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2

      极品田园 作者:默默唧唧的猫

    分卷阅读132

    以驱走寒意。

    晚上要是有蚊虫什么的,苏满满做的驱虫的药丸也能派上用场,力求两个考生在考场上吃住的舒心,发挥出最好的状态。

    八月十八就是考试,苏二柱担心儿孙二人,拉着老三老四一块去了省城,亲自把二人送进了考场。

    第一天,一场考试下来,一帮学子们都饥肠辘辘,拿出自家备的干饼,就着白水啃了起来。

    忽然,一阵奇异的香味儿传来,一帮学子的肚子更饿了,对着干饼有些食不下咽起来。

    有的就在心里头暗骂,不知道哪个缺德带冒烟儿的,生个孩子没***自家吃干饼,人家吃香的喝辣的。味道这么香,可真是馋死了。

    苏正礼和苏仲文用大碗泡了面条,撒了调料粉,那味道简直瞬间香飘十里,两个吸溜吸溜吃的喷香。

    王氏面条做得十分劲道,面条泡开之后没有断掉,反而很有弹性,调料的味道更是恰到好处,让人能把舌头吞下去。

    这便是自古以来方便面的魅力了。

    两个人吃饱喝足,又低头答起题来,下笔如有神助,刷刷刷。

    对旁人而言,简直是一场折磨,尤其是两人相邻的号舍,简直怕死了吃饭的时候,太能扰乱精神了。

    更可怕的是你们倒是捡一样吃啊,这顿牛肉味下顿又变成了羊肉味,惹得人口水都要掉下来了,怎么有精神考试?

    难不成这是新出来的作弊神器?别人考不好了,自然是显出他们了,有人恶意猜测道。

    一众学子从来没有经历过这么难熬的考试,幸亏最后一天可以提前交卷子,不然父子俩得让人生吃了。

    两人脚步虚浮的走了出来,苏家几个人当即把人拉上了马车,直接奔出租的屋子去了。

    家里人也没多问,两个人倒头就睡,睡了个天昏地暗。

    等二人第二天悠悠转醒,苏二柱还是忍不住问道:“考得怎么样啊?”

    父子两个相视一笑:“还可以!”

    “好好,尽力了就行了。快起来吧,睡了一天一宿了,你娘给你们烧了鱼炖了鸡,快起来吃。”(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六章 名扬天下王婆面

    科举是关乎一个家庭乃至一个家族的大事,自两个考生考完了之后,苏远山也派了人到省城等着,就为了得到第一手的消息。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终于到了放榜的时候。

    高高的公布栏上有人在旁边唱榜,贴一张唱一张。

    把苏二柱给急的:“怎么还没有你们两个的名字啊?别是没考上吧!”

    苏仲文安慰道:“爷爷,别急,这是从后面排名往前面念的。”

    “噢,这样啊,那最后念你们才好呢,我等着。”

    “第三名祁县苏正礼头名祁县苏仲文。”

    “大哥,仲文这是得了第一吧!哎呀,大哥,你这是第三吧?我的天啊!”苏仁义要被这种惊喜砸晕了。

    苏二柱更是老泪纵横:“天佑我老苏家呀!”

    苏承禄更是直接掀开篮子,撒起铜钱来,引得众人轰动无比。

    苏氏族人骑快马回去报信儿去了,比衙门的人走的还快呢!

    消息一到,举村沸腾,一个第一,一个第三,多少年没有这样的盛况了,苏远山当即让人放了一万响的炮竹。

    衙门的人来报喜的时候,苏满满正好在家,家里头一个主事的都没有,还是她自己掏的红封送走了衙役,总不能让叫里正爷爷掏钱吧!

    匆匆收拾行李,苏家一行人就直奔家来了,苏远山早早的就带人出来迎接。村子里头一连摆了三天的流水席面,可见对这事情的重视。

    尽管父子两个想低调一点,可也低调不起来呀,只能乐呵呵的生受了。

    这热闹的气氛在村里头许多天都没有平息。

    一天,一辆高头大马停在了苏家大门口,是来找苏正礼父子的。

    书房内,苏正礼给客人斟了一杯茶水:“不知客人贵姓?”

    “哦,苏举人肯定没听说过我,在下陶德,是一名商人,这次来是为了你们在考场里的吃食方子而来。”

    苏正礼眼睛一转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这还真是个有心人,竟然找到家里来了。

    “这吃食是我母亲做的,我做不了主,不如叫她老人家过来商议一下。”

    “可以可以。”陶德连连点头。

    王氏听说是找自己买吃食方子的,就抱着一盆面和调料包走了进来,一同过来的还有苏二柱,毕竟这个家里头当家的还是老爷子呢!

    稍作解释,陶德说明了来意。

    “要买我的吃食方子,这有什么可买的?”王氏不明白了。

    陶德解释道:“这您就有所不知了,大熙朝的学子千千万万,都吃着干饼呢,若是都吃您做的吃食呢?一定会有人愿意买的,又能耐饥口味又好,谁会不买呢?”

    “都吃我做的吃食?”王氏被这个伟大的构想弄懵了,自己也有名扬天下的一天??

    苏正礼自然看出母亲是愿意的,他也想卖,倒不是为了钱,而是考完之后,他就听见有人议论他们父子俩的吃食了。树秀于林风必摧之,这是个万年不变的大真理。

    在省城倒还好,要是去了京城,还出这样的风头,恐怕就不是那么好平息了。

    可若是所有人都吃了,他们自然也不显眼了,这件事与他们也是有利的。

    “不知您想出个什么价呢?”苏二柱人比任何人都了解自家老婆子,这是愿意了,要是不愿意早跳起来撵人了。

    “一千两如何?”陶德试探问道。

    “五千两银子加两个条件。”苏正礼知道其实五千两可能连个边也摸不着,可他又不是为了钱,到也不在乎那个了。

    “听我儿子的。”王氏回过神来,也点头了。

    “不知是什么条件?”若是条件太苛刻,陶德是不会答应的。

    “第一,这面以后要用我母亲的名字。第二,要把其中故事的名号打出来。”

    自古都以孝道为五伦之先,母慈子孝到哪里都是佳话,苏正礼想着不管是自己,还是家里头以后这些要考科举的小辈,一个好名声,都是极其重要的,不知可以挡住多少刀枪箭雨。如今有机会不用,那不成傻瓜了吗?

    陶德没想到这两个条件这么简单:“不知您母亲的名讳是?”

    “家母姓王,这吃食不如就叫王婆面,你看如何?”

    “甚好,甚好,不愧是读书人,这两个条件于我们也是有利的。我同意了,咱们这就一手交钱一手交秘方,写下契书如何?”

    “好的。”

    苏二柱和王氏听得晕乎乎的,这么不大会儿的功夫,就五千两银子到手了?王氏还要更激动一些,自己以后就要名扬天下啦!

    王婆面以最快的速度蔓延了出去,

    分卷阅读1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