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7

      重生之契弟 作者:止宁

    分卷阅读47

    么的皆分配好了坐着,那苏凌与戚武坐一部,苏凌刚刚将那马车的门帘放下,便被戚武一把抓到怀里,粗重的气息扑来,那粗糙的吻简直是要将自己吞吃进去。

    苏凌呜呜的几声,又生怕车马外的人听了不好,他又挣扎不过,只能忍受戚武的掠夺。

    等到戚武惩罚够了,苏凌才软软地靠在他的怀里,

    耳边一个低沉的声音问他,

    “俺是丢份了是么?”

    苏凌抬头看他,“你,你不要生气嘛。老祖母,她不知道我作契的事儿。”

    他小心翼翼地将事情前前后后说了,怕戚武闹将起来,故而将那回府周氏惩罚他的事情隐了不说。

    戚武再度抱了他,长长的一声叹气,“是委屈了你。”

    苏凌捂住他的嘴巴,一双水汪汪的眼睛看着他,“你,你别这么说,我从来没有这般,这般想过。”

    戚武道,“俺会对你很好,很好的。”

    苏凌心有千言万语,但此刻只是点了点头,“我知道。”

    二人再度拥抱在一起,没有什么比心意相通地待在一起更快乐的事儿了。

    第37章 清荡池

    队伍的脚程还算快,约莫一个时辰的时间,一众人马便汇集在那大衡山的山脚了,抬轿的家丁们都在山下停住,丫鬟仆妇们纷纷扶了自己的主子们出轿。

    眼前数座大山绵延,一主数从,便是那大衡山无疑了。这大衡山横跨数里,主峰携着数座丛峰冲天而立,甚为壮观,这大衡山古传是圣贤修学之地,故而但凡是南朝的子民皆是以大衡山为尊,那大衡山原本是帝皇祭拜天地的场所,平日里都是封山的,新帝登基后便留了那主峰,开放了丛峰供民众们登山游玩,渐渐地发展成为民众们向天祈愿的场所,苏府的清荡池便在其间的一处丛峰处。

    这大衡山既是民众心内的神祠,为了表示心中的遵崇,每个人都要下轿亲自登山去的,故而大部队在山脚下稍作休息,一众人皆陆陆续续爬上山去。

    那老夫人中风行走不便,着实是没有办法,便让人抬了上去。

    周氏最是厌烦爬山的,故而也叫了四位小厮抬了一轿椅,拿着布帘挡了别人的视线,便晃晃悠悠地抬上山去。

    苏凌身子弱,戚武本想也让那轿夫抬了他上去,苏凌看这山势较陡,坐着轿椅一则太过危险二则不欲去辛苦别人,自觉如果自己能够上去,便不愿意去麻烦抬轿的小厮,故而牵了戚武的手,便下轿了去。

    戚武道,“你身子不好,还是坐轿椅上去罢。”

    苏凌看看那些擦着汗水的抬轿小厮,摇了摇头,“不了,我想跟你一块儿走。”

    戚武点点头,“也好,在乡下都听人说起过这大衡山,都不曾上来过,如今倒是可以看一看。”

    这会儿大概已时,正是太阳愈发热烈的时候,没一会儿,苏凌便走了一身汗,戚武亦是喉咙口发着火儿,后面一个带着水袋的小厮匆匆跑上前来,将水袋递给苏凌,“老爷让小人给少爷送水。”

    苏凌接了,道了声谢。

    将水袋递给戚武,“你喝。”

    戚武道,“你先喝罢,俺还成。”

    苏凌便小口小口地喝了几口便递给戚武,戚武接过水袋,亦仰头喝了几口,他不知水带了多少,生怕自己多喝了,待会儿苏凌没得喝,故而只是解了口头的干燥后,便将软塞盖上,将水袋别于腰上。

    “你这爹对你还真不赖。”

    苏凌抿了抿嘴,含糊着便过去了,他不想跟戚武多说那陈斐。

    爬了大约半个时辰,只把苏凌累得面目苍白,戚武要背他,苏凌不肯,还是咬着牙继续爬,戚武也只能随他,在身后默默护着,好歹是终于到了半山腰,那清荡池便在此处。

    苏凌累得坐在了一旁的石头上,戚武拿水给他,“俺要背你你偏不让,这会儿累吧。”

    苏凌道,“我,我怕你累。”

    戚武心间暖暖的,这番到苏府,他觉得他的囡囡对自己亲昵了许多,虽不知是什么原因,但苏凌这样的变化着实太让他开心了。

    “俺哪里会累,只要是你,俺都不会累。”

    苏凌微微一笑,那微笑直把戚武的一颗心晃得一荡一荡的。

    擦了擦脑门子上的汗,苏凌看了看周围,心下的疲惫好似一下子涤荡而光——好一片波光粼粼的清荡池!

    那清荡池虽是人工穿凿,但做的鬼斧神工,恍若天成,池子大约仨十尺见方,中间的温泉眼子古突突的冒着热气,这南朝的端午还是有些微冷,但现在近午,加之这温泉的暖气,看上去显得非常的暖和与舒适。

    池子周围缤纷出彩,那一团团、一丛丛的飞燕草、四季海棠、扶桑、无花果之类的夏季树虽说都还没到了开花的时候,可由于这地暖的原因,都争先恐后地开花了。红的、紫的、黄的、白的,各色花树怒放着,倒影里影影绰绰的,分不清真实与虚幻,池面上氤氲的热气缥缈,简直是人间仙境。

    苏凌看得心情都好了许多。

    池子的周围用茅草搭了些草屋,草屋里不是别的,就是一个小小的泉池,那温泉水皆是引了那清荡池的进来的,供苏府的女眷们享用。

    再过了一会儿,几乎所有人都上来了,丫鬟小厮们前前后后地忙碌着,前些日子,已有仆妇带人过来收拾过了,故而今日只需要稍稍打扫便可开始享用那清荡池了。

    苏凌见老祖母在那池子边观赏景色,便过去陪她说话了,戚武安静地守着一旁,倒真像了随从。

    家常聊了一会儿,那苏老夫人见着苏凌满脑门的汗,便拿出帕子给他擦了擦,“热了罢,还不赶紧去洗一洗,祖母身子不便,就在这儿看着你们玩罢。”

    杨嬷嬷在一旁道,“还不行哩,要吃了青草菓,才能下水。”

    苏老夫人拍了拍脑袋,“咱许久没来,竟把这些给忘了。”

    端午必吃青草菓,这是南朝的风俗。这青草菓是采了艾草捶打出浆,和了粳米浆成胚,往里面包上些笋干、猪肉丁之类,或是包了红糖芝麻花生等物做成了甜的,这是南朝的端午必吃的一道小吃。

    杨嬷嬷唤人拿来了两个食盒,里面分别咸甜青草菓各十个。

    苏凌拿了个甜的,浅浅地尝了一口,发现确实好吃,那艾草做的面皮散发着独有的清香,里面的馅料也是清甜型的,丝毫不腻,他给戚武也拿了一个。

    祭祀也顺带着野趣郊游,这古人当真懂得享受。

    苏凌环

    分卷阅读47

    -