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2

      麟趾公子[红楼] 作者:孤光与清辉

    分卷阅读152

    嘉帝登基以来,最荒唐的一次了。先是因为家里不争气,送回去一批。然后又有瞧着看不上的,淘下去一批,然后几乎就没剩下几个叫帝后满意的。莫说后宫里,就是朝堂上皆都傻了眼。

    据说皇后娘娘觉得此事太过荒唐,认为是犯了邪祟才会这样。于是特意沐浴更衣,去了大相国寺请高僧开坛卜卦。然后得出一个略有些讲不清楚的卦象来——

    此卦言明昭王殿下命中不宜早娶,若是过早成亲大约会于子嗣有碍。只等二十五岁之后,自有他的造化。

    得到这一卦的帝后都觉离谱,哪想那大和尚笑言:“只等二十五岁之后,万事顺遂。于世于亲族,皆都受惠。”

    永嘉帝若有所思,池皇后低着头想:当时我传话的时候,好像没有后半句。

    在大相国寺里待了半日,也不知皇帝从中得出什么结论,便默认了这次梁煜不娶正妃,并且下令今日之言不准传出。

    三皇子殿下命中不得早娶,七皇子身子又弱需保养几年。剩下梁灼和梁机,一个刚在朝上折了面子实在不想在亲事上被人说凑合,一个是不想被栓住。难得十分有默契的,到了皇帝与皇后面前,表达了一下自己也不想成家的念头。

    但选秀不能就这么潦草结束,永嘉帝先是给宗室弟子赐婚,然后给几个大臣又赐婚。又给献王和太子选了两个贤良淑德的女子,只望二人能理解自己的一番苦心。于此,终于勉强地将这次虎头蛇尾的选秀给掩盖了过去。

    只不过,那一句于子嗣有碍的话终还是传了出去。这叫原本一堆有心往梁煜身边凑的人,都不得不停下脚步观望。

    一个很有可能无后的皇子,可否值得下注?

    所有人都忍不住考量这个问题。而这个时候,永嘉帝夸赞十一皇子那一句“有朕之风仪”的话,也跟着前头的话悄悄地传遍了朝野内外。

    第106章 章一百零六

    扬州码头上, 日头刚刚偏了西。扬州盐政府上的林老爷家派了许多人, 只管在码头岸边候着。前面打头的林府车驾上,车帘子时不时被掀开问着车旁的人到了没有。

    林家管家心里也急得不行, 嘴上勉强安慰着:“算着日程今日必到了。这时候水上的船多,总要慢慢入港才妥当。”

    又等了半个时辰, 眼见着码头上的船都没了,天都要黑了。林老爷实在是等不了了,下了车站到码头上张望着。就这么一会儿,只见一艘三层客船迎着薄暮慢慢靠岸。这船看着似是笨拙,但到了眼前不过一会儿的事情。

    码头上的纤夫忙上去牵拉, 一时船锚入水, 船上发出一声响亮的呼哨。搁岸的木板子铺上, 船客便从甲板上纷纷走下来, 或结伴自行回去, 或与亲友喜泪相会。

    只管人都走得差不多了, 船二楼才走下来一行人。前后都是带着兵器,人高马大的侍卫, 然后便是婆子丫头, 中间簇拥着一个带着斗笠面纱的姑娘。身后的行礼自然也有专人护送。

    见到这么一行人, 林家人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继而激动起来。那姑娘瞧见了站在岸边的林海, 整个人都凝滞了,此时也顾不得什么礼数,拎着裙子便奔了过来, 一头扎进了父亲的怀抱里。

    林海搂着女儿老泪纵横,拍着女儿的背,说道:“长大了,长大了。”

    见父女两个哭个不住,老管家抹了把泪,上前说:“码头风大,老爷和姑娘还是快些上车去吧。后头的事,我来料理便成。”

    林海红着个眼睛,不住擦泪,激动得说不出话来。拉着女儿的手上了马车,又探出头来对管家吩咐:“见了玉儿心中激动,便忘了谢过辛苦送了玉儿一路的人。你替我去安排好,万万不可怠慢了。”

    管家笑道:“老爷只管放心,一切有我。”说罢自去料理。

    林海远远看着管家与那众人寒暄相请,客气至行辕旁,在看车驾起,他才总算放心下来。转过身拉着女儿道:“苦了你了。”

    此时,林黛玉已将遮脸的东西取下,露出因赶路略显疲惫的脸庞,“不曾辛苦,一路上丫头嬷嬷们都照顾得极好,那些侍卫也妥帖。”

    “你外祖家出了那样的事,为父在扬州只能干着急,”林海面上流露出懊恼之色,“本以为你大约会受些惊吓……”

    林海得到宁荣二府被抄的消息,其实比梁煜闻颐书的来信还要晚一点。几乎立时被吓了个三魂失了七魄。勉强将那信看完,信上写着若林老爷无异议,可由昭王殿下派遣护卫将林小姐好生送回去。

    这还用说什么,林海几乎是立刻动笔写了回信,然后一天原地打十七八个圈儿等着京城那边的消息。

    终于等了数月,将女儿平平安安地盼回来了。

    平复了半日,林海依旧觉得心惊肉跳,对女儿说:“我不在京城,不知那日凶险,我儿与父说一说吧。”

    黛玉也是一肚子话想说,闻此立刻道:“抄家那日,我并不在荣国府中。而是应了闻家姑娘的约,与惜春妹妹一块儿去了闻家。之后事发,闻家去了一封信过去,说要留我与惜春几日。

    外祖母病了,琏二嫂子也病了,里外都无人主事,不用理我这个亲戚倒也便宜。二舅母应了声,我便一直在闻家住着。途中也回去了一次,不过收拾了几件常用的东西回来。两府被查抄,所有东西都封了,不让带出来。人也都被关在一起,连话都说不得两句。”

    此处不过寥寥几句话,但黛玉回去时见到那满府狼藉,只觉说不出的心酸难过。特别是看到贾母卧病,难过得愈发连话都说不出来。

    贾老太君病中见得外孙女儿来,难得能说出几句话,直言道:“幸而你不在这里,否则也不知遭罪呢。这个家是倒了,你快叫你父接你回去吧,莫再留在这里了。”

    这一句话,引得周旁的人都纷纷哭了起来。

    “之后两府的罪名都定了。府邸说要抄没,不许贾家人留着。因之前都收拾着,我搬出来的动作也快。暂时也只在闻姐姐那里落脚,等接到父亲的信,我也就登船回来了。”

    提到这场祸事,黛玉也是郁郁的,“惜春姐姐也跟着她嫂子回去了。我原想帮帮她,可也不知道怎么帮……”

    来时热热闹闹,去时凄凄惨惨。

    黛玉要走,史湘云也被拘着不来往。薛宝钗更早地随着母亲离开,说是要回原籍。一众姐妹们转眼散了一半。

    见女儿露出落寞之色,林海拍了拍女儿的肩膀,宽慰道:“日后总有机会。”

    他的话并未说尽,心中只在万分庆幸。想着昭王殿下与闻颐书果真是仗义。这般祸事,在出事之后伸出援手就已经叫人感激不已。更何况是他们这般早早地就安排起来,愿意为了一个无关紧要

    分卷阅读1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