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陈词

      相思引:君莫问归期 作者:十月心

    第二十六章 陈词

    <!--go-->

    隆隆鼓声中,有人飞身而至,一把捉住了我的手臂,生生止住鼓声。转头看,正是展昭,只见他满面惊怒之色,叱道:“简心,你到底欲意何为?我方才好言相劝,你却只作耳旁风……你非要让我对你如此失望吗?”

    我挣扎着试图挣脱他的手,道:“展大人的话,简心句句在心头!可是简心纵然知道展大人所言有理,亦没有办法用我今后的所有遗憾,来赌方菁姐姐今日或许只是万分之一可能的生命之虞,还请展大人不要拦我!”

    展昭闻言眼中怒意更盛,却依旧不放手。

    正僵持间,王朝已带着两名衙役出来喝问:“何人击鼓?”一眼瞥见我手持鼓槌站在一旁,不由目瞪口呆,顿了顿方道:“简心,你可是疯了?开封府的鸣冤堂鼓可是好击的吗?”见我不作反应,又一把上前来夺过我的鼓槌,跺脚道:“傻瓜,快走!待大人问起,我就说击鼓之人已离开,你晚间再找个时机跟大人解释就是了!”

    我坚持道:“王大哥,我现在若会离开,之前就不会前来击鼓。还请王大哥带我入公堂内回话!”

    王朝还要再劝,只听展昭厉声道:“王朝,带她进去!她既如此执迷不悟一意孤行到底,那就成全她!”

    他缓缓放开我的手,以从未有过的冷峻严厉眼神看着我:“简心,你说过,底线之上,是你可以承受的代价。第一时间更新 可你是否曾想过,有的时候,你所做之事,后果,会远比你想像的要严重,而你为此付出的代价,亦未必是你能真正承受的,简心,但愿你没有高估自己!”

    说罢,也不再理会我,径直大步迈入公堂。

    我暗叹一声,自知此时不是难过的时候,定了定心神,紧跟他进去。

    出入了无数次的公堂,从未有像今日一般让我战栗不安。甫一进去,众人的目光便集中至我身上,望向大人那震怒已极的面容,我不敢先行开口言语,只是忐忑不安地在方菁身旁跪下。

    只听庞太师出言嘲讽道:“包大人,你们开封府倒愈发有趣了!包大人在公堂之上审案,府衙的人却在公堂外击鼓鸣冤,真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啊!”

    展昭面色铁青,隐忍不言。

    大人却恭敬起身,向太师道:“包拯惭愧!”

    我苦笑,该惭愧的人是我,终究又令大人受辱难堪。展昭,他又怎能不怪我?

    大人狠狠一拍惊堂木,威严的声音难掩其怒气:“简心!昨日本府已明令你回避此案,如今你不仅抗命不遵,还在本府升堂问案之际,擅击堂鼓,扰乱公堂!简心,你究竟是无视公堂仪制,还是蓄意挑战本府威信?今日若不重罚于你,如何服众?来人啊!将简心重责……”

    我急得一颗心简直要从心里蹦将出来,不由大声喊道:“大人,不要!”

    大人气极,怒视着我,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你说什么?”

    我急道:“大人,关于此案,简心有话要说,恳请大人听完,再行惩处!”

    一语未了,只听庞太师重重“哼”了一声:“包大人,老夫竟不知,原来开封府是个可以讨价还价的地方!”

    我心中暗恨,一咬牙,道:“若大人答应简心的请求,简心将话说完后,愿领双倍责罚!”

    大人正待说话,忽然听一把平和沉稳的女声说道:“包大人,既然是事关案情,就让这简姑娘将话说完,大人再做定夺,可好?”循声望去,见说话的是一名端坐于椅上的老夫人,虽面带病容却不失雍容之态,便知定是靖王妃无疑,见她此刻竟替我解围,不由对她心生感激。鲜网。

    大人道:“娘娘之言,包拯焉敢不遵!既如此,简心,你且说来!”

    我的心犹自剧烈跳动,双手亦因紧张而微微颤抖,刚开口说了一句:“今日上午……”竟再无法说下去。

    我仓皇抬头望向大人,却惊觉一切竟是如此的熟悉,同样是凝重肃杀的公堂,同样是高高在上的威武峻严的府尹大人,同样是骤然失语惊惶无措的自己……宛如噩梦重现,紧张惊惧瞬间攫住我的心,层层冷汗沁湿衣衫,胸口滞痛烦恶,所有的字句在心中翻腾,就是到不了舌尖……我竟又一次失声……

    阵阵眩晕中,我绝望地闭上眼……上天,为什么要这样对我?在我最需要出言相辩的时候,却夺走我的声音……此时此刻,我该怎么办?

