原地无法动弹,无意识重复了一遍,“您听见了吗?”
    高集:“听见什么?”
    “狗。”池竹西说。
    高集也四处探视了一圈,没有见到池竹西口中的“狗”,这里安安静静,只有狰狞的风声掠过树林的声响。
    “没有——”高集的话戛然而止,绝佳的动态视力让他在如波浪起伏的树林中瞥见了一个黑影,那个影子在意识到自己被发现的瞬间便扭头就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