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2

      麟趾公子[红楼] 作者:孤光与清辉

    分卷阅读122

    可好?”

    黛玉一愣,瞧这孩子眼里都是认真,不免更加唏嘘,“你这孩子……”

    “姐姐也是明白人,如何不知这府里镜花水月的幻相?姐姐好歹还有个亲爹在扬州等着姐姐,可我么……东府,更是不提也罢。”

    “你何必说这些话,”黛玉拉着惜春,眉宇之间都是真切神色,“姐妹一场,莫管日后如何,谁也抛不下谁的,我应你便是。”

    惜春笑了,眨着眼睛道:“这莫非就是戏文里说的肝胆相照?”

    黛玉被她逗得噗嗤一笑,方才被元春瞧出的那些不快也不见了,拉着惜春回自个儿住处吃茶聊天去了。

    那一头,元春出现将乱糟糟的院子给整治清净。宝玉那些个丫鬟各个安静地站在廊下不敢像方才那样造次。

    只是放出去一群下人都还在各个角落里疯找。

    此时二门上一个婆子匆匆跑来报:“老祖宗,太太,那位闻公子又回来了!说是,说是找到二爷的玉了!”

    这一下可真是石破天惊了,贾母忙唤:“快将闻相公请过来!”

    一番手忙脚乱里,闻颐书被迎着到了宝玉的卧房里。看到一群女眷殷切切地瞧着自己,闻颐书一笑从怀里取出那通灵宝玉,问道:“可是这?”

    媳妇们见到那小小一块躺在闻颐书手里,几乎嚎哭出声,“是是是!正是!”

    王夫人慌忙上前一步取了玉,亲自给宝玉戴上,轻柔在耳边呼唤:“宝玉,我的儿,可快醒来吧。”

    只见原本浑浑噩噩的贾宝玉忽然被启了灵撬,眼中渐渐便有了神采。

    “天尊菩萨保佑我儿!天尊菩萨保佑我儿!”王夫人一下抱住了心头肉,呜咽起来。旁边的人也纷纷擦拭眼泪。贾母被人扶着,在一旁叹息不已,也是一副大松一口气的模样。

    王熙凤扶住王夫人,劝慰道:“姑妈,可莫要伤怀了,这不就没事了嘛!”

    王夫人点点头转头向闻颐书致谢,“谢闻相公救我儿一命。”

    闻颐书示意不必,又去瞧着贾母。贾母早就觉得此事怪异,方才一颗心全在宝玉身上,此时终于可空下脑子思索其中不对来。见闻颐书瞧过来,忙道:“不知闻小相公从何处寻回那玉的?”

    她如此问,众人不由看着闻颐书。

    贾宝玉不过同他见了一面,就把玉丢了。女眷们本还带着怨怒的,只觉此人乃是不祥,说不得是带着晦气才将宝玉给克着了。现在玉回来了,她们心中感激,但也满是猜疑,心道怎么好坏都是这个人。

    闻颐书迎着一众人的目光,倒也毫不紧张心虚,故作神秘地朝着贾母示意,“老太君,可否别处一叙?”

    贾母目光一闪,示意外头说话。

    “不知闻小相公有何见教?”落座后,贾母示意说话。

    闻颐书道:“此事说来也是奇。方才我离了贵府预备回去,却在胡同口遇到两个方外之人。这二人长得极为不堪入目,一跛足道人一瘌头和尚。是他们将这玉交到我手里,并嘱咐我好生将此通灵宝玉归还,还与我说了一番话。”

    这可真是越说越离奇了,贾母现在更愿意相信是面前这小子见猎心喜将宝玉偷了去,又怕担责才将玉送回来的。

    然而,她面上仍旧不动声色,问:“不知二位高人有何见教?”

    闻颐书一笑,春水一般的眼睛微光波折,他说:“那一僧一道说,富贵险中求,万万不可犹豫不决,错失良机。”

    作者有话要说:  闻颐书:眼里闪过一道诡异的光……

    ————

    我至今仍未知晓昨天跟着我进门的蚊子的名字,以及它在哪里╮(╯▽╰)╭

    第86章 章八十六

    此话之下, 贾母脸色巨变。

    不由肃神, 盯着闻颐书,“闻小相公何来此话!”

    闻颐书一脸纯良, 只道:“那一僧一道告诉小儿,说贵府近日乃是有一件大富贵在等着。偏不知什么原因, 竟一直犹犹豫豫,不愿捉住机会。这玉降世许久,早已开了灵窍。自道保佑贵府许久,偏……”

    他停顿了一下,仿佛换了个委婉字眼, “偏贵府在此事上的决断如此不干脆。于是便觉失望, 干脆便越了墙走脱。然而这玉既然降世到你家, 便是为了护佑荣府而来。那一僧一道感应此石顽劣, 特意捉了来。正巧我出府时遇见, 便叫我送回来了。”

    这一番话说的贾母头晕目眩, 战都站不住。扶着扶手坐到了榻上都没有反应过来。闻颐书看她一副坐立不稳的样子,只是微笑。

    贾元春默认定给六皇子的事谁都知道, 可是太子上门找麻烦的事情可没有人知道。荣府表面上欢天喜地的准备着, 但心里面还是没底的。所以当那一句当断不断出来的时候, 贾母真的被吓着了。

    忍不住就想难道真是上天预警来了?

    “闻小相公所言实在是……”贾母抖着眼皮不知说什么好, 只急急问, “不知那二位大师去了何处?”

    闻颐书答曰:“两位大师行踪缥缈,与我留下一段话便就不见了。只说日后有缘,必还会在贵府出现的。”

    贾母将信将疑, 越想越觉蹊跷,可越蹊跷便越想去信这话。闻颐书笑着看她一副犹豫不决的模样,又问:“如今玉也寻回,不知宝玉如何?我可否去瞧一瞧他?方才他忽然晕倒,我心里也害怕担忧得紧。”

    虽然贾母对面前这个人很是怀疑,但怎么说也是替他孙子找回了根源,又带来一番上天“警示”的人,若此时拦着不见实在显得忘恩负义。

    于是便派人去问后头如何了,鸳鸯传话来说人已经彻底清醒了,灵活得不得了。正拿着一碗乳酪水果碗子尝呢。

    “既然如此,那便带着闻小相公去吧。”

    那一头贾宝玉的三魂七魄已经归位,哪有半点方才虚弱无依的模样。因为听说是闻颐书找回了玉,又要来看他,真是喜得不知怎么好。他这边一呼唤,那头哪有不从之意。于是王夫人与贾元春又好生叮嘱了几句,叫宝玉身边的丫头们仔细看顾着,才扶着手走了。

    看到娘亲姐姐走了,他一个欢呼就要下床,被袭人几个丫头按住了,苦劝道:“我的爷,你还虚着呢,可躺下吧。”

    “没趣,”宝玉嘟囔了一声,支棱着一条腿,半坐不躺的。

    闻颐书走进来瞧他这模样便笑了,“我瞧你是大好了。”

    贾宝玉一见他就欢喜,“不过晕了一会儿子,如何就一副不成的样子,偏她们总是多想。”

    “你坐下,叫我好好瞧瞧,”闻颐书把他按在床边上,细细看了脸,又看了他脖子挂着的那块玉,嘴边挑了笑,“这种从小带到大的东西最是灵性了,叫你的丫头打个结实些的络子栓备好,可不能掉了。”

    分卷阅读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