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0

      最终赢家+番外 作者:points

    分卷阅读20

    段沉顿悟:都是从下面一步步走上来的啊。

    每一个世界第一都有过世界第五百的时候。

    陈铭:竞技体育的公平就在这里。

    两人又找了找陆东旭的比赛视频,反正工作很轻松,欣赏欣赏美男子是再好不过的了。

    结果视频一点开,陈铭才惊讶出声:哟!原来是小兰姆啊!呵呵,澳大利亚的天才输给比自己年龄小的天才了。

    段沉很迷茫,虽然一开始接触一项竞技赛事时总是这样的。有那么多人要记,分男女,分年龄,分国家男女世界前二十,要记住;一些国家的重要球星,要记住;未来之星;要记住;史上名宿,更要记住。

    毕竟要做专业的,把人跟名字对上还不算,你得把他们的技术特点,重大事件也记住。记住之后,再融会贯通。

    不是很难,基本上每一个真球迷都能做到,但是需要时间和用心。

    陈铭当然已经到了这个水平。

    段沉觉得自己要学习的东西真的还有太多了。

    陈铭说:号称17岁就横扫澳洲的超级天才,澳网受挫就来这里骗奖金了呀。

    段沉:你看他不爽?

    陈铭点头:太狂妄了,现在澳大利亚也是没人了,就指望他。他是赞助商最近热捧,不过这么自降身价,也有点意外了。

    段沉看视频,兰姆长得挺不错的,不胖不瘦,看得出身体条件很出色。打球很有锐气,同时也很浮躁,相对于陆东旭,显然有点急于进攻。

    这种时候应该守住底线,小陆一跟他多拍拉锯,他自己就失误了,他正手不错,反拍不行。段沉说。

    陈铭显然很鄙视兰姆,是啊,这么急哄哄地上网,出来打球没带上大脑吧。

    段沉:

    这场比赛陆东旭打得显然没有上一场轻松,不过仍是稳扎稳打以两个6-4拿下。段沉也发现了,当选手比较急躁的时候,他反而偏于防守,失误控制地很好。

    对,网球智商高。陈铭看了看段沉,指了指自己办公桌下面躺着的球包,有空咱们下班打一场吧!

    段沉笑了笑,没问题!

    还是要上班。

    陆东旭很快收到了周平堃准备的资料。不知道是不是专业人士写的,段沉一扫,就是专题报道的介绍调子,由于版块不大,只需要再问陆东旭一些成长经历和未来期待的问题,稿子就绰绰有余了。

    段沉打算发个短信就搞定访问,资料备份只需要用手机截图就可以了,不过他很快就发现自己想的太简单了。

    段沉:你觉得这么多年打球下来,最应该感谢的是谁?

    陆东旭:教练。

    段沉:教练对你来说是不是很重要,有着特殊感情?

    陆东旭:是。

    段沉:你对自己的团队有什么期望?

    陆东旭:很好了。

    段沉:接下来的职业目标是什么?能不能【具体】说说。

    陆东旭:做的更好。

    段沉觉得这个访谈无法愉快地进行下去了。

    陈铭凑过来看了也是啧啧称奇:好一个画风清奇的交流障碍症患者啊。

    作者有话要说:

    itf比赛:国际网球联合会比赛。其实国际上大部分的网球比赛都是他们主办的。比如中国自己办网球比赛,那么中国网球协会加入了itf,也是在itf的指导下办比赛。atp(之前提过的男子职业网球联合会)和wta(女子职业网联)其实也归他们管,但是因为是职业的所以等级比较高,水平也比较高。在低水平的itf比赛打出高积分,就可以打职业比赛了,也就是真正意义转职业。(转职业是比较模糊的概念,我也不敢保证自己说的完全正确)。

    50k:k是千,表示比赛的奖金是50,000美元,钱越多,等级越高。50k在itf低级赛事里面算高的了,当然放在职业高水平比赛里就只是零头了。

    第十六章

    段沉和周平堃一合计,最后稿子的部分内容是这样的:

    陆东旭的教练是过去国家网球队队长闫健,对于这位多年来教导自己一步步成长的国内网球大师,陆东旭的感情是特殊而深刻的。闫教练督促我变得更好,我职业生涯至今为止取得的成绩,都离不开他的指导。对于我来说,他就像半个父亲。陆东旭说。

    又比如:

    如今不满16岁的陆东旭,已经准备好了接受atp赛事的挑战。转入职业之后,希望可以在18岁之前,在一些比赛上有所成就。他腼腆地笑了笑,提及大满贯,表明,大满贯赛事是每个球员的目标,对于我来说也一样,这是职业目标的重要一部分。

    段沉觉得这样挺假的,最后又发给陆东旭看了看,陆东旭说:嗯。

    段沉:能接受?

    陆东旭:是这样想的。

    虽说有点虚伪,不过段沉和周平堃也算把握好了度,规规矩矩的说辞,其实说了也跟没说一样。除此之外,还把陆东旭的品行修养、学习成绩写了写,家境只说富裕,没多提。

    配了图。

    段沉:这图一添上,好像就不是体育圈的事了。

    陈铭嘿嘿一笑,可以预想他会有很多女球迷啊。

    接下来的一切都非常顺利,周五定稿,礼拜一的《前方体育》新鲜出炉,b12版上,陆东旭挥拍的侧面颜值爆表。

    下午两点,段沉查了查,很满意,陆东旭的搜索量一下子增加了700%,虽说没引起什么轰动,但好歹也有了一点群众基础。

    这时陆海洋的电话也过来了。

    广告下个礼拜开播,你跟小陆打个招呼啊,听说央视那边挺中意的。

    段沉哦了一声:电影准备的怎么样了?

    陆海洋:不太顺利这年头当导演都要有噱头了,我一个正正经经的n大硕士,受美帝影评人协会肯定的新锐导演,特么还不如一群野路子的导演能招投资。

    对哦,现在歌手演员编剧作家都能当导演嘛,一窍不通都没关系,有点情怀也能上了。

    段沉倒是不怎么担心,反正跟以前差不多,《遥远的你》没爆点不搞笑,连小说版本拉动人气的手段都没有,就是个文艺范儿的讲故事的剧本,能招啥投资。

    陆海洋书香门第出身,家里不算大富大贵的,没重生前段沉记得还是陆海洋的导师给投了五十万美刀,才能勉强开拍的。

    万事开头难。

    段沉转念一想,这部电影估计还是要红的,当初可是三个亿的票房,投资回报比太高了。于是问:预算多少?

    这个剧本男女主角的活动范围都很有限,又是现代篇,网恋,投资高不到哪里去。陆海洋说:不请大牌一千万,现在才弄到两百万,爷,用钱打发我吧。

    段沉:啧啧,你也太没出息了,这么久才弄了两百

    分卷阅读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