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6

      重生之独宠小王妃 作者:木子归

    分卷阅读116

    然这丫头竟是一头撞上廊柱,当场死命。那最终决然的神色就连东方炎都颇为动容。

    线索倒是没断,顺着这条线倒也查到了不少与秋芜有所牵扯的人,只一一审问过来,唯一与此事有关的则是崇文门的守卫林立了。

    却说林立与秋芜自幼青梅竹马,二人本定了亲,奈何林家父母久病双亡,独留林立一人不说还耗光了家中光景,林立在大户人家谋了护卫一职,本想等着秋芜及笄便遵着诺言娶她过门,却是遭到了秋芜父母强烈的反对,且匆匆退了亲,这便是嫌林家门楣不够了。其实确切说来,若非林立一直补贴,秋芜家中或许早已破落,然拗不过父母,秋芜只得顺从入宫当值,这林立倒也是个痴情种,求得那大户将他安排入宫,一心只愿离得秋芜更近些。这般两年多来倒也相安无事,林立再次承诺待秋芜出宫便娶她过门。

    只是,坏就坏在当日相约之时被旁人撞见,秋芜并不知情,林立却是为了护着秋芜,不得已应下了那人的威胁。毕竟侍卫与宫女私通,往小了说这种事往往睁只眼闭只眼,倒也屡见不鲜,然若是摆在明面上,这可是秽乱后宫的罪名。别说林立如何,这秋芜是绝对会被刺死。

    林立为人老实,受不住旁人以秋芜威胁他,他本来想直接杀了了事,毕竟对付一个太监,他林立自认绰绰有余。何况他也不知旁人的陷阱到底是什么,这才起了杀心,不料他还未动手,自个儿便是被一麻袋子套住了头,这才不得不应下。且关键是林立只在暗中见过那人,此后俱是以书信往来,若是让他仔细指认,他还真的没有把握能认出来那人到底是哪宫的太监。

    林立也不傻,将那太监给的食物方子拿来便请了大夫仔细研究,俱是滋补的良药,这才稍稍放了心,毕竟寻常的大夫并不了解所谓食克。其实若非今日林太医多了句嘴请了魏太医来,怕是除了那碗明显调换过的黄鳝定是不会查出任何东西。

    林立并不愿将此事影响到秋芜,这才瞒着她没有道明原委,只话里意思便是将这些菜色做给太后,想来会得赏赐,秋芜十分信任林立,自是丝毫没有怀疑。这才有了秋芜初听是食克害人,以为是林立做了手脚,这才一力承担且甘愿去死。

    至此,东方大人还有何不明,这怕是有心人早已筹谋,否则怎会恰巧抓到把柄威胁林立。

    只是线索似乎又断了,没有指认出罪人,自然这些说法就是空口无凭,怎能贸贸然告知旁人,只在瑞王回来方才说于他听。

    “敢问岳父,将林立送进宫的大户是哪家?”瑞王听完只问了这么一句,直叫东方大人老脸一红,是啊,怎么把这么关键的点忘了,自己位居刑部多年,竟是没有自家女婿看得清明,不过他也知刻不容缓,立时便着林立查问,这才得知,竟是皇后的母家高府。

    如今家主便是皇后的哥哥高如启,任吏部尚书,虽不是高位,却承继了当年皇后的父亲前朝的左相高致所有的根基。若说朝上有何动静,或多或少都离不开高家授意,虽不至于把控朝堂,却也有着不容置疑的地位。

    如今太子封禁东宫,皇帝丝毫没有宽恕的征兆,莫非皇上还存了废太子的心思不成?高家全部仰仗都在这个太子身上,自是无法接受,这般说来,倒是有了几分眉目。

    虽只是怀疑,然涉及到中宫之主以及前朝高家,东方大人不得不再三小心,嘱咐手下人手脚赶紧些,切莫被旁人察觉以免出了差池。

    这边查案如火如荼进行,瑞王那边倒也进展不小,白日里俱是人精无法查探,夜间就太多小鬼出没,他早就派了人手加强巡视,如今自是抓到了人。

    且不是小打小闹的小人物,而正正好却是太后身边的掌宫太监高录。这高录一听姓名,便是高家出品了。怕是瞧不出什么东西,于是瑞王倒也没想着真能从他嘴里问出什么。只命人绑了他晾在一旁,且放出消息承认高录被抓,于是就等着凶手自投罗网。

    好笑的是,即使是瑞王也没料想到来人竟是他——高顺良的养子高青岩。

    如此,即便没有丝毫凭证指认是皇后所为,瑞王也毫不避忌直接请旨便将皇后送入了养心殿。

    ……

    养心殿内,昭帝似乎一刻钟便老了几岁,独坐龙椅上静默良久。

    他虽深知背后之人怕是来头不小,倒也未曾想到竟是皇后。

    皇后是昭帝发妻,即便当时并非他心甘情愿所娶,却也因着皇后还是太子妃之时的小意温柔,大家风范所吸引。若说对懿贵妃是刻骨铭心想要仔细护着的挚爱,那对皇后便是感念她高家为了帮他保的储君之位顺利登基的恩情。所以即便对皇后没有过多男女之情,几十年来相守的情谊也是丝毫不少。

    虽说瑞王并未拿出证据,只是就单凭高青岩一人想要将高录灭口,便足以令高录吐露实情,无非是皇后想要将夏侯风斩草除根顺便解决处处与她作对的太后,这才下了狠心,只没想到皇上竟是丝毫没有表示,不愤怒不痛苦,只隐隐带着些愧疚,是的,是愧疚。瑞王一时慌了手脚,莫非父皇对皇后仍有情谊,这般说来还是不能将高家扳倒?

    还未等他反应,昭帝便发了话,“你们都退下吧,朕想和皇后说几句话。”

    即便多有不快,瑞王也不能违反圣意,这才随着东方大人退了出去,只留下皇上皇后,当然还有曹忠。

    昭帝从龙椅上下来,径直走到跪着的皇后跟前,伸手将她扶起,“玥儿,与朕说说话吧。”

    皇后心头一颤,竟是久久难以回神,有多久了,她有多久未听过昭帝称她一句“玥儿”?

    怕是得有十几年了吧,她待嫁闺中得多少世家公子倾心相待,若说当年京都里谁人能够与还是嘉奕郡主的懿贵妃来媲美,怕只有以才学闻名的高如玥了。

    嘉奕郡主貌美娇俏,高如玥则是端庄大气,虽不如嘉奕郡主美貌,倒也是出落得如水中清莲,想来,她眼光自是高的,虽说是父母之命,然因是高家独女且是高大人老来得女,自是捧在手上疼爱,即便是选择夫婿也并未将自己的意思强加给她,更不必说位居左相的高大人需要将女儿当做奋进的筹码。

    如此一来,高如玥简直太过肆意,任由自个儿将京里贵公子一一挑选,只若非那年秋闱狩猎,高如玥对当时还是东宫太子的昭帝一见倾心,倒也再不会有往后种种。

    作者有话要说:  其实不太想将皇后当炮灰的,说起来,我不是很喜欢写后宫里女人的悲哀,她们或多或少害人都是为了自保,这话说起来虽然有些绝对了,但是不可否认,处于后宫那种地方不可能永远都是一朵高洁的白莲。

    分卷阅读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