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0

      鱼挽和终离的十五天 作者:从心燕子

    分卷阅读20

    一人去郁县与低吟见面的心理准备了。

    鱼挽想,等姥姥的头七过了后就去郁县,再过不了多久,她的暑假就该结束了,她也该上班了。鱼挽意识到自己为这事也算是处心积虑了。最重要的是,这是姥姥留下的最后一桩事,她得处理好。偏巧,也不对,应该说是诡异的是这事和家里的两个男人的过往都有联系。鱼挽现在知道了自己的家族意识还是很浓的。就算姥爷和姥姥当时的一念之差,使得良心长时间的愧疚,他们仍是鱼挽心目中的根,唯其这样才越发真实可信,因为谁都会出错,谁的一生都有遗憾。鱼挽想,现在还剩下一个问题,如何让小姨放弃去郁县,并且不起疑心。这应该也是姨父现在的心思吧。鱼挽想,他们的生活如是撕开面纱,是荒唐得令人悲哀的事,可是多少人的生活不是如此呢。

    此刻正在单位上班的终离却意外地接到了低吟的电话。双方当时并没留互留电话呀,应该是低吟向君与要的号码。终离接到电话就有一种不祥之感,他知道低吟轻易不会给他打电话的。电话那头沉默了很久。

    “终离,我妈坠楼摔死了······我没能看好她······”

    终离不由得身子歪了一下,他不知怎样安慰低吟。

    “低吟,不怪你,这么多年,是苦了你了。你妈也不会怪你。她痛苦这么多年,也算是解脱了。”

    “要我告诉你爸爸······东生吗?”

    “不必了。”

    低吟冷冷地说。

    电话里的低吟痛不欲生。终离放下电话,想着命运多舛的桂香和低吟,不禁黯然神伤。接踵而来两个身边的人的死去,终离从未有过的感觉死亡原来离他这么近。我们就是这样子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终离想,人间有些真相,有的人明明知晓,就这样选择不面对,一生的所作所为就是逃避。这样的选择当然也是过一生。终离自问,自己是怎样面对真相和自我的。那是一次次陷在吸烟的沉默中的思考,一次次地反省后的直面。终离不曾猥琐地逃离。终离选择笑着哭着面对。这是他作为他自己的使命。

    终离打电话告诉鱼挽这个消息,他觉得有必要及时告诉她,让她有心理准备。鱼挽接完电话,恨恨地看着姨父。姨父察觉到这个电话与自己有关,却是不敢多问。鱼挽想,到郁县后,顺便吊唁一下桂香。此时的鱼挽觉得内心甚是伤感。虽然桂香跟她并无关系,但是桂香最美好的年华都给了姨父,最后落得形单影只。只怪桂香的情执难悟呀。

    鱼挽和小姨按照习俗准备着姥姥明天回来吃的一顿饭。此刻的小姨忧虑着本末的事情,鱼挽心里的感慨万千,姨父的心不在焉唯有宿儿的一心一意,全部都浸入到手里忙乎的饭菜中。鱼挽心里祈祷着,姥姥能佑护活着的人的平安和顺意。

    终离这一天心里很不安。下午下班回到姥姥这边。看着姨父的表情,明白鱼挽按照她说的,并无将桂香的死讯告知他。终离心里堵得慌。晚饭没怎么好好吃,鱼挽看出来了。桌子上也不好说什么。吃完饭,收拾完,终离看似在姨父身旁再也呆不下去了,鱼挽跟小姨说,明天上午再早点过来帮忙。这样,三人终于离开姥姥那。

    开车到大门口停好车,鱼挽让宿儿先自己上楼回家,她知道终离心里不舒服,想陪着他在外面透透气。宿儿却是也想在外面走走。她并不知晓鱼挽的用意。

    “爸,妈,你们聊你们的,我在前面慢跑锻炼一下,你们只要在后面跟着就行,互不打扰。”

    鱼挽想想这样也好。

    终离默默地走了好半天,陪在旁边的鱼挽也是一声不吭。

    “鱼挽你说,明明我们的心站在桂香那一边,现在却偏偏为了现实中所谓的维持,帮着姨父隐瞒,我越来越找不到理由说服自己这么做。”

    鱼挽沉吟着。

    “想想追根究底的结果,到时小姨和姨父不知会怎样,六十多岁两人还闹分居或是离婚?本末和秋意本来过得不顺,这不是越来越乱?低吟那边,我看姨父就是有勇气离婚了,低吟内心不可能接受他,到时姨父去跟她们住在一起,你说别扭不别扭?加上低音妈妈又出了这事,姨父想与低吟相处过日子恐怕是难上加难。”

    “现实上是这样。可是情理上就讲不通。”

    “这事依情理来办的话,现实中他们就是心不甘,情不愿,一塌糊涂了。姨夫的人生就是一笔糊涂账呀。”

    宿儿跑在了前面,把他们甩得好远。终离和鱼挽不由得快步跟上。

    三人走到楼下,看到男邻居刚刚从电梯口出来,这次不同的是,他身边有个年龄看起来三十五,六岁的温婉的女子同行。看起来挺合适的。鱼挽主动微笑,算是跟他们打过了招呼。

    宿儿忍不住,在电梯里说,总算又找了一个,那小男邻居有后妈了。

    鱼挽回到家,又收到那个短信。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鱼挽不知那个人怎会用到这一句诗,有些迷惑。

    ☆、宿儿和暖煦

    星期三上午。鱼挽和宿儿起早,到菜场买了姥姥生前喜欢吃的豌豆米,还买了一点粽叶和糯米。这是昨晚走时,小姨特别嘱咐的。昨天已经准备了四个菜的半成品,放在冰箱里了。豌豆米按照一般的做法,生前姥姥的牙齿肯定是嚼不碎的。小姨通常会先用高压锅把豆子压软,压烂然后和着肉末烹炒一下再起锅。姥姥生前还喜欢吃清水粽子。

    厨房的高压锅嗞嗞作响。糯米已经泡了两三个小时,小姨和鱼挽在餐厅的餐桌上包粽子。鱼挽记得第一次包粽子就是跟着姥姥学的。姥姥的手特别灵巧,通常姥姥几个精致的粽子包出来了,鱼挽的一个笨头笨脑的粽子才现行。后来,鱼挽的粽子越包越熟练,今年端午节,姥姥的眼睛早已不怎么看得清东西,她不能包了就坐在坐在旁边看小姨和鱼挽包粽子。煮熟后,当时蘸着糖吃了一个,小姨还阻拦只让姥姥吃大半个,说是年纪大了,怕难得消化,姥姥像小孩一样,说馋,趁小姨不注意,把剩下的小半个塞在嘴里吃掉了。现在的鱼挽边包着粽子,边想着姥姥当时咀嚼粽子时如孩童般满足的笑容,眼泪又是刷刷地流了下来。

    中午前,将姥姥平时爱吃的饭菜做好摆在桌子上。姥姥以前喜欢鲜花,家里,阳台上都是她自己养的花,宿儿将各种各样的花都采摘了一些,编成一个花束,一起放在了桌子上。宿儿说,姥姥今天回家一定喜欢看见这些花。

    就这样,姥姥的头七过了。鱼挽想,姥姥应能安安心心地走了。鱼挽祈祷姥姥是在天堂与姥爷重逢。

    过后小姨自然就提起了到郁县的事。姨父紧张地看着鱼挽。鱼挽说,我

    分卷阅读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