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28

      重生之谁的皇后 作者:三月六

    分卷阅读428

    。

    而她错过了。

    是他辜负了。

    也许辜负的……并不仅仅是他。元三娘在西山上吼的那些话,已经半年了,还每个字都清楚得像刚刚出口:

    --“……但是这么多年了,你有没有过问萧郎,他想不想?”

    他想不想回金陵?她确实没有问过他。长久以来,她都以为这是无须问的一个事实:他想,他当然想,他和她一样想--如果在之前,她也许能理直气壮,这样回答每一个质疑的人。但是问这句话的,是元三娘。

    那个月色里侃侃而言,玲珑剔透的少女,她知道什么--她知道了些什么?

    她不敢问。

    再无畏的人,也有怯意的时候,她的怯意就是萧郎。她从前……她从前做梦也没有想过,她与萧郎,会走到这一步。她从前,总以为他与她是一体的,他的每个决策,都是为了他们,她的每次牺牲,都是为了他们。

    然而如今,她不敢再这样肯定了。

    想必不敢再肯定的也不止是她。不然,他为什么不进来,为什么他不能与她开诚布公谈一谈这个话题--当时元三娘对她吼,他也是听见了的,甚至听得比她更近,更真切--因为他不敢。

    他也不敢。

    他不敢负她。

    纠缠得太久的两个人,岁月里会生出血肉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刀下去,会血流如注,生死攸关。所以她不敢,他也不敢。

    在难以面对的命运面前,大多数人都恨不得做逃兵--聪明通透如萧南、苏仲雪也不例外--然而他们又是清楚的,到头来,总还是逃不掉。除非死亡,除非死亡突兀地出现,过去种种,方才能一刀两断。

    便如此,也还是疼的,痛的--未必就能独自活下去。

    苏仲雪微叹了口气,她也知道姨母说这个话的意思,不是长久之计--她是劝她主动一点,既然断不掉,既然回头无路。在去年腊月,萧南出的那场事故中,姨母心里的懊悔,恐怕比她更甚--更深百倍。

    她就这样轻易放弃了自己的儿子,唯一的儿子。她诅咒他,她鄙弃他,她甚至不曾为他的“死亡”表示过悲痛。诚然身为萧郎的生母,她有恃无恐,但是你知道吗,一旦情分耗尽,血缘也无能为力。

    譬如--这个比方兴许不够恰当--元三娘和贺兰氏。

    所以她如今方才转而指望她。

    苏仲雪道:“姨母莫急,且再等等。”

    “等--等什么?”

    “等兰陵公主过门。”苏仲雪心平气和地说,“兰陵公主不是贺兰氏,是决然不会与人做平妻的。”

    王氏吃了一惊,又是意外,又是心疼:“那你--”

    “笃!”苏仲雪敲了一下木鱼,没有接话。她如果做出让步,她一定要人看得见,看得见她的委屈与牺牲--没有什么是理所当然的。

    她从前,就是太理所当然了。

    至于兰陵公主,她其实并不十分担心。便真是个天仙,也有厌倦的时候,更何况她元三娘的容色,还远远达不到天仙的地步。只有在心里记着,念着,而始终得不到,才会成为心结--但凡得到了,就不过如此了。

    那些琐碎的冲突,一次,两次,三次……没有同舟共济的信任,和生死相依的情分打底,不多时候,就磨尽了。

    世间夫妻,大多如此。

    何况她元三娘和萧郎还有不可调和的矛盾呢。

    王氏却皱眉道:“……我听说,兰陵公主与李家郎君订了亲。”

    苏仲雪再敲了一下木鱼,轻飘飘地道:“这个姨母无须担心,据我所知,彭城长公主一直在求这门婚事呢--以长公主的能耐,就是个迟早的问题。她和谁订了亲,都算不得数。”

    在求这门婚姻的,也不止长公主,还有萧郎,她知道的。与其说她相信长公主的能耐,不如说她对萧郎有信心。

    然而这个信心,想起来的时候,多少有些悲怆。

    只是,这世上的事,这世上所有的事都是这样--既然避不过了,那就迎上去吧,无论是怎样一个结果,粉身碎骨,还是白头偕老。

    第312章哭声

    嘉欣倒是想生点事出来给嘉敏添堵,免得她坏了她的好事,但是急切间,却不容易生出。倒是她自个儿有的是麻烦--和张家的婚约始终如悬在头顶的剑,虽然没有落下来,却让她时时感受到剑光凛凛,如芒在背。

    进王府已经有近三个月了,又经历了昭诩大婚的意外,已经不似初来怯怯。府里大致的情况她也摸得透了,要说身份,三娘自然强过她和阿媛许多,但要说起人心--竟不像是刻意笼络过。

    她这位堂妹也是个奇人。当然按说,王府的嫡长女,却是也不必下这个功夫,但是她也不想想自个儿多尴尬的身份--王妃如此得太后宠幸,又不是她亲娘,她不奉承着些,就不怕王妃给她使坏?

    偏王妃还真没这个意思--也是一奇。

    兴许都是看在世子堂哥的份上?无论伯父如今待她亲不亲--真要亲近,恐怕也不会丢在平城十余年不闻不问--这个兄长一母同胞总是真的。无论如何,多少会看顾着些--大约她仗的就是这个。

    然而如今堂哥还只是个世子,伯父膝下也不是只有他一个儿子。如今伯父还春秋鼎盛,几十年后的事,哪里能说个准呢。还不许几十年,十余年后--她就不信王妃没个想头,她要没儿子也就罢了。

    但是纵然能洞若观火,这事却仍不好生。

    底下粗使丫头和嬷嬷也就罢了,府里稍有些脸面的丫头眼睛都高到天上去了。到底她身份差着火候。嘉欣心里也是暗暗可惜。要她是三娘,要什么消息得不到,也不至于这么久了,就只听说三娘和宋王有些瓜葛。

    宋王么,她那日也是亲见的,一个郑侍中不够,又来一个宋王……可想而知的轻狂轻佻,果然姨娘养大的没规矩。

    她私心里,其实是不大看得上嘉敏的,总觉得她在王府里做主子,比不得嘉言名正言顺。

    作派也是。

    奇怪,同样习骑射、训部曲,嘉言就理所应当,嘉敏却教她看不惯--哪个女儿家成天舞刀弄枪的,针也不拿,线也不拈,那成什么话,眼看着就要出阁了,难不成还能把这习气带到婆家

    分卷阅读4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