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2

      麟趾公子[红楼] 作者:孤光与清辉

    分卷阅读92

    道:“你看吧,若是不小心娶个这样的回来,给你委屈受了,哥哥我不得心疼死。”

    闻芷一下没反应过来,立刻哭笑不得地推了哥哥一把,“那也比你稀里糊涂找个男人回来强!”

    说完这话,她自知有些过了,立刻羞红了脸。抬手理了理头发,她又道:“他们家既然这么盯着我们,你可有应对的法子?”

    很显然刚才得知的事情一直在闻芷的心头上徘徊不去,很是在意。

    “贾家不足为惧,”闻颐书直白地说,“麻烦的是甄家。甄应嘉已经在回京述职的路上了,若是不错,今年还是要升官的。”

    闻颐书十分确定,甄家已经知道了自己入京的事情。梁煜曾说自己被人跟踪,他也猜测是甄家的人。而昭王的动作迅速帮他解决了追踪,但也明白地告诉了对方,闻家是有靠山的。这个举动看着不怎么明知,但能叫对手有一二顾忌,不敢轻举妄动。

    听完哥哥一番叙述,闻芷偏了偏头,“幸好你今年没去科举。”

    闻颐书一愣,“为什么?”

    “你若考上了必是要有个官身的,他那样的收拾一二芝麻小官岂不容易?”

    “嗯,有道理……”

    闻颐书好像若有所思,可心中却是汗颜无比。他总不能告诉妹妹自己不去科举并不是因为这个顾虑,而是纯粹不想考,也可能考不上吧。

    这话要是说出来少不得被说是不学无术,为了自己英明的形象,闻颐书决定闭嘴。

    而另一头闻芷却还有着一番话没有说出来。她庆幸的不仅仅是闻颐书没有参加科举,还有一部分那便是自家兄长认识了昭王殿下——有这样的一个皇子的身份护着哥哥。能叫闻家的路走得不那么举步维艰。此时她反对闻颐书和梁煜在一起的心便没有那么坚定了。

    可是终究还是惊世骇俗了一些,闻芷幽幽叹着。就这样一小会儿,车中陷入了一阵小小的沉默之中。

    “说这些作甚来,”闻颐书打破沉默,笑着道,“你今儿做了什么诗?拿给我瞧瞧?”

    闻芷打了他伸过来的手一下,“什么诗,你瞧得明白?”

    “字我总认得吧,”闻颐书一摊手,催促着快给。

    “给你给你,”闻芷从袖子里抽出几张纸塞到闻颐书手里。

    闻颐书笑嘻嘻地展开,正预备看上一眼,却听外头传来一阵声音,“颐书可在里面?”

    “嗯?”闻颐书愣了一下,立刻反应过来。示意妹妹往后,自个儿掀开了车窗帘子,“是行兰呀!”

    站在外头的正是太常寺少卿之子梅喻芝 ,字行兰者。

    “这么巧,此处遇见你了。”

    梅喻芝站在车下笑,“我瞧着这车眼熟,便过来瞧一瞧,果然是你。好久不见了,你去哪儿了?手里拿着什么?”

    闻颐书笑道:“你这叫我怎么答,也没什么,一些诗稿……”

    还不等他说完,梅喻芝立刻喜道:“什么诗稿?你的么?叫我瞧一瞧!”

    说着一抬手,就从闻颐书手里抢了去。车里闻家兄妹都吓了一跳,发成一阵声音。外头梅喻芝刚打开瞧了一眼,一下就被那雅致的词句吸引了去。此时听到车里有女眷的声音,也是愣了。

    趁着一空当,闻颐书忙探手把诗稿抢回来,含糊着,“不是我的。”

    “哦,哦……”梅喻芝呆呆的,恍惚想起来闻颐书是有一个妹妹的。然后脸都涨红了,又是作揖又是弯腰,“对不住,对不住!是我唐突了!”

    “无妨无妨,”闻颐书摆摆手,强忍着妹妹掐着自己手臂带来的疼痛,有礼道,“今儿不方便,下次再聚吧。”

    “……恩恩,好,”梅喻芝胡乱点着头,让开一步目送闻家的马车离去。

    恍惚之间,他仿佛看见车帘飘扬起来,里头坐着一位如兰似玉的少女。那秀雅的笔迹与诗句在他眼前盘桓不去,鼻端都似乎带着一二分幽香起来。刚才想起的一声焦急之中带着羞恼的呼唤砸在他的心口,砸出一道重重的痕迹来。

    第64章 章六十四

    宫里头没有秘密, 贤妃三天两头往清宁跑拉着贾元春不松手, 瞎子都看出她要干什么了。便是永嘉帝也得了消息来,初一至清宁宫时也开口询问。

    池皇后笑了笑:“贾女官容德皆佳, 贤妃瞧上她也不奇怪。这孩子在我这儿也有些时候了,若能有个好归宿, 我心里瞧着也欢畅。”

    “许给老六吗?”永嘉帝沉吟。

    他当然是没忘记自己当初是想把贾元春嫁给梁煜的。现在来这么一遭,不由让他多想。再一瞧池皇后正摆弄着晚上的菜色,一副只是随口提了一句的模样,好像真不是和贤妃串通商量好的样子。

    今天晚上有皇后喜欢的菜,都等不及招呼皇帝了直接就坐下了。抬头见皇帝好似在打量自己, 她在心里哼了一声。

    旁边的宫女们端着水盆手巾上来, 她任由服侍, 嘴里道:“其实我也在为难呢……”

    永嘉帝疑惑地哦了一声, “能有什么叫你为难的。”

    “难着呢, ”皇后叹了一声, “不妨与陛下透句实话,这贾元春不止一家看上了。”

    永嘉帝一副让她继续的模样。

    “原本是太子妃瞧着贾元春样样出众, 想给太子纳了侧妃去的。本来她与我说了一二句, 但你也知道那孩子的, 做事总有些磨磨唧唧, 还容易胡思乱想, 这事儿便搁下了。这不,贤妃就把人瞧上了。”

    皇后一副为难样子摊摊手,“你说我怎么办才好。”

    永嘉帝也随之入席, 净了手,叫人伺候布菜盛汤,“那你怎么就觉得老六好。”

    池皇后十分淡然地摆起了长辈的架子,她这模样要是叫太子见到了,怕是要气笑,“手心手背都是肉,我们做长辈的还能偏谁了我瞧着东宫那头四个侧妃的位子已经满了两个,且都是世家里顶顶出挑的女儿,可老六还不曾定下正妃呢。且元春那孩子贤妃又那么喜欢,若是迎回家去,婆媳和睦岂不好的很。”

    听到这话永嘉帝却是笑,心道妇人眼里想的也都不过这些罢了。而说到子女娶亲,永嘉帝也是头疼的很。他当时一个心软就给太子定下了王氏,本念着旧情来的。哪想这个王氏样样拿不出手,没一点儿太子妃的样子。

    梁烨不喜欢,他也不喜欢。后悔之余,就不断给太子赐侧妃。凡是拿得出手的世家女差不多东宫里都有一位。结果等永嘉帝反应过来的时候,他发现已经有太多勋贵和太子关系密切了。本来是等着自己恩宠的世家们,总有些往太子那头多凑的意思。

    这就叫永嘉帝有些不高兴了。没有不高兴太子,倒是觉得这些个臣子心术不正。

    所以当皇后一提到东宫侧妃快满员的时候,永嘉

    分卷阅读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