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闲话风波

      天边泛起鱼肚白,村子里的鸡狗叫嚷声连成一片,吵吵嚷嚷的。李静宜翻了个身,睁开朦胧的睡眼打量着昏暗的屋子。好半天才回过神来。嘴里喃呢道“原来昨天发生的事情都是真的,不是我在做梦。”昨晚睡前她真害怕昨日的一切都是一场梦,等到梦醒了她又回到那个孤独落寞的原点。
    脑海之中掠过前世的点点滴滴,不知不觉中泪流满面。对前世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无比悔恨,可那又能怪谁呢?终究是自己种下的苦果,自己尝罢了。虽然这其中有别人的算计与煽动,但是她自己要是能坚守本心,不去动那些妄念,别人又如何能算计的了呢?说到底错还是在自己啊。
    直到听到外面一阵喧哗,李静宜才收回思绪。竖起耳朵仔细听了听,外面好像有人在吵架。迅速抓起旁边的衣服穿上,站在镜子前拢了拢头发,这才转身出了屋子。
    身体贴在大门上,隔着门缝向外看去。只见几个女的拉拉扯扯边走边吵,至于吵的什么由于距离太远听不太真切。直到渐渐走近李静宜才认出这几个人是住村头的几户人家的媳妇。吵架的是住在村头大牛的媳妇冯杏花和她家隔壁邻居李德贵的媳妇杨红梅。剩余的五个女的应该是拉架的,是真的拉架的还是打酱油看热闹的就不得而知了。
    冯杏花是改嫁过来给大牛做媳妇的,平时嘴上不把门,三天两头就被人拉着对闲话,家里只有一个儿子,还是前面丈夫的,大牛是个瘸子,走路一拐一拐的,但是人很勤奋,身体缺陷一点也不影响他干活。
    杨红梅是村子里出了名的泼辣,骂人更是不用多说,鲜少有人骂得过她,丈夫李德贵为人木纳,平时不太与人交流,家里基本全凭杨红梅做主拿事。两人不知因为何事如此吵闹。
    “你敢说这话你没说过?敢说不敢当。你那么能你拉去养活啊?”杨红梅一边伸手去抓扯冯杏花一边骂道。
    “这话真不是我说的,要是我说的我怎么会不承认。”冯杏花躲开杨红梅伸过来的手解释。
    “你没说过,你没说过这话咋来的。谁家能把老人伺候的有多好,日子过穷了,谁看见都想踩一脚,这都没个活路走了啊!”杨红梅说着就扑过去抓冯杏花脸。旁边的人赶紧及时拉住才没有被抓到。
    “这话真不是我说的,说了就说了,没说就没说。我没想到二娃媳妇竟然推说是我说的,那天好几个人呢,我是真没说过啊。”冯杏花苦口婆心的解释。
    “你没说过这话那来的?我们就到二娃家和她媳妇对个清楚。”说这杨红梅等人就扯着向二娃家走去。
    原来又是一些个吃饱了没事干的。看样子又有人说杨红梅没照顾好她婆婆,杨红梅的婆婆因为中风半身不遂躺床上都一年多了,人都说久病无孝子,村里人时不时传出杨红梅没给她婆婆吃饱,打她婆婆了,骂她婆婆了。时不时的吵的不可开交。
    像这种事她打在前世就习以为常了。村子里每年都会发生这种事,谁说谁坏话啦,谁在背后骂谁啦,谁不孝顺父母啦,动不动就一帮子女人拉扯着去对闲话。前世的自己就是这群人中的常客。最后搞得自己名声不好,以至于村里很多人都不待见她。今生她只求能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做好自己就行。
    ……
    咚咚“静宜在家吗?”
    李静宜听到门外有人喊,放下手中的锄头前去开门,由于她一个人住着,平时门都是朝里面挡着。
    “我说静宜你在家啊,敲半天门我还以为你没在家呢。”薛婶见到静宜开了门笑着说道。
    薛婶叫薛莲,是村里李德川的媳妇。李德川是村子里的兽医,出了名的老实人。两人都三十几岁了。生了五个女儿和一个如今才三岁大的儿子。据说当初为了生个儿子可没少爬山涉水找良医。农村人一向对子嗣看的很重。作为别人家的媳妇,生不了儿子就意味着你要受公公婆婆的窝囊气,受丈夫的冷眼,别指望家人能给你个好态度。还得被外人戳着脊梁骨背后骂。
    薛婶一家这还算幸运的,不过这年头兽医不值钱,薛婶家孩子又多,日子过的相当艰苦。她记得前世薛婶家实在过不过来,将大女儿十四岁就嫁人了,如果没记错,就应该是在今年年底嫁出去的。她和薛婶虽然相处了也就一年多,但薛婶为人还是很不错的。前世可没少提点她,只是那时的她根本就没当回事。
    “理菜园子呢,薛婶快进来吧。”李静宜说道。
    在屋子里拿了一条长凳,用抹布擦了擦放到桃树下。“薛婶坐吧,别站着了。家里没个好凳子,别嫌弃,呵呵。”
    “有个坐的就不错了,我家人平时来个人连个可以坐的木桩都没有呢。”薛婶说着依着凳子坐下。你真勤快,菜园子收拾的干干净净,我家菜园子到现在还乱着,瓜秧树枝堆了一地,看着都发愁。
    “粮食都收完了,左右这几天都闲着就理了理,不然一到十月份地就冻了,到时不好收拾。现在整好地,过年开春就省事了。李静宜朝薛婶说道。
    “我今天来是问你后天去不去赶集,眼看快到十月一了,得去买点纸和香用做上坟啊。”薛婶询问道。
    这一问李静宜才想起来,都快十月一了呢,陆家这边有公公婆婆自然会给陆家祖先准备,用不着她。但她娘家那边的奶奶虽说去世多年了,但爷爷去世还不到三年,虽说这个爷爷为了他的所谓的威严,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没少拿她立规矩,以至于她很怕他。但回去烧个纸还是有必要的,不然村子里人还不得骂她白眼狼啊。“去,薛婶走的时候可得记得叫上我啊。”
    这里的农村有个习惯,每年十月一都得给家里已经去世的长辈烧纸烧香。要不是薛婶提起,她还真给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