    一双温软的手覆于我冰凉的手心,我睁开眼,正对上方菁关切怜惜的眼波,只听她低低道:“心儿,不要紧,说不出,我们不说就是,你不要这样难为自己……”

    我看着她,心中止不住一阵阵的痛楚。。从一开始,我便决心要助她洗清冤屈,难道,这些天的努力,竟是注定这样一个结果吗?要我如何甘心?我为什么竟这般无用?

    绝望无助间,只听大人的声音缓缓传来:“简心,休要着急。本府既已应允于你,今日必会在此听你说完。你且平复心绪,慢慢道来。”语调和蔼,浑不似方才的疾言厉色。

    公孙先生离开案桌朝我走来,单膝触地直身蹲于我面前,轻扶起我颤抖的手,看着我温言道:“心儿,不要怕,为师在此处陪着你。来,暂闭双目,跟随为师练习呼吸吐纳,以平心静气。先深吸一气,绵绵纳之,再呼出气息,细细吐之……”

    我悲哀地看着先生,先生的眼中尽是鼓励。鲜网。我缓缓依言而行,也不知过了多久,方觉得心神稍定。

    先生直视我的眼睛,道:“心儿,你还记得吗?前日公堂之上,你亦曾为方菁辩言,有条有理,言之滔滔……心儿,其实你可以做到的!”

    我的双眼泛起一阵雾气,轻轻唤了声:“师傅……”却依旧说不下去。

    先生又道:“心儿,如今你只看着为师,所有的话,就当作是说与为师一个人听……心儿,你且试着说出第一句话便可,说得不清楚亦不要紧,为师替你转诉于大人。”

    我看着先生,再三调整气息,方缓缓开口,鼓起勇气颤颤说道:“……有些问题,我想询问于几位证人……”声音虽然颤抖细微,但我至少已说出来第一句话,身体的紧张亦随之放松一些。

    先生转头望向大人,方欲复述我的话,大人已点头道:“简心,你的话,本府听得很清楚。你但问无妨。”

    我再次稳定心神,想了想,看向那刘太医,慢慢开口道:“太医曾言,小王孙中毒之症状与雷公藤之毒极为相似,敢问太医,雷公藤致死之剂量为多少?”声音虽犹带颤音,但已较方才又趋平稳些许。

    先生见此,眼中尽是欣慰之色,放下心来,重回案桌前坐下。

    刘太医答道:“据药典所记,嫩芽七颗,茎块四钱,根皮二两,便为一成人致死量。”

    我听其答案与制药所于师傅所言相吻合,不由安心不少,便接着道:“多谢太医!简心想再问周总管,王府库房的雷公藤水剂从何而来?”

    周总管答道:“皆由王府采办从城中官办掌药局购得。”

    我心中愈加笃定,紧张情绪减缓,说话亦更趋于流利正常。我看了一眼不远处跪于地上的一名侍女打扮的年轻女子,又问道:“这位想必是珍娥姑娘了。听说你曾亲眼看见方菁携带装有雷公藤水剂的瓶子前往小王孙处,不知她所携带的水剂剂量是多少?”

    那珍娥道:“那瓶内装了多少我不敢确定,只是方菁离开后,我曾偷偷查看原先的瓶子,只见满满的一瓶大约剩下不到三分有二的样子。”

    我看着她,不由心中冷笑,好丫头!今日还多亏有你在此指证!

    我继续道:“依你之言,便是方菁至小王孙处,趁乳娘更换衣裳之际,将这三分之一瓶的雷公藤水剂喂小王孙服下,以致小王孙中毒身亡?”

    那珍娥喃喃道:“我想应是如此。”

    我冷笑道:“既如此,有谁可证明这三分之一的水剂便含有足够的致死剂量?”

    众人闻言皆一怔。那魏珊如反应却快,反问道:“那有谁又可证明这三分之一的水剂所含剂量不足以致命?”

    却不曾想我等的就是这句话。我抬头望向大人,道:“启禀大人,简心今日上午去了掌药局,购回一瓶与靖王府相同的雷公藤驱虫水剂,并至其制药所问明其配方。靖王府作为物证的那瓶水剂,为一升之量,乃是由一钱雷公藤根皮,加一钱花椒煎制而成。”我转头看向刘太医:“请教太医,若要令小王孙在两个时辰之内中毒身亡,那雷公藤根皮所含剂量应为几何?”

    刘太医已然明白,答:“应为二钱左右。大人,卑职愚钝,之前竟未想到这层……”

    我接着说下去:“一瓶水剂所含雷公藤剂量为一钱,如此说来,方菁需在乳娘更衣离开的短短时间内,将整整两瓶味道苦涩的雷公藤水剂尽悉灌入小王孙口中!大人明鉴,试问方菁可做得到?以现有的人证物证判断,此假设又是否成立?”

    我一气说完,长舒了口气。

    ...

    第二十六章 陈词在线阅读

    <!--t;

    第二十六章 陈